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064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电极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组件,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该接触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该扁形条形成用于电极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电极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医疗电极的揿扣上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患者皮肤电极的揿扣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心电图、ECG或EKG是用来测量心脏中的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测试。心电图产生表示心脏活动的正常相的图表。在心电图测量中,电气传感器(称为电极,即患者皮肤电极)附连到臂、腿和胸上的预定位置上,以记录电活动和帮助评定心脏功能。存在降低健康护理费用的全球性的需要。这是因为整体人口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并且因此比以前有明显更多的老人,这就是为什么在公共和私人健康护理领域中存在不断升高的患者费用的原因。健康护理的其它要求是例如用单患者使用的医疗设备来降低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单独使用的医疗设备对护理给予者来说必须是负担得起的。由于上述事实,还存在降低心电图附件的制造成本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但是在作出努力降低成本时,非常重要的是同时将对电极的接触的可靠性保持在安全水平。在为了成本而作出优化努力期间,必须不能牺牲机械耐用性、电气接触和信号质量。代替集成式电极,可分离的连接器(例如搭扣式连接器)是必要的,因为可能需要在例如患者住院期间更换电极。通过仅更换电极且不更换线缆,与使用集成式电极(即其中在必须更换电极时的情况下还必须更换线缆的技术)相比,总的监测成本水平就相当低。典型的已知的现有技术的心电图仪搭扣式连接器组件包括模制塑料盖、金属的顶半部、用于弹簧元件的底半部,以及用于产生接触的弹簧元件,且通常还有导线,即四个或五个(如果算上导线)部分。部分的数量会导致相当复杂和艰巨的制造过程,其中,存在七个使成本增加的人工步骤,即1.切割弹簧钢丝2.形成弹簧钢丝3.将弹簧钢丝附连到底半部上4.将基部和弹簧附连到顶半部上5.准备导线,对外隔离件和内隔离件进行切割和剥离6.将导线焊接到顶半部上7.模制塑料盖在此连接中,还必须理解,将导线焊接到顶半部上需要理想的温度和熟练的人员, 从而导致成本升高。如上所述,从现有技术获知的组件包括多种形式的医疗夹具。所述解决方案大体由具有嵌入式导电基础结构的模制塑料主体形成,该导电基础结构暴露在内凹孔中,以连接到医疗电极杆上。导电元件一般由若干个独立的金属部分形成,这些金属部分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元件。不同部分的数量在从现有技术获知的解决方案中通常相当高,这增加了所述解决方案的成本。在医疗领域中更多地使用电气仪器已经产生了对廉价但可靠的医疗终端连接器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医疗领域如今仍然在设法寻找非常经济、可靠且安全的医疗终端连接器。所描述的情形在后来几年变得甚至更糟糕,因为老年人的数量增长得非常迅速,而且经济性要求如今也非常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缺陷、缺点和问题在本文中得到解决,通过阅读和理解以下说明书将理解这一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将导线连接到医疗电极的揿扣上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医疗电极的揿扣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将导线连接到连接器组件上的另外的连接装置。该接触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该扁形条形成用于揿扣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而且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揿扣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患者皮肤电极的揿扣上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组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患者皮肤电极的揿扣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构件,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接触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该扁形条形成用于揿扣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揿扣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患者皮肤心电图电极的揿扣上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组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患者皮肤心电图电极的揿扣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组件,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接触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 该扁形条形成用于揿扣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揿扣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接触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显示了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细节,图3显示了图1所示的实施例另一个爆炸图,图4显示了成组装好的形式的、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一部分,图5至8主要显示了图1至4所示的实施例的操作原理,以及图9显示了接触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部分列表1 顶盖2 底盖3接触构件4医疗电极5导线6凹部7壁8壁9定位元件10定位元件11定位元件12元件13元件14连接装置15夹紧装置A接触点B接触点C接触点X凹部6的宽度X+Y电极4的扣的外径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爆炸图显示了接触组件的主要构件。在所示实施例中,存在盖部分,其包括模制的顶盖1和模制的底盖2。这两个部分可彼此附连。还存在弹簧元件,即接触构件3。 模制的顶盖1和模制的底盖2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材料。接触构件3也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导电材料和弹性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或者备选地不导电的弹性材料,例如完全或至少部分地设有导电涂层的塑料材料,或导电塑料材料。图1还显示了医疗电极4,接触构件意图紧固到医疗电极4上。医疗电极4可为例如在心电图仪测量中使用的患者皮肤电极。图2单独地显示了接触构件3。在图2中清楚地显示了该接触构件的具体形式。图3和4沿另一个方向且以部分组装好的形式显示了图1的实施例。图3和4还显示了连接到所示连接器构件上的导线5。此导线意图用作导体,以将信号从电极(例如) 供给到心电图仪测量单元。导线的概念和功能在本领域是普遍已知的,因此不在本文描述所述细节。如图1至4所示,接触组件4由细长的扁形条(例如由导电材料制成)制成。在所示实施例中,条已经弯曲形成凹部6。在所示实施例中,凹部具有基本U形,或者具有加宽的底部部分的实际的U形。可在例如图2中清楚地看到所述U形。例如可通过弯曲来实现接触构件的形式。接触构件布置成以便形成用于揿扣的至少两个接触点A,B。所述接触点的目的是对揿扣建立机械和电气接触。必须至少有两个机械接触点,以便实现良好且可靠的机械接触,但是需要仅一个电气接触点来建立良好且可靠的电气接触,即在其中接触构件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一个实施例中,例如两个机械接触点中的仅一个必须设有导电涂层。当然,也可使用两个电气接触点。另外还可行的是例如通过使用波浪形或锯齿表面而使用不止两个机械和电气接触点。所述凹部布置成具有在拉离接触点时扩大的壁7、8。如图所示,细长的扁形条的凹部6由布置成距彼此一段距离的两个壁7、8形成。凹部具有两个开口侧,如图所示。上述壁7、8形成上述U形的侧部。接触点A、B由所述壁7、8形成。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揿扣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两个接触点由凹部的壁7和8形成。凹部6布置在两个接触点中,以产生沿相反的方向且沿着扁形条的纵向轴线起作用的接触力。将在后面对此细节进行论述。还可行的是,凹部6的底部部分布置成以便形成第三接触点。可行的是,凹部的底部部分略微向内弯曲,以便建立更好的接触。但是,这仅是备选的,因为当导体被推向电极时,所述底部部分一般会向内弯曲。凹部6布置在第三接触点中,以产生相对于扁形条的纵向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电极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组件,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所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所述接触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该细长的扁形条形成用于所述电极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所述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所述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所述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所述电极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2009.12.22 EP 09180270.2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盖部分和用于对电极提供机械和电气接触的接触组件, 以及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所述接触构件上的连接装置,所述接触构件由细长的扁形条制成, 该细长的扁形条形成用于所述电极的至少两个接触点,并且在所述接触点之间形成具有在拉离所述接触点时会扩大的壁的凹部,所述接触点布置成以便压靠在所述电极上,以进行可分离的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形条由导电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点布置成利用所述细长的扁形条的弹簧特性来压靠在所述电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的扁形条的所述凹部由布置成距彼此一段距离的两个壁形成,所述接触点由所述壁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分至少包括底部部分, 并且所述细长的扁形条固定到所述底部部分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的扁形条包括用于将导线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组件上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S·阿斯托拉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