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0160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其包括浮筒体和安装在浮筒体上的水下搅拌装置及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浮筒体为下部内凹水力流线形一体式浮筒。水下搅拌装置包括至少一台潜水搅拌机,潜水搅拌机安装在浮筒体的内凹空间内,并潜入水中斜向下与水平成一定夹角。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由至少三个单耙齿、耙齿连接钢板及耙齿横勒组装构成,单耙齿由耙齿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浮筒体前部下方,单耙齿与耙齿连接钢板通过耙齿铰接头连接,并由限位拉簧和拉绳限位。本清淤小船可实现大管径污水管道的探测与清淤,被清淤管道管径在1m以上,且不用人工下到管中操作,设备处理能力强,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及运行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用设 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的不断增多,城市的排水量也越来越大,排水管道 管径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排水管道管径最大已达:3m以上,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工作也曰益繁重。目前国内外主要清淤方法有绞车清淤法、高压水射流清淤法和水冲刷清淤法。它 们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绞车清淤法适用各种管径的管道但该法需要人工下井送竹片, 井下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给工人带来极大不便,危害工人的健康,甚至会危害工人的生命; 高压水射流清淤法由于成本过高和冲刷效果的原因,通常只限于用于小于1. : !直径的管 道,难以在大管径管道中推广;水冲刷清淤法要求管道本身必须有一定流量,淤泥不宜过多 (20%左右),且上游的水不能从其它支路流走,同时保证不使上游水回流进入附近建筑物, 适用范围也大为受限。另外还有通沟机清淤和Sielwolf系统清淤,其中通沟机清淤要求管壁规则光滑 且污物不能太多,且在大管径管道中难以操作;而Sielwolf清淤系统体积庞大且价格昂 贵,使用也大为受限。中国专利文献CN201500658U中公开的一种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虽可以实现 大管径污水管道的清淤,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动力电机安装在浮筒的上方导致小船 在工作时容易倾翻,无刮泥部件导致小船无法清除大块的淤积物(如砖块、石块)和板结较 紧的淤积物,浮筒非一体式使得小船总体外形大、水中行走时水力条件差等。这些缺陷都导 致了其在实际的应用上大为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现有管道清淤方法和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大管径污水管道清 淤的不适用性,提出一种适用于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作业用的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 小船,实现对大管径污水管道的清淤,且无需人工下到管中作业,设备简单,成本及运行费 用低,清淤效果好,体积小,操作灵活。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结构如下所述清淤小船包括浮筒体和安装在浮筒体上的水下搅拌装置及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 耙齿。所述浮筒体为下部内凹水力流线形一体式浮筒;浮筒体中后下部内凹空间安装水 下搅拌装置。所述浮筒体的外形总体呈椭圆柱体状,前段设有安装摄像头的凹孔,中后下部 呈门形内凹,用于安装水下搅拌装置,同时形成向后水射流。浮筒体的外形为适宜在水中行 走的水力流线形,浮筒体的两侧为外凸弧形,可与圆形污水管道壁很好地贴合,使清淤小船最大限度实现紧靠圆形管道壁工作。浮筒体提供浮力使整个清淤小船悬浮于污水中工作, 浮筒体约有0. 2倍自身高度部分露出水面以上。所述水下搅拌装置包括至少一台潜水搅拌机,潜水搅拌机通过吊装杆安装在浮筒 体下方的内凹空间内,所述潜水搅拌机潜入水中并斜向下与水平面成10-30°夹角。所述清 淤小船通过两根调节缆绳与外部的地面操作控制系统连接,调节其在污水管道中的位置; 所述水下搅拌装置的控制线与地面操作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由至少三个单耙齿、耙齿连接钢板及耙齿横勒组装 构成;单耙齿上端通过耙齿铰接头与耙齿连接钢板连接,单耙齿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于 浮筒体前部下方,单耙齿之间通过耙齿横勒连为一体;位于两边的单耙齿的靠近耙齿铰接 头位置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拉簧,每个限位弹簧一头拉住耙齿连接钢板,另一头拉住单耙齿 以使整个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始终处于张开状态,同时在该单耙齿的另一侧的中部与 浮筒体上的电机吊装杆之间连接耙齿柔性限位绳,用以反方向将单耙齿拉住,对整个自伸 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的张开状态进行限位;或者,在单耙齿靠近耙齿铰接头位置的一侧设 置耙齿限位板,耙齿限位板上端与耙齿连接钢板相抵,对整个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的 张开状态进行限位。该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在工作时可实现自动张开,并可根据不同 的工作水深灵活调节其高度及倾斜角度。所述单耙齿的下端的结构形状采用犁刀形,或者一部分单耙齿的下端为犁刀形, 一部分安装滚轮。