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美玲专利>正文

改进的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917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主要是由盒体及一盖体以卡扣结合组成,该盒体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而于该盒体内的后端设负极承接部,于该盒体外前端形成左、右二扣接块,而于该二扣接块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及负极导片,于本体外后端形成左、右二扣接槽,而于该二扣接槽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且该正极导片及正极接片皆与正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而该负极导片及负极接片皆与负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借此结构,得于一电池盒内置入一电池,使电池盒得单独配设插座来使用,或可将数个电池盒并扣接盒且形成并联式电路连结方式来供电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改进后的电池盒能单一供电使用,亦可采用数个接合且各电池盒形成并联电路来供电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电池盒能单一供电使用,亦可采用数个接合且各电池盒形成并联电路来供电使用的改进的电池盒
技术介绍
所称的电池盒如图1所示的结构形态,该电池盒1是一种于盒内置设电池2并结合插座3让采用直流电的LED小型照明灯具或是圣诞灯具插接以提供电源的电器设备,而该种电池盒1有其缺点之处,其一是能提供较大的电量,因此于盒内通常会置设数个电池 2,而此电池盒1的所有电池2的设置方式形成串联式供电,但串联式供电的缺点是因为电压会随着电池的数量而升高,当所使用的灯具必须经被动组件(如电阻)降压使用时,将使电池2的电流无法完全被输出使用而导致电池2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其二则是因为该种电池盒1是于一个盒内置入数个电池,因此电池的数量为固定的多数,无法做增减变化来配合不同灯具或不同场所使用。是以,此种电池盒仍未臻理想,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使改进后的电池盒能单一供电使用,亦可采用数个接合且各电池盒形成并联电路来供电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主要是由盒体及一盖体以卡扣结合组成,于盒体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而于盒体内的后端设负极承接部,其特征在于,于盒体外前端形成左、右二扣接块,而于二扣接块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及负极导片,于本体外后端形成左、右二扣接槽, 而于二扣接槽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且正极导片及正极接片皆与正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而负极导片及负极接片皆与负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借此结构,得于一电池盒内置入一电池,使电池盒得单独配设插座来使用,或可将数个电池盒并扣接盒且形成并联式电路连结方式来供电使用。前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中盒体两侧前方各设有一前扣块,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后扣块,于盖体两侧前方各设有一扣爪,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扣钩,借此使盖体盖置于盒体上时,前扣块卡入扣爪内扣合而扣钩勾扣于后扣块上,使盒体与盖体形成非常牢固的接合。前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中盒体前端的扣接块与后端的扣接槽,亦可设计为其他相互对接扣合的形态。前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中电池盒的外型可为弧条状形态,可使数个电池盒并扣接合后形成一圆弧形态;而该电池盒的外型亦可为其他几何形状的造型。前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中插座内设置有可升压功能的回路,以便配合所使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前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中盒体与盖体的扣接亦可为其他接合固定的形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于一电池盒内置入一电池,使电池盒能单独配设插座来使用,或可将数个电池盒并扣接合且形成并联式电路连结方式来供电使用。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池盒配设形态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电池盒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电池盒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电池盒的盒体俯视图。 图5是本技术电池盒配设形态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电池盒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电池盒 2电池3插座10盒体 11扣接块 12扣接槽 20盖体31正极导片 32负极导片 41正极接片 42负极接片30极承接部 40负极承接部 43顶撑弹簧 50导线 101前扣块 201扣爪102后扣块 202扣钩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改进的电池盒1主要是由盒体10及盖体20 等构件组成,于盒体10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30,而于盒体10内的后端设一具有顶撑弹簧 43的负极承接部40 ;于盒体10两侧前方各设有一前扣块101,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后扣块102,于盖体20两侧前方各设有一扣爪201,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扣钩202,借此使盖体20盖置于盒体10上时,前扣块101卡入扣爪201内扣合而扣钩202勾扣于后扣块102 上,使盒体10与盖体20形成非常牢固的接合;另于盒体10外的前端形成有左、右二扣接块 11,而于本体10外的后端则形成有左、右二扣接槽12,于二扣接块11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 31及负极导片32,而于二扣接槽12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41及负极接片42,并于正极导片 31及正极接片41皆与正极承接部30设有线路导接,而负极导片32及负极接片42皆与负极承接部40设有线路50导接;借此结构设计,得于一电池盒1内置入一电池2,使电池盒 1得单独配设具有升压功能的插座3来使用,因单一电池盒1均为并联式的回路设计,故可将数个电池盒1并扣接合且形成并联式电路连结方式来供电使用。请参阅图6所示,本技术的电池盒1的外型为弧条状形态,使数个电池盒1并扣接合后形成一圆弧形态;而该电池盒1的外型亦可为其他几何形状的造型。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主要是由盒体及一盖体以卡扣结合组成,该盒体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而于该盒体内的后端设负极承接部,其特征在于,于该盒体外前端形成左、右二扣接块,而于该二扣接块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及负极导片,于本体外后端形成左、右二扣接槽,而于该二扣接槽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且该正极导片及正极接片皆与正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而该负极导片及负极接片皆与负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两侧前方各设有一前扣块,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后扣块,于所述盖体两侧前方各设有一扣爪,而两侧后方则各设有一扣钩,借此使盖体盖置于盒体上时,前扣块卡入扣爪内扣合而扣钩勾扣于后扣块上, 使盒体与盖体形成牢固的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前端的扣接块与后端的扣接槽,亦可设计为其他相互对接扣合的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外型可为弧条状形态,使数个电池盒并扣接合后形成一圆弧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内设置有可升压功能的回路,以便配合所使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主要是由盒体及一盖体以卡扣结合组成,该盒体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而于该盒体内的后端设负极承接部,于该盒体外前端形成左、右二扣接块,而于该二扣接块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及负极导片,于本体外后端形成左、右二扣接槽,而于该二扣接槽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且该正极导片及正极接片皆与正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而该负极导片及负极接片皆与负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借此结构,得于一电池盒内置入一电池,使电池盒得单独配设插座来使用,或可将数个电池盒并扣接盒且形成并联式电路连结方式来供电使用。本技术使改进后的电池盒能单一供电使用,亦可采用数个接合且各电池盒形成并联电路来供电使用。文档编号H01M2/10GK201985186SQ20102061035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彭美玲 申请人:彭美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电池盒,主要是由盒体及一盖体以卡扣结合组成,该盒体内的前端设正极承接部,而于该盒体内的后端设负极承接部,其特征在于,于该盒体外前端形成左、右二扣接块,而于该二扣接块之间则设有正极导片及负极导片,于本体外后端形成左、右二扣接槽,而于该二扣接槽之间则设有正极接片及负极接片,且该正极导片及正极接片皆与正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而该负极导片及负极接片皆与负极承接部设有线上导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彭美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