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胜一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驱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207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植物驱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文先果(Ficus carica L)、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大腹子(Areca cathecu L)的提取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lant insect repellent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 plant repellents, characterized by containing the first fruit (Ficus Carica L), Longyacao (Agrimonia pilosa Ledeb) (Areca cathecu L), areca nut extr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植物驱虫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无毒植物为原料生产的农用驱虫剂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采用农药防治害虫是农业中常用的方法,农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确保粮食、蔬菜和其它作物稳产、高产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农药已为人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农药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及人类自身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生产过程有害物质的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使用过程中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在作物中的残留而进入食品和饲料中,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或者对畜禽造成危害从而进一步危害人类自身。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加强。西方国家对此认识较早,我国的一些农产品、畜禽产品、茶叶等因农药残留超标而影响出口的并不鲜见。为此人们正在积极开发对人畜比较安全、对环境相容性较好的农药,以期能够取代那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有尝试以植物为原料生产杀虫剂的。CN 1397170A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植物冬凌草为原料制作的农药杀虫剂,但该杀虫剂的提取需采用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毒无害,对人体、畜禽和环境安全,对果树、花卉、蔬菜及其它农作物有良好驱虫效果的植物驱虫剂,适用范围广;同时还提出了这种植物驱虫剂的科学合理、简单易行且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物驱虫剂,它含有文先果(Ficuscarica L)、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大腹子(Areca cathecuL)的提取物。所述文先果(Ficus carica L)、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Ledeb)、大腹子(Areca cathecu L)的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酚和生物碱。所述植物驱虫剂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所述的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配料、打碎、提取、过滤、脱色、浓缩及配制步骤(a)配料可采用鲜的或干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为原料,其配比为1~10∶1~10∶0~2;(b)打碎用机械方法将按所述配料步骤(a)配比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打碎成片;(c)提取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提取;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量的5~20%,加热温度为80~120℃,加热时间为15~30min;(d)过滤采用常规的物理机械方法过滤;(e)脱色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脱色;(f)浓缩采用膜分离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料总量的5~20%,此为浓缩液;(g)配制在经浓缩的提取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快速搅拌即为成品驱虫剂;所添加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为S-60乳化剂、吐温61乳化剂和吐温81乳化剂,渗透剂可以为快速渗透剂T和渗透剂BX;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浓缩液的2~8%,所述渗透剂的用量为浓缩液的1~7%。上述步骤中,提取步骤和过滤步骤可连续进行两次。上述植物驱虫剂使用时,可用水稀释500~1200倍后喷洒于农作物,驱虫效果良好。如喷洒于蔬菜、果树和花卉,药效长达8~16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鲜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为原料,其配比为10∶1;用机械方法将配比好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打碎成片;然后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原料总量的10%的水,加热至80℃,加热时间约15min,离心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量的5%的水,加热温度为95℃,加热时间约20min,离心过滤;两次过滤液合并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脱色;用膜分离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料总量的10%;在此浓缩液中加入5%的吐温61乳化剂和3%的快速渗透剂T,快速搅拌即为成品植物驱虫剂。用水稀释600倍后喷洒于蔬菜、果树和花卉,驱虫效果良好,药效长达8天。实施例2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鲜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为原料,其配比为5∶5∶1;用机械方法将配比好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打碎成片;然后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原料总量的12%的水,加热至85℃,加热时间约20min,离心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量的5%的水,加热温度为98℃,加热时间约26min,离心过滤;两次过滤液合并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脱色;用膜分离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料总量的5%;在此浓缩液中加入6%的吐温61乳化剂和3.5%的快速渗透剂T,快速搅拌即为成品植物驱虫剂。用水稀释800倍后喷洒于蔬菜、果树和花卉,驱虫效果良好,药效长达16天。实施例3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干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为原料,其配比为1∶10∶2;用机械方法将配比好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打碎成片;然后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原料总量的12%的水,加热至80℃,加热时间约30min,离心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量的8%的水,加热温度为95℃,加热时间约25min,离心过滤;两次过滤液合并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脱色;用膜分离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料总量的20%;在此浓缩液中加入2%的吐温61乳化剂和3%的快速渗透剂T,快速搅拌即为成品植物驱虫剂。用水稀释1200倍后喷洒于蔬菜、果树和花卉,驱虫效果良好,药效长达12天。实施例4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干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为原料,其配比为5∶5∶1;用机械方法将配比好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打碎成片;然后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原料总量的20%的水,加热至110℃,加热时间约25min,离心过滤;再次加入原料总量的8%的水,加热温度为120℃,加热时间约20min,离心过滤;两次过滤液合并后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脱色;用膜分离方法将提取液浓缩至原料总量的8%;在此浓缩液中加入8%的吐温61乳化剂和7%和快速渗透剂T,快速搅拌即为成品植物驱虫剂。用水稀释1000倍后喷洒于蔬菜、果树和花卉,驱虫效果良好,药效长达15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驱虫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文先果(Ficus carica L)、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大腹子(Areca cathecu L)的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文先果(Ficus carica L)、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大腹子(Areca cathecu L)的提取物的主要组分为酚和生物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驱虫剂,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驱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打碎、提取、超滤、脱色、浓缩及配制步骤(a)配料可采用鲜的或干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为原料,其配比为1~10∶1~10∶0~2;(b)打碎用机械方法将按所述配料步骤(a)配比的文先果(叶或枝干)、龙芽草(全草)、大腹子(果)打碎成片;(c)提取将打碎成片状的原料置于罐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提取;(d)过滤采用常规的物理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一
申请(专利权)人:朱胜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