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肠道粘膜细胞分离和培养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细胞是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组成单位,利用培养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在细胞结构、功能损伤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研究、新型药物筛选、新型饲料添加剂研究等众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性的使用,与活体动物(鱼类)相比较,具有研究周期短、实验条件容易控制、 可以实现批量化的规模性实验、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且使用原代培养细胞较使用细胞系进行实验的技术难度降低、实验成本降低,也更接近于鱼体自身生理条件。鱼类是生活于水域环境的变温动物,与陆生恒温动物在许多方面有显著性的差异。现代基础科学研究和水产药物、水产动物营养产业发展需要建立鱼类细胞实验模型和研究的实验平台,这是推动鱼类基础研究和相关产业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关键性领域。鱼类肠道粘膜细胞是研究鱼类消化和吸收生理机制、饲料非营养物质对肠道损伤与修复机制、筛选防治肠道粘膜细胞损伤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的重要基础性实验模型和实验平台,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技术中,鱼类肠道粘膜细胞研究领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细胞系,因此只能利用肠道粘膜原代细胞作为细胞材料。利用从健康鱼体肠道分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肠道粘膜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包括取材和培养两个步骤,所述取材步骤包括消化和分离、步骤,其特征在于,1)消化步骤具体为:按照常规方法取出鱼的肠道,清除肠道外脂肪,然后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消化分离鱼类肠道粘膜细胞,得到含有游离粘膜细胞、细胞团的消化液:方法一:使用含抗生素的D-Hanks液冲洗肠道粘膜表面,去除肠道粘膜表面的黏液与杂物,然后结扎肠道的一端,向肠道内灌注体积为50%~70%肠道内容积的混合消化液,结扎剩余的肠道一端;然后在25~30℃水浴中消化20~40min,再向肠道加入含质量分数5~6%新生牛血清的DMEM,用镊子提起肠道的两端,反复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肠道粘膜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方法,包括取材和培养两个步骤,所述取材步骤包括消化和分离、步骤,其特征在于,1)消化步骤具体为按照常规方法取出鱼的肠道,清除肠道外脂肪,然后采用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消化分离鱼类肠道粘膜细胞,得到含有游离粘膜细胞、细胞团的消化液方法一使用含抗生素的D-HankS液冲洗肠道粘膜表面,去除肠道粘膜表面的黏液与杂物,然后结扎肠道的一端,向肠道内灌注体积为50% 70%肠道内容积的混合消化液,结扎剩余的肠道一端;然后在25 30°C水浴中消化20 40min,再向肠道加入含质量分数 5 6%新生牛血清的DMEM,用镊子提起肠道的两端,反复振荡5 8次,终止消化;放出含有游离粘膜细胞、细胞团的消化液,备用;方法二 将肠道完全翻转,黏膜面朝外,肠壁朝内,使用含抗生素的D-Hanks液冲洗肠道粘膜表面,去除肠道粘膜表面的黏液与杂物,然后结扎肠道的两端,将肠道浸没在混合消化液中,在25 30°C水浴中消化20 40min,再向混合消化液中加入含质量分数5 6% 新生牛血清的DMEM,反复振荡5 8次,终止消化;取出肠道,得到含有游离粘膜细胞、细胞团的消化液,备用;2)分离步骤具体为取步骤1)所得含有游离粘膜细胞、细胞团的消化液,在300r/ min 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3 5min,得到粘膜细胞和细胞团的混合物,以所得粘膜细胞和细胞团的混合物作为原代培养的接种材料细胞;所述培养步骤中,以鱼皮胶原蛋白作为培养支持载体,以改良的DMEM液作为培养基, 以改良的D-Hanks液作为平衡盐溶液,按照2. 3 X IO4个/cm2 4. 7 X IO4个/cm2的粘膜细胞和细胞团浓度,将粘膜细胞和细胞团的混合物加入到培养基中,在26 28°C培养的温度下,pH7. 2-7. 4条件下进行原代培养,24小时以上即可贴壁生长。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元土,蔡春芳,张宝彤,周志刚,姚仕彬,秦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