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220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三轮汽车附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装单缸柴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由膨胀管、外套、缩音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阻音板垂直固定在外套的内腔壁,膨胀管与外套左端的径向中心固定,膨胀管的另一端与阻音板I垂直固定,外套的内壁与阻音板,形成膨胀室,阻音板II垂直固定在外套的内腔壁且与阻音板I平行,形成缩音室I,在缩音室I设有耐热阻音材料,缩音排气管的一端与外套右端的径向中心固定,另一端与阻音板II垂直固定,形成缩音室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消声效果好,工艺性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三轮汽车附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装单缸柴油发动机的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技术背景目前三轮汽车配装单缸柴油发动机所用的消声器大部分都是单腔单室消声器,其 消声大、工艺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由膨胀管、外 套、缩音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阻音板垂直固定在外套的内腔壁,膨胀管与外套左端的 径向中心固定,膨胀管的另一端与阻音板I垂直固定,外套的内壁与阻音板,形成膨胀室, 阻音板II垂直固定在外套的内腔壁且与阻音板I平行,形成缩音室I,在缩音室I设有耐热 阻音材料,缩音排气管的一端与外套右端的径向中心固定,另一端与阻音板II垂直固定, 形成缩音室II。阻音板I与膨胀管、阻音板II与缩音排气管接触的直径之外的部分分别设有呈圆 周分布且直径不大于4mm的一组阻音孔。本技术具有消声效果好,工艺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1.膨胀管,2.外套,3.膨胀室,4.阻音板,5.缩音室,6.耐热阻音材料,7.阻 音板II,8.缩音室ΙΙ,9.缩音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由膨胀管、外套、缩音排气管组成,其 特征在于阻音板4垂直固定在外套2的内腔壁,膨胀管1与外套2左端的径向中心固定, 膨胀管1的另一端与阻音板I 4垂直固定,外套2的内壁与阻音板4,形成膨胀室3,阻音板 II 7垂直固定在外套2的内腔壁且与阻音板I 4平行,形成缩音室I 5,在缩音室I 5设有 耐热阻音材料6,缩音排气管9的一端与外套2右端的径向中心固定,另一端与阻音板II 7 垂直固定,形成缩音室II 8。阻音板I 4与膨胀管1、阻音板II 7与缩音排气管9接触的直径之外的部分分别 设有呈圆周分布且直径不大于4mm的一组阻音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包括膨胀管、外套、缩音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阻音板(4)垂直固定在外套(2)的内腔壁,膨胀管(1)与外套(2)左端的径向中心固定,膨胀管(1)的另一端与阻音板I(4)垂直固定,外套(2)的内壁与阻音板(4),形成膨胀室(3),阻音板II(7)垂直固定在外套(2)的内腔壁且与阻音板I(4)平行,形成缩音室I(5),在缩音室I(5)设有耐热阻音材料(6),缩音排气管(9)的一端与外套(2)右端的径向中心固定,另一端与阻音板II(7)垂直固定,形成缩音室II(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轮汽车二腔三室消声器,包括膨胀管、外套、缩音排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 阻音板(4)垂直固定在外套O)的内腔壁,膨胀管(1)与外套( 左端的径向中心固定,膨 胀管(1)的另一端与阻音板1(4)垂直固定,外套(2)的内壁与阻音板G),形成膨胀室(3), 阻音板11(7)垂直固定在外套O)的内腔壁且与阻音板1(4)平行,形成缩音室I (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楚金甫唐喜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