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556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在B柱气帘靠近B柱的内饰板一侧设置导向支架,支架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折部位于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挂臂,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横折部构成U形结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吊挂孔大于挂臂的横截面。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B柱内饰板容易从车身上脱落,导致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从而降低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防止B柱内饰板脱落,从而避免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确保汽车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安全防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 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汽车驾驶员的方向盘上和副驾驶前面的仪表板上会设置有安全气囊;当 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打开,保护乘客免受伤害。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保 护车内乘客,一些车辆在车的侧面B柱位置也装备了安全气帘。该气帘未充气时,装在顶棚 侧面和顶棚相邻的B柱内饰板与车身形成的空间中,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侧安全气帘会向 下展开,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一般气帘的发生器安装在B柱上端,方便袋体的前后端快 速及均勻展开,从而达到保护车内人员的目的。公开日为2010年4月21日,公开号为CN 201439335 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帘装置,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但通常情况 下小汽车的B柱内饰板都是通过卡扣固定,该卡扣的结构强度较弱,当气帘爆破时,B柱内 饰板卡扣容易发生断裂或拉脱,导致B柱内饰板从车身上脱落,使气帘向B柱内饰板和车身 之间爆开,气帘容易被B柱内饰板挂住,从而影响了气帘的正常爆出,大大降低了汽车的安 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B柱内饰板容易从车身上脱落,导致气帘 被B柱内饰板挂住,从而降低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B柱内饰板脱落, 从而避免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确保汽车安全性能的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 结构,在B柱气帘靠近B柱的内饰板一侧设置导向支架,支架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折部 位于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挂臂,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 横折部构成U形结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吊挂孔大于挂 臂的横截面。在导向支架的下端设置挂臂,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 吊挂孔,这样,就是增加了两次固定机构,虽然B柱内饰板与支架没有连接,但当气帘爆开 致使B柱内饰板卡扣发生断裂或拉脱时,B柱内饰板就会通过吊挂孔吊挂在导向支架的挂 臂上,防止B柱内饰板从车身脱落,从而避免气帘被脱落的B柱内饰板挂住,使气帘从B柱 顺利爆出,确保了意外发生时汽车安全性能。作为优选,挂臂为扁平结构,所述的吊挂孔为矩形孔。考虑到导向支架由钢板弯折 制成,因此,采用扁平结构的挂臂可以确保其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挂臂为两个,设置在导向支架的两侧。作为优选,导向支架的上部设有固定孔,导向支架通过固定孔固定在上边梁内板 上,所述的固定孔为两个,设置在挂臂的上部。作为优选,挂臂与B柱内饰板垂直,挂臂的末端紧靠吊挂孔。挂臂与B柱内饰板垂3直,这样气帘爆开时,可以确保B柱内饰板断裂时被挂臂挂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B柱内饰板容易从车身上 脱落,导致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从而降低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本技术的结构可以 防止B柱内饰板脱落,从而避免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确保汽车安全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在B柱气帘1靠近 B柱的内饰板2 —侧设置导向支架3,支架呈L形结构(见图2),L形结构的横折部4位于 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扁平结构的挂臂5,挂臂为两个,设置在 导向支架的两侧。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横折部构成V形结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 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6,吊挂孔为矩形孔,吊挂孔大于挂臂的横截面。导向支架 的上部设有固定孔7,导向支架通过固定孔固定在上边梁内板8上,所述的固定孔为两个, 设置在挂臂的上部。实施例2实施例2的挂臂与横折部构成U形结构,挂臂与B柱内饰板垂直,挂臂的末端紧靠 吊挂孔,其余和实施例1相同。采用本技术的汽车其相应气帘起爆时,气帘爆开致使B柱内饰板卡扣发生断 裂或拉脱时,B柱内饰板就会通过吊挂孔吊挂在导向支架的挂臂上,防止B柱内饰板从车身 脱落,从而避免气帘被脱落的B柱内饰板挂住,使气帘从B柱与顶棚9的连接部顺利爆出, 确保了意外发生时汽车安全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是在B柱气帘(1)靠近B柱的内饰板(2) 一侧设置导向支架(3),支架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折部(4)位于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 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挂臂(5),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横折部构成U或V形结 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6),吊挂孔大于挂臂的横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为扁平 结构,所述的吊挂孔为矩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臂为 两个,设置在导向支架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导向支架的上部设 有固定孔(7),导向支架通过固定孔固定在上边梁内板(8)上,所述的固定孔为两个,设置 在挂臂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挂臂 与B柱内饰板垂直,挂臂的末端紧靠吊挂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在B柱气帘靠近B柱的内饰板一侧设置导向支架,支架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折部位于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挂臂,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横折部构成U形结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吊挂孔大于挂臂的横截面。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B柱内饰板容易从车身上脱落,导致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从而降低汽车安全性能的问题,本技术的结构可以防止B柱内饰板脱落,从而避免气帘被B柱内饰板挂住,确保汽车安全性能。文档编号B60R21/213GK201895643SQ201020616050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傅金晶, 刘卫国, 吴成明, 周大永, 李书福, 杨健, 祝贺,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改善气帘起爆的B柱结构,其特征是:在B柱气帘(1)靠近B柱的内饰板(2)一侧设置导向支架(3),支架呈L形结构,L形结构的横折部(4)位于所述气帘的下方,所述横折部的末端反向延伸形成挂臂(5),挂臂位于横折部的下方且与横折部构成U或V形结构,B柱内饰板上端与挂臂末端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吊挂孔(6),吊挂孔大于挂臂的横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金晶祝贺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