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9386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具有:带有用于容纳端子接头的腔体的内壳体、能移位地组装到内壳体的外壳体以及橡胶塞。橡胶塞具有密封部、振动减弱部和振动吸收部。密封部固定安装在端子接头的后端部上,并与腔体的内周表面形成紧密接触。振动减弱部装配在形成于外壳体中的保持孔中,因此与外壳体一起移位。振动吸收部与振动减弱部相比厚度较小,并且密封部连接到所述振动减弱部。振动吸收部位于保持孔的外面且位于保持孔的前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JP-A-2009-093896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带有端子保持件的壳体。端子保持件具有腔体,端子接头容纳在所述腔体中。电线连接到端子接头,并导出到端子保持件后面的位置。减振件组装到端子保持件,并能相对于端子保持件沿与电线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移位。减振件在腔体后面具有保持孔,电线穿过保持孔。圆筒形橡胶插塞装配在电线上,并具有固定安装在端子接头的后端部上的密封部。使得橡胶插塞与腔体的内周表面密封地形成紧密接触。振动减弱部装配在保持孔中,振动吸收部将密封部连接到振动减弱部上,并具有比振动减弱部或密封部小的壁厚。橡胶插塞的振动减弱部装配在电线上,减振件保持振动减弱部。因此,当电线振动时,振动减弱部和减振件整体移位。电线的振动能量的一部分被吸收作为动能被吸收,用于振动减弱部和减振件的移位。因此,从电线通过橡胶插塞传递到端子接头的振动被消减。此外,当消减的振动从振动减弱部传递到密封部时,消减的振动的部分由振动吸收部吸收,因此,能够有效消减传递到端子接头的振动。因此,抑制了在端子接头和配对端子之间的接触上的细微的滑动磨损。在上述连接器中,振动减弱部、振动吸收部和密封部的后端设置在减振件的保持孔中。因此,密封部的后端能够随振动吸收部和减振件的移位而一起振动,以消减振动。因此,振动吸收部可能不能表现出充分的振动吸收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能更有效消减从电线传递到端子接头的振动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端子接头, 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橡胶插塞。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接收端子接头的端子保持件。电线固定到所述端子接头,并导出到腔体后面的位置。减振件组装到端子保持件上,并能相对于端子保持件沿与电线的纵向方向交叉的方向移位。减振件具有设置在腔体后面的保持孔,电线能穿过保持孔。橡胶插塞具有圆筒形的形状,并装配在电线上。橡胶插塞具有带有密封部的整体主体,密封部固定安装在端子接头的后端部上并且与腔体的内周表面密封地形成紧密接触。振动减弱部装配在保持孔中,因此能与减振件一起整体移位。振动吸收部连接密封部的后端和振动减弱部的前端,并且比振动减弱部薄。振动吸收部在保持孔的外面且在保持孔的前面。电线可能振动。然而,电线的振动能量由于振动减弱部和减振件的整体移位而消减。当振动从振动减弱部传递到密封部时,消减的振动的部分由振动吸收部吸收。振动吸收部在保持孔的外面且在保持孔的前面。结果,振动吸收部不直接接触减振件,减振件的移位不直接传递到密封部。因此,振动吸收部表现出充分的振动吸收功能,从电线传递到端子接头的振动被更有效消减。振动吸收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腔体中。因此,杂质不会与振动吸收部干涉,并且不会弓I入端子保持件和减振件之间的间隙中。振动吸收部的外径可以小于密封部的外径,使得振动吸收部不接触腔体的内周表振动吸收部通过弹性变形吸收振动,但是不与腔体的内周表面接触。因此,振动吸收部表现出高振动吸收功能。振动吸收部可以具有波纹形状,以弹性变形并表现出高振动吸收功能。限制件可以形成在保持孔的内周和振动减弱部的外周上,以由凹凸装配限制振动减弱部相对于保持孔的纵向移位。因此,可以保证保持孔和振动减弱部的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前视图。图2是连接器的后视图。图3是连接器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振动被消减的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1中的线X-X截取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6是外壳体(减振件)的前视图。图7是沿图6中的线Y-Y截取的连接器的截面图。图8是内壳体(端子保持件)的一侧。图9是橡胶插塞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在图1至5中由附图标记10表示的壳体。壳体10包括 用作端子保持件的块状内壳体11 ;和用作减振件的外壳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壳体11 和外壳体20由合成树脂制成。连接器还包括插入壳体10中的端子接头30和橡胶插塞40。腔体12沿纵向方向穿过内壳体11,并且沿横向方向彼此平行设置。腔体12的前部(图3和4中的左侧)限定端子容纳空间13,用于容纳端子接头30。腔体12的后部限定圆柱形密封孔14。在内壳体11的纵向中心的稍向后的位置上,围绕内壳体11的外周连续形成向外凸出的法兰15。此外,在内壳体11的外周上安装防水密封环18,用于密封在内壳体11的外周和配合壳体(未示出)的罩的内周之间的间隙。使密封环18与法兰15的前表面形成接触,以限制密封环18向后的移位。以相同的方式,在内壳体11的外周上安装环形的弹性保持件19,用于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之间的位置关系保持在初始状态。使弹性保持件 19与法兰15的后表面形成接触,以限制弹性保持件19向前移位。在内壳体11的后端附近的位置上,左右接合凸起16从内壳体11的左右外侧表面对称凸出。接合凸起用于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保持在组装状态。弓形凸表面17形成在接合凸起16的前表面上,并且当沿横向观察时具有半圆的弓形。左右弓形凸表面17的弧中心设置在相同的轴线上。外壳体20具有块状主体21和从主体21向前延伸的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锁定臂23形成在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上,并且沿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的上表面壁在向前的方向上延伸。锁定臂23接合配合壳体上的锁定凸起(未示出),以将壳体10和配合壳体保持在装配接合状态。左右接合孔M对称穿过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的左右侧, 如图5和7所示,用于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保持在组装状态。接合孔M的前边缘形成半圆凹表面25,所述半圆凹表面25具有与弓形凸表面17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曲率半径。主体21的前表面缩进形成凹部沈,所述凹部与形成在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中的空间的后端相通。凹部沈的垂直尺寸超过内壳体11的后端部的垂直尺寸,凹部沈的横向尺寸等于或稍大于内壳体11的后端部的横向尺寸