所述调节缆绳与浮筒体后部的缆绳接头连接,缆绳接头通过浮筒体的内部传力钢 筋连接至浮筒体上的耙齿连接钢板安装部位。所述浮筒体上的耙齿连接钢板安装部位位于浮筒体前部下方转角处,耙齿连接钢 板在此处通过位于浮筒体内部的耙齿压条钢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在所述浮筒体的前方安装有水下探测摄像机,摄像机朝向小船正前方并斜向下, 摄像机的信号线与外部的摄像机显示控制屏连接或通过无线方式与地面的摄像机显示控 制屏通讯。本改进型清淤小船作为整个清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地面操作控制系统、 拦水装置共同形成一个人工地上操作、清淤小船管中清淤作业的系统。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改进型清淤小船适用于大管径污水管道的清淤,无需人工下到管中 作业,先通过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将大块的淤积物刮走清出地面,并同时将板结在管 道底部的泥砂类淤积物耙松,再通过水下搅拌装置将管道底部的泥砂类淤泥搅起,与污水 充分混合,再随水流冲走,其清淤过程简单,设备体积小,操作灵活,造价低,清淤效果好,且 因配有探测摄像机等设备,本设备除了用于清淤外还可以用作探测装置下井进入污水管中 探测污水管中的淤积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清淤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未显示下游的拦水装置部分); 图2是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平面俯视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2的前视4图5是图2的后视图6是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刮泥耙齿安装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7是改进型清淤小船的犁刀、滚轮混合型刮泥耙齿构造图; 图7A是其中最右边一个单耙齿的侧面视图; 图8是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全犁刀型刮泥耙齿构造图; 图8A是其中最右边一个单耙齿的侧面视图; 图9是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刮泥耙齿限位板构造图。图中1 一浮筒体,2—潜水搅拌机,3 —电机吊装杆,4一潜水搅拌机吊装钢板,5— 浮筒体内部传力钢筋,6—缆绳,7—缆绳接头,8—浮筒体安装孔洞盖子,9一探测摄像机 ,10—浮筒体内部耙齿压条钢板,11 一耙齿铰接头,12—耙齿柔性限位绳,13—限位拉簧, 14一耙齿犁刀,15—耙齿滚轮,16—耙齿横勒,17 —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18—耙齿连 接钢板,19一耙齿限位板,20—柴油发电机,21 —电缆线及探测摄像机信号线,22—电控 柜,23—摄像机显示控制屏,24—绞车,25—绞车底座,沈一滑轮,27—起吊架,观一路面, 四一导杆,30—导杆支撑,31—被清淤管道,32—检查井。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使用本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系统为例,详细说明本改进 型清淤小船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方式参见图1,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系统包括改进型清淤小船、清淤小船地上操作系统和拦 水装置。其中改进型清淤小船的具体结构结合图2和图3所示它的船体为中后下部内凹 水力流线形一体式浮筒体1,浮筒体1上装有一台潜水搅拌机2、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 17和一个探测摄像机9。一体式浮筒体1形状为长条形,中空,下部内凹,浮筒体1的外形为适宜在水中行 走的水力流线形,其两侧为外凸弧形,可与圆形污水管道壁很好地贴合,使清淤小船最大限 度实现紧靠圆形管道壁工作。浮筒体1提供浮力使整个清淤小船悬浮于污水中工作,浮筒 体1约有0. 2倍自身高度部分露出水面以上。潜水搅拌机2通过电机吊装杆3安装在浮筒 体1的内凹空间内,一同潜入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改进型大管径污水管道清淤小船,所述清淤小船包括浮筒体和安装在浮筒体前部下方的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筒体为下部内凹的水力流线形一体式浮筒,浮筒体中后下部内凹空间内安装水下搅拌装置;浮筒体的两侧为可与圆形污水管道壁贴合的外凸弧形;  所述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由至少三个单耙齿、耙齿连接钢板及耙齿横勒组装构成;所述单耙齿上端通过耙齿铰接头与耙齿连接钢板连接,耙齿连接钢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浮筒体前部下方,单耙齿之间通过耙齿横勒连为一体;在两边的单耙齿的靠近耙齿铰接头位置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拉簧,每个限位弹簧一头拉住耙齿连接钢板,另一头拉住单耙齿以使整个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始终处于张开状态;同时在所述单耙齿的另一侧的中部与浮筒体上之间连接耙齿柔性限位绳,用以反方向将所述单耙齿拉住,对整个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的张开状态进行限位;或者,在单耙齿靠近耙齿铰接头位置的一侧设置耙齿限位板,耙齿限位板上端与耙齿连接钢板相抵,对整个自伸式可调节型刮泥耙齿的张开状态进行限位;  所述清淤小船通过两根调节缆绳与外部的地面操作控制系统连接,调节其在污水管道中的位置;所述水下搅拌装置的控制线与地面操作控制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俊肖海文何强艾海男李华飞秦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