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89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形收容部的绝缘壳体、露出于收容部的第一固定接点及第二固定接点、设置于绝缘壳体上与第一固定接点自然分离及与第二固定接点常时接触的导电反转弹簧、安装于绝缘壳体上的金属罩及设置于金属罩和反转弹簧之间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包括与绝缘壳体内壁配合的框状主体、自框状主体一端延伸且露出于绝缘壳体外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沿压入方向延伸、位于框状主体内侧并在朝向绝缘壳体的方向上弯曲的可挠部。所述金属罩包括于靠近按压部处弯曲形成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与按压部光滑接触。所述按钮开关在落地测试的过程中,操作构件不会与金属罩干涉,反转弹簧可以顺利回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钮开关
本技术有关一种按钮开关,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手机中经过掉落测试的按钮 开关。
技术介绍
按钮开关应用于手机中,由于消费者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有掉落的可能,为 实现手机落地后按钮开关不被损害仍可正常使用,按钮开关在出货前通常需要经过落地测试ο一种现有的按钮开关,其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而具有绝缘性且在中央形成有凹形 收容部的壳体、露出于收容部的底板部中部的金属制第一固定接点、在该第一固定接点的 外方露出于收容部的底板部的金属制第二固定接点、在底板部上设置的圆顶形的导电性反 转弹簧、安装于壳体上且与底板部对置配置的金属罩及设置于金属罩和反转弹簧之间的操 作构件。反转弹簧的凹曲面侧的中央可相对于第一固定接点接触及背离,反转弹簧的边缘 始终接触第二固定接点。该操作构件一体形成有可在与底板部平行的方向上压入而保持 于金属罩和反转弹簧之间的框状主体、形成于框状主体的一端且露出于壳体外的按压部及 位于框状主体的内侧、自按压部沿压入方向延伸并在朝向底板部的方向上弯曲的可挠部。 金属罩一体形成有沿操作构件的压入方向延伸并朝向底板部倾斜的舌状引导部。当使用者 按压操作构件沿压入方向运动时,可挠部由引导部引导而朝底板部的方向弯曲变形,从而 按压反转弹簧使反转弹簧反转。由此,第一固定接点和第二固定接点通过反转弹簧导通,开 关接通。由于金属罩在形成引导部的背侧,即金属罩靠近操作构件的边缘为金属板切割形 成的毛边缘,在按钮开关的落地测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操作构件极易沿压入方 向进入开关内部而按压反转弹簧。由于金属罩毛边缘的干涉作用,操作构件被卡持限位在 与金属罩的干涉位置从而反转弹簧不能回弹,必须藉由较大的拉拔力,硬性将操作构件从 该干涉位置脱离开来,如是易于对金属罩和操作构件造成伤害。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按钮开关,以克服先前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按钮开关,其能防止落地测试的过程中的损 坏。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在中央形成 有凹形收容部的绝缘壳体、露出于收容部的第一固定接点及第二固定接点、设置于绝缘壳 体上与第一固定接点自然分离及与第二固定接点常时接触的导电反转弹簧、安装于绝缘壳 体上的金属罩及设置于金属罩和反转弹簧之间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包括与绝缘壳体 内壁配合的框状主体、自框状主体一端延伸且露出于绝缘壳体外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沿压 入方向延伸、位于框状主体内侧并在朝向绝缘壳体的方向上弯曲的可挠部。所述金属罩包 括于靠近按压部处弯曲形成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与按压部光滑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属罩于靠近操作构件处继续 弯曲形成光滑的抵接部,从而在落地测试的过程中,即使操作构件沿压入方向压入,也不会 与金属罩形成干涉,从而操作构件易于返回初始位置而不会被损害,同时反转弹簧可以顺 利回弹,不会影响落地测试后按钮开关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按钮开关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按钮开关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按钮开关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倾斜开关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介绍本技术按钮开关100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实用 新型按钮开关100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形收容部20的绝缘壳体2、露出于收容部20的第一 固定接点3及第二固定接点4、设置于绝缘壳体2上与第一固定接点3自然分离及与第二固 定接点4常时接触的导电反转弹簧5、安装于绝缘壳体2上且位于反转弹簧5上方的弹性元 件6、安装于绝缘壳体2上的金属罩7及设置于金属罩7和弹性元件6之间的操作构件8。 