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05951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的准备;b、基质校正剂的配制;c、内标溶液的配置;d、标准样品的准备;e、准备标准工作溶液;f、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g、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结果的计算: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建立了一种测定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的方法,采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作为基质校正剂,以氟苯为内标,可以很好的降低固体吸附基质(即卷烟滤嘴)的基质效应,可以减少由前处理方法重现性和仪器精密度问题带来的误差。整个过程无需用有机溶剂,具有环保、节能、低耗的特点;本测定方法干扰因素少,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能够显著提高顶空分析的灵敏度,重复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烟滤嘴材料的理化检验
,具体说是涉及卷烟滤嘴中十三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量的测定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烟用材料相关安全卫生指标的测定和限量标准不断 开展,涉及的烟用材料包括卷烟商标纸、接装纸、内衬纸、水基胶、丝束滤棒等烟用原材料, 囊括的受限制烟用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21种(甲醛、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 丁醇、丙酮、丁酮、4-甲基-2-戊酮、环己酮、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苯、甲苯、乙苯、二甲 苯、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丁酯)。这些标准的制定加大了 我国烟草行业有关烟用材料安全、环保、卫生方面的控制和监管,规范并促进我国烟用材料 市场的健康发展。卷烟是一种供消费者吸食的商品,与普通食品类似,卷烟产品的环保、卫生以及安 全性一直受到消费者和烟草行业的高度关注。卷烟滤嘴直接被吸烟者接触和吸食,潜在于 卷烟滤嘴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会造成相当的威胁,同时这也是降低卷 烟吸食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主要有两个难点①卷烟滤嘴作为一种复杂的固态吸附基质,包括醋纤滤嘴、丙纤滤嘴、活性炭滤嘴、复合滤嘴等等,他们具有不同的基质效应;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极易损失。截至目前,国内外均还 没有针对对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方法的相关报道。常用的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主要有三种捕集方法①溶剂萃取法;②吹扫捕集法(动态顶空法);③静态顶空法。其中溶剂萃取法需要用较多的有机溶剂对相对较多量的样品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萃取,然后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分析,此方法 前处理较为繁琐,在前处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损失最终导致结果的偏 低,同时萃取所需要的大量有机溶剂不利于绿色环保化学的要求;吹扫捕集技术(即动态顶 空技术)普遍应用在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仪器灵敏度高,但仪器相对较为昂贵; 静态顶空技术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满足上百个样品的序列检测,目前已成为烟 草行业有关烟用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检测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SHS-GC/MS)测定卷烟滤嘴中十三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残留。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定方 法能快速、准确、批量检测卷烟滤嘴中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正丙酯、4-甲基-2-戊酮、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的残留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的准备拆开一包卷烟,随机取出四支卷烟,沿滤嘴与卷烟接口处掰下卷烟滤嘴 4支,竖直将四根滤嘴置于2(T23mL专用顶空瓶底部,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准确加入纩IOmL基 质校正剂和20 μ L内标溶液,立即加盖密封后待测;b、基质校正剂的配制配置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即将36g氯化钠溶解于IOOg水中;c、内标溶液的配置使用氟苯作为内标物,以三乙酸甘油酯溶解配制成0.02 μ g/ μ L^O. 04yg/yL的内标溶液;d、标准样品的准备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向2(T2;3mL专用顶空瓶中准确加入纩IOmL基 质校正剂、20 μ L标准工作溶液和内标溶液,立即加盖密封作为标准样品;e、准备标准工作溶液将一定量的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 正丙酯、4-甲基-2-戊酮、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溶 解于三乙酸甘油酯中,最终配制成有一定浓度梯度的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混标标准 工作溶液;f、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标样和样品置于静态顶空仪中平衡45飞Omin后,通 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g、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结果的计算以内标法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即以各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内标氟 苯的色谱峰面积比对其相应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对制备好的的样品进行测定,测得检出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内标氟苯的色谱峰面 积比,代入标准曲线,分别得到样品中的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 正丙酯、4-甲基-2-戊酮、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的 残留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通过以下方式分别准确称重苯、甲苯、乙苯、对 (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各20 -30 mg;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乙酸正 丙酯、4-甲基-2-戊酮、乙酸正丁酯、环己酮各200 -300 mg,加入到IOOmL容量瓶中;用三 乙酸甘油酯定容作为标准工作贮备溶液,分别移取0. 