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美玲专利>正文

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87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主要在灯串中每一灯泡组的内部设置一与灯泡并联的三极真空管,并可配合以若干的电阻,使灯串整个回路在灯泡发生损坏或断电时,得以保持通路状态,使其它灯泡继续发挥其发光的装饰功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泡串,特别是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串联的灯串为了避免当其中有任何灯泡损坏或松脱时发生整个断电而失效,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方式来防止此缺点。早期在每一灯泡组的内部加设一弹性金属片或电阻丝与灯泡相并联,因此当灯泡损坏或脱落时,该金属片便提供为相连接的桥梁,以保持灯串整个回路为导通的情况。后来亦有改良的设计,如美国专利US6084357,主要利用二极管或其组合来取代习知的金属片,作为分流的电路,使其在灯泡无作用时,形成连接回路的通路。但在使用上仍有其不便利之处,例如其使用二极管为构件,但因二极管有方向性,若连接不正确,可能导致无法作用。另外,当其导电时二极管内的内电阻会因损坏灯泡的增加,而迅速依等比级数升高,导致会产生较高的热量,高达摄氏64度,此温度很可能会使得其外部的灯壳熔损,甚至造成失火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包括一灯串,具有连接电线及数个串联的灯泡组,各灯泡组包含有一外壳、一灯蒂及一灯泡,用分流电路与灯泡形成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分流电路上设有三极真空管以及与其串联的二电阻。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容易制造并且不会因过热而发生火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灯泡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变化实施例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变化实施例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请先参阅图1,本技术是一串联式灯串,包括一电源1、一串联电线2,于电线2上连接数个灯泡组3,例如为50组或100组,各灯泡组3包含一外壳31,一灯蒂32及一灯泡33,如图2所示,而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灯泡组3的内部设置三极真空管4,与灯泡33形成并联,提供分流电路,而于分流电路中另结合二电阻41,以提供一略高于灯泡33的阻抗值。在使用时,此三极真空管4可在分流电路中提供一确保灯串回路导通的功效,当灯泡33正常运作时,其并无任何影响,而在发生灯泡33烧毁或脱落而断电时,三极真空管4立即导通,使灯串回路得以不受到任一灯泡33的中断而失效。与此同时,三极真空管4配合电阻41的运用,可使灯泡组3不致产生高温,仅在摄氏42度左右,以避免传统结构的缺陷。在应用时,如前所述在分流电路上另结合二电阻41的,乃为一较佳的实施例,实际上,仅结合一电阻(如图3或完全不结合电阻(如图4),只依赖三极真空管4的运作,均仍可达到本技术的预期功效。权利要求1.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包括一灯串,具有连接电线及数个串联的灯泡组,各灯泡组包含有一外壳、一灯蒂及一灯泡,用分流电路与灯泡形成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分流电路上设有三极真空管以及与其串联的二电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流电路上设有三极真空管以及与其串联的单一电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流电路上只设设置三极真空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主要在灯串中每一灯泡组的内部设置一与灯泡并联的三极真空管,并可配合以若干的电阻,使灯串整个回路在灯泡发生损坏或断电时,得以保持通路状态,使其它灯泡继续发挥其发光的装饰功能。文档编号H02H9/00GK2774071SQ20052000037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彭美玲 申请人:彭美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串不断电导通结构,包括一灯串,具有连接电线及数个串联的灯泡组,各灯泡组包含有一外壳、一灯蒂及一灯泡,用分流电路与灯泡形成并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分流电路上设有三极真空管以及与其串联的二电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彭美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