操作构件8具有一压入方向,操作构件8在外力的作用下可沿压入方向在初始位置和导通 位置之间滑移,以实现按钮开关100的断开与接通。请参阅图2及图3,绝缘壳体2由合成树脂制作而成,其包括形成有上述凹形收容 部20的底板部21及自底板部21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侧壁22。其中一侧壁22凸设形 成位于中部的第一卡扣部221,相对的另一侧壁22自中部分裂开来,则底板部21自分裂处 继续向外凸伸形成第二卡扣部222。所述二侧壁22还包括位于第一卡扣部221、第二卡扣 部222两侧的若干凸块223。所述二侧壁22在压入方向上排列,每一侧壁22的延伸方向与 压入方向垂直。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固定接点3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第一延伸臂31、自第一 延伸臂31的右侧缘侧向延伸的第一接触部32及分别自第一延伸臂31的两端弯折向下延 伸的插接部33。第二固定接点4亦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第二延伸臂41、自第二延伸臂41 的左侧缘侧向延伸的两个第二接触部42及形成于第二延伸臂41两端的焊接部43。所述第 一固定接点3和第二固定接点4安装于绝缘壳体2后,所述第一延伸臂31和第二延伸臂41 左右并排设置,第一接触部32凸露于收容部20的中部且朝向第二延伸臂41凸伸。第二接 触部42位列于第一接触部32的两侧亦凸露于收容部20,且第二接触部42朝向第一延伸臂 31凸伸。插接部33和焊接部43均延伸出绝缘壳体2外而与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连接。请参阅图2,所述反转弹簧5系由导电材质制成的圆顶形,其边缘与第二固定接点 4的第二接触部42常时接触,其中部较边缘向上拱起而与第一固定接点3的第一接触部32 自然分离。反转弹簧5的中部可被推抵向下抵接第一接触部32,从而第一固定接点3和第 二固定接点4藉反转弹簧5电性导通。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弹性元件6包括弯折向下的扣持部61、自扣持部61弯曲 向前的舌部62、自舌部62末端向上翘起的引导部63及撕裂形成于舌部62内侧的悬臂状的抵持部64。所述扣持部61卡扣定位于绝缘壳体2的第二卡扣部222,从而弹性元件6定位 于绝缘壳体2。所述舌部62位于反转弹簧5上方。所述舌部62在引导部63的引导作用下 可被操作构件8按压,从而抵持部64与反转弹簧5的中部抵接,并推动反转弹簧5的中部 向下压接第一固定接点3的第一接触部32。因抵持部64撕裂形成于舌部62内侧且呈悬臂 状,从而可以保证抵持部64以较小的力向下推动反转弹簧5接触第一固定接点3,防止反转 弹簧5过度形变。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金属罩7包括主体部71及自主体部71向下的若干定位卡 槽72。所述定位卡槽72与绝缘壳体2的凸块223配合,从而金属罩7定位于绝缘壳体2。 所述金属罩7于靠近操作构件8的边缘继续弯曲形成光滑的抵接部73,优选实施方式中,抵 接部73自主体部71弯曲180度而叠置于主体部71上方。抵接部73及定位卡槽72分别 位于主体部71的对侧,即抵接部73向上弯曲而定位卡槽72向下弯折。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操作构件8由合成树脂制成而具有绝缘性,其包括可沿压 入方向压入且保持于金属罩7和弹性元件6之间的框状主体81、自框状主体81 —端沿压 入方向的反方向延伸且露出于绝缘壳体2外的按压部82及位于框状主体81的内侧、自按 压部82沿压入方向延伸并在朝向底板部21的方向上弯曲的可挠部83。当操作构件8沿 压入方向运动时,可挠部83与弹性元件6的引导部63配合,带动弹性元件6的舌部62朝 向底板部21方向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钮开关,其包括在中央形成有凹形收容部的绝缘壳体、露出于收容部的第一固定接点及第二固定接点、设置于绝缘壳体上与第一固定接点自然分离及与第二固定接点常时接触的导电反转弹簧、安装于绝缘壳体上的金属罩及设置于金属罩和反转弹簧之间的操作构件,所述操作构件包括与绝缘壳体内壁配合的框状主体、自框状主体一端延伸且露出于绝缘壳体外的按压部及自按压部沿压入方向延伸、位于框状主体内侧并在朝向绝缘壳体的方向上弯曲的可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罩包括于靠近按压部处弯曲形成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与按压部光滑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王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