25mL、0. 5mL、lmL、2mL、3 mL标准工作 贮备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用三乙酸甘油酯定容,最终配制成有一定浓度梯度的1-5级13 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混标标准工作溶液;标准溶液置于冰箱(_18°C)保存,取用时置于 常温下,达到常温后方可使用。静态顶空仪参数设置为样品平衡温度85°C ;平衡时间60min ;顶空瓶加压时 间lmin ;传输线温度120°C ;进样针温度100°C ;进样时间0. 05min ;进样模式高压进 样;拔针时间0. 5min ;色谱柱压力28. 5psi ;进样压力35psi ;平衡方式震荡平衡。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Supelco VOCOL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0mX0. 32mm i. d. XL 8Mm d. f.)或 DB624 色谱柱(60mX0. 32mm i. d. XL 8Mm d. f.);进样口 温度 150°C,分流比10:1 ;载气:He,柱流速2. OmL/min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C,保持2min,再 以4°C /min的速率升高到180°C,保持15min。 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30°c ;离子源温度210°C ;溶剂延迟6min ;选择离子模式 (SIR)扫描。选择离子见表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样品处理方法的不足,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检测 条件,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首次建立了一种测定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的方法。专利技术方法 采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作为基质校正剂,以氟苯为内标,可以很好的降低固体吸附基质(即 卷烟滤嘴)的基质效应,可以减少由前处理方法重现性和仪器精密度问题带来的误差。而 且,氟苯在包装材料的加工以及实验室中极少使用,与目标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离良 好。(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同时满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 的要求,与其他检测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等)相比,质谱检测器对于复杂体系,定性更为准 确,较好地克服检验检测过程中假阳性的情况,防止误判。(3)本专利技术采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作为基质校正剂,顶空方法测定卷烟滤嘴中的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整个过程无需用有机溶剂,具有环保、节能、低耗的特点。(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测定方法干扰因素少,测定结果准确。(5)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能够显著提高顶空分析的灵敏度,重复性好。①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检测限以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烟滤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样品的准备:将四根滤嘴置于20-23mL专用顶空瓶底部,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准确加入8~10mL基质校正剂和20μL内标溶液,立即加盖密封后待测;b、基质校正剂的配制:配置饱和氯化钠水溶液;c、内标溶液的配置:使用氟苯作为内标物,以三乙酸甘油酯溶解配制成0.02μg/μL~0.04μg/μL的内标溶液;d、标准样品的准备: 用移液枪或移液管向20~23mL专用顶空瓶中准确加入8~10mL基质校正剂、20μL标准工作溶液和内标溶液,立即加盖密封作为标准样品;e、准备标准工作溶液:将一定量的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正丙酯、4-甲基-2-戊酮、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溶解于三乙酸甘油酯中,最终配制成有一定浓度梯度的13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混标标准工作溶液;f、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标样和样品置于静态顶空仪中平衡45-60min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测定;g、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结果的计算:以内标法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即以各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内标氟苯的色谱峰面积比对其相应质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标准曲线;对制备好的的样品进行测定,测得检出目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内标氟苯的色谱峰面积比,代入标准曲线,分别得到样品中的乙酸乙烯酯、丁酮、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苯、乙酸正丙酯、4-甲基-2-戊酮、甲苯、乙酸正丁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的残留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皓唐纲岭陈再根侯宏卫边照阳刘楠刘彤陈欢李雪张洪非姜兴益胡清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