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9419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纯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超声分散后,加入硝酸铕溶液,继续超声一段时间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9;继续超声0.8~1h,回流反应2.5~3h,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研磨,得到氢氧化铕/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材料;于500~1000℃下煅烧4~6h,得到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了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Eu2O3粒子均匀地吸附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在500℃~600℃条件下煅烧,复合物有微弱的荧光,而在600℃~1000℃煅烧,复合物表现出了较强的荧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涉及一种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纳米管自从1991年日本电镜专家Iijima. S发现以来,就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电 学、力学、光学、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吸引众多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的极大兴趣。 利用其优异性能,在超强度复合材料、场发射显示器件、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碳纳米管是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的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 级管。每层纳米管是一个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与周围3个碳原子完全键合后所构成的六 边形平面组成的圆柱面。碳纳米管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为微米量级,主要由六边 形排列的碳原子构成同轴圆管。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和较高的表面能,使其极容易 团聚,其表面光滑,悬挂键极少,表面化学活性低,这些原因也限制了其优异性能的发挥,尤 其在光学性能方面。稀土氧化物有其独特的光、电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发光器件、磁性材料 等功能材料中。但其功能易受到其形态和组成的影响,将其制备成纳米级结构极大的提高 了其发光性能。纳米氧化铕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是三基色荧光粉的材料之一,在荧光灯、 高清晰投影设备、低压显示设备、场发射显示设备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多壁碳纳 米管与纳米氧化铕两者相结合,多壁碳纳米管发挥其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得到荧光很弱 的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但在高温煅烧后,除去碳纳米管模板,形成氧化铕的纳米结构, 使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荧光性能,在高温预警材料、显示材料方面有着潜在 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和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1:1^1:21的质量比混合,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 比为1:广1:1. 5)超声分散2. 5 3h,再向其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质量0.0广0. 1倍、浓度 0. 00Γ0. 002Μ的硝酸铕溶液,超声0. 8 l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ρΗ=8 9 ;继续超声0. 8 lh, 然后回流反应2. 5lh,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研磨,得到氢氧化铕/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 材料;于50(Tl00(rC下煅烧4 6h,得到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多壁碳纳米管的纯化工艺为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质量浓度为60飞5%的 浓硝酸中,超声分散1. 5lh,在磁力搅拌下,于8(T90°C回流1. 5lh,冷却,离心,抽滤,用水 反复洗涤至滤液为中性,再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研磨得到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所述硝酸铕溶液的制备将氧化铕加入到其质量20(Γ300倍、质量浓度为6(Γ65% 的浓硝酸中,加热蒸发至浆状物之后,冷却结晶,重结晶,得到无色透明的晶体;然后用水溶解晶体,得到了无色透明的硝酸铕溶液。本专利技术的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氧化铕粒子均勻分散于碳纳米管表 面,在50(T60(TC下煅烧,复合物有微弱的荧光,而在60(T100(TC下煅烧,表现出了较强的 荧光。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发现了多壁碳纳米管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下面通过FT-IR光谱图、SEM电镜、TG曲线、荧光曲线对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新型温敏荧 光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1、FTHR谱图分析图1是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FT4R谱图。其中,(a)为 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图谱,(b)为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图谱。图中,3440CHT1为-OH 的伸缩振动峰,1637 cnT1为羧基中C=O的伸缩振动峰,1400 cnT1为-OH的面内弯曲振动峰, 1055 cm-1为C-O的伸缩振动峰,说明纯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含有少量的水分,引入了羧基。 图(b)的谱图与图(a)的谱图基本一致,但在511cm—1出现为Eu-O的伸缩振动峰,这说明纳 米氧化铕和多壁碳纳米管已经复合。但在1510 cnT1和1439CHT1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1510 cnT1为苯环振动吸收峰,1439 cnT1为羧基中C-C的伸缩振动峰,这说明复合物中可能还有残 留的表面活性剂。2、电镜分析图2是纯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放大4X IO4倍的SEM照片。从图2可以清晰的看到团 聚在一起且表面比较光滑的碳纳米管。这是因为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所以极 易团聚。图3是新型温敏荧光纳米材料放大5X IO4倍的SEM照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分布比较均勻的表面粗糙的管状结构,这说明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作用下,不仅很好的 分散了多壁碳纳米管;而且使碳纳米管表面具有大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根阴离子,吸附三 价铕离子,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形成碳纳米管/氢氧化铕的复合物,高温煅烧后,纳米氧化 铕粒子完全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从而形成粗糙的管状结构,这充分证明了氧化铕的纳米粒 子已经与多壁碳纳米管很好的复合。图4是620°C条件下煅烧新型温敏荧光材料放大1. 5 X IO4倍的SEM照片,我们可 以看到有表面粗糙的管状结构,这说明高温煅烧下,碳纳米管被燃烧,形成了氧化铕的纳米 管,但由于煅烧温度高分割了氧化铕的纳米管,使其成为一个粗而短的空心管状结构,从而 提高了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性。3、热重分析图5为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新型温敏荧光纳米材料的TG曲线。图5 (a)为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的TG曲线,存在2个热重损失阶段第一阶段为 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水分蒸发阶段,温度为2(T500°C,此阶段的失重率非常低,说明纯 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干燥比较完全,这也与红外分析图相一致;第二阶段是多壁碳纳米管 急剧失重的阶段,温度为50(T69(TC,此阶段为碳纳米管及所含杂质燃烧,它是热分解的主 要阶段;而690°C以后质量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是碳纳米管中一些未被完全燃烧的杂质。图5(b)为复合物的TG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合物在温度为2(T380°C过程中的 失重是(1)复合物表面的水分蒸发,(2) 2Eu(0H)3 — 2EU00H+2H20 ;在45(T650°C温度范围 内,引起失重的原因可能是(1)多壁碳纳米管及所含杂质的燃烧,(2)2Eu00H — Eu203+H20 ;4而620°C之后质量基本保持恒定,主要是煅烧形成的氧化铕的纳米管及一些杂质。TG分析表明由于Eu(OH)3的分解温度比多壁碳纳米管的燃烧温度低,纳米 Eu (OH) 3粒子有效地包覆多壁碳纳米管后,Eu (OH) 3先分解,导致复合物失重提前。4、荧光性能的分析图6为不同Eu3+含量的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谱图,当以波长为478nm 的激发光激发时,该复合物在650nm处存在发射峰位,主要是由Eu3+的呛。一7F3跃迁所引起 的。随着Eu3+含量从1%增加到12%,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并没有明显提高, 但当Eu3+含量为5%时,荧光比较强,当Eu3+含量大于5%时,主要是Eu3+的浓度猝灭导致其 荧光降低,所以在制备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时选用Eu3+含量为5%。图7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煅烧新型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荧光发射谱图,仍然以 波长为478nm的激发光激发该材料,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新型温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纯化后的多壁碳纳米管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1:19~1:21的质量比混合,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液中超声分散2.5~3h,再向其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质量0.01~0.1倍、浓度0.001~0.002M的硝酸铕溶液,超声0.8~1h,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9;继续超声0.8~1h,然后回流反应2.5~3h,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研磨,得到氢氧化铕/碳纳米管的纳米复合材料;于500~1000℃下煅烧4~6h,得到温敏荧光纳米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尊理邓哲鹏郭瑞斌冯超刘鹏伟孙万虹孙豫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