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2023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及与所述接触区形成电性连接并用于连接线材内部导体的焊接区,所述焊接区的长度为1.0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进行焊接,提高了焊接良率;同时,增加了焊点的保持力,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线路的连接中。(*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易于进行焊接的新型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 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 造等行业。现有技术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绝缘的本体及设置在 所述本体上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及与 所述接触区形成电性连接并用于连接线材内部导体的焊接区,所述焊接区的长度一般为 0. 74毫米。然而,由于所述焊接区的长度较短,使得焊接区域不够大,故在焊接时不良率较 高,而且不易定位,且焊接后的成品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易于进行焊接的新 型板对板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 子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及与所述接触区形成电性连接并用于连 接线材内部导体的焊接区,所述焊接区的长度为1.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为一体化制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易于进行焊接,提高了焊接良率;同 时,增加了焊点的保持力,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 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电端子 11焊接区 12接触区2 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2及设置在所述外壳2上 的导电端子1,导电端子1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12及与接触区12 形成电性连接并用于连接线材内部导体的焊接区11,焊接区11的长度为1. 0毫米。由于焊 接区11的长度变长,使得可供焊接的区域变大,从而更加有利于进行焊接;同时,焊接后的焊点的牢固性更强,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优选地,导电端子1为一体化制造,由导电材料冲压成型。焊接区11上亦可设置有焊接孔(未图示),从而进一步增加焊接后焊点的牢固性。本技术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 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及与所述接触区形成电性连接并用于连接线材内部导体的焊接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的长度为1.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 包括用于接触外部板端并起导通作用的接触区及与所述接触区形成电性连接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政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