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3301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接头(2)、补风环(3)、连接头(6),混合接头(2)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5)和补风口接头(8),所述混合接头(2)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1)相连,补风环(3)一端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另一端与混合接头(2)固定连接,补风环(3)另一端与连接头(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的中间位置,远离喷嘴以减轻喷嘴的重量,通过速凝剂进口接头输送速凝剂,通过补风口接头输送带压力的空气,延长速凝剂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提高喷射支护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连管道连接装置,用于喷射混凝土输送管路连接,补充喷射混凝 土输送管的风压和添加速凝剂,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矿山、水利水电、市政建设的支护工 程,具体地,涉及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湿喷机喷射混凝土时,速凝剂均在喷头处添加,喷头部分除了喷射混凝土的 喷嘴外,还有速凝剂混合环及其辅助装置,比较笨重,在喷射时,操作者需要承受喷射产生 的反作用力和喷头部分及其内部输送混凝土的自重,因此劳动强度大,操作困难,喷射质量 难以控制;同时,由于速凝剂管路连接在喷头上,速凝剂与混凝土混合的时间较短,均勻性 较差,难以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当输送距离较远时,因初期风压不够时,混凝土 在喷嘴出口的压力小,出口速度低,喷嘴易跌浆,回弹增加,喷射混凝土密实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 该装置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的中间位置,远离喷嘴,以改变现有喷嘴的结构形式,同时增加 补充压缩空气的功能,以减轻喷嘴的重量,延长速凝剂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提高喷射支护 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包括混合接头、补风环、连接头,混合接 头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和补风口接头,所述混合接头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相连,补风 环一端位于混合接头另一端内并与混合接头固定连接,补风环另一端与连接头固定连接。 该装置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的中间位置,远离喷嘴以减轻喷嘴的重量,通过速凝剂进口接 头输送速凝剂,通过补风口接头输送带压力的空气,延长速凝剂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提高 喷射支护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所述补风环外壁开有两个环形槽,其中一个与速凝剂进口接头接通,另一个与补 风口接头接通,环形槽处均设有与补风环内孔接通的组孔。通过补风环外壁开的两个环形 槽,可以使混合接头与补风环合围成两个密封的环形槽,以利于在整个环形槽内充满被输 送的物质。所述补风环位于混合接头内部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密封环槽,且密封环槽与位于混 合接头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补风环内孔呈由补风环位于混合接头内部的末端至补风环与连接头连接的 末端逐渐增大的锥形孔。所述补风环内孔的轴线与组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 90°。所述连接头另一端与输送管相连接,输送管与喷嘴相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补充压缩空气、速凝剂的3结构,其接头不必与喷嘴直接相连接,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的中间位置,增大了混凝土的流 速,减轻了喷嘴的重量,增加速凝剂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补风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混合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包括混合接头2、补风 环3、连接头6,混合接头2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5和补风口接头8,所述混合接头2 — 端与混凝土输送管1相连,补风环3 —端位于混合接头2另一端内并与混合接头2固定连 接,本实施例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补风环3另一端与连接头6固定连接。所述补风环3外壁开有两个的环形槽10,其中一个与速凝剂进口接头5接通,另一 个与补风口接头8接通,即一个环形槽与速凝剂进口相连,一个环形槽与压缩空气进口相 连,所述混合接头与补风环合围成两个密封的环形槽,以利于在整个环形槽内充满被输送 的物质,环形槽10处均设有与补风环3内孔接通的组孔4,组孔4数目为多个,均勻分布于 环形槽10的凹槽最低处,并与补风环3内输送混凝土的内孔相通,且组孔4轴线与输送混 凝土的内孔轴线成小于90°的锥形布置,保证速凝剂、压缩空气的流向与混凝土一致,本实 施例选用30° ;补风环输送混凝土的孔带锥度,由补风环3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的末端至补 风环3与连接头6连接的末端逐渐增大,用于改变流速,使速凝剂与混凝土充分搅拌。所述补风环3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密封环槽9且密封环槽9与 位于混合接头2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头6另一端与输送管7相连接。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接头(2)、补风环 (3)、连接头(6),混合接头(2)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5)和补风口接头(8),所述混合接 头(2)—端与混凝土输送管(1)相连,补风环(3)—端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另一端与混 合接头(2)固定连接,补风环(3)另一端与连接头(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补风环(3)外壁开有两个环形槽(10),其中一个与速凝剂进口接头(5)接通,另一个与补风 口接头(8)接通,环形槽(10)处均设有与补风环(3)内孔接通的组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补风环(3)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密封环槽(9)且密封环槽(9)与位于 混合接头(2)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补风环(3)内孔呈由补风环(3)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的末端至补风环(3)与连接头(6)连 接的末端逐渐增大的锥形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补风环(3)内孔的轴线与组孔(4)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0 90°。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头(6 )另一端与输送管(7 )相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混合接头(2)、补风环(3)、连接头(6),混合接头(2)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5)和补风口接头(8),所述混合接头(2)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1)相连,补风环(3)一端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另一端与混合接头(2)固定连接,补风环(3)另一端与连接头(6)固定连接。本技术安装在混凝土输送管的中间位置,远离喷嘴以减轻喷嘴的重量,通过速凝剂进口接头输送速凝剂,通过补风口接头输送带压力的空气,延长速凝剂与混凝土的混合时间,提高喷射支护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65G53/58GK201864348SQ201020614420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罗朝廷, 郑朝保, 雷勇 申请人: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混凝土管道输送中间补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接头(2)、补风环(3)、连接头(6),混合接头(2)上固定有速凝剂进口接头(5)和补风口接头(8),所述混合接头(2)一端与混凝土输送管(1)相连,补风环(3)一端位于混合接头(2)内部,另一端与混合接头(2)固定连接,补风环(3)另一端与连接头(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廷郑朝保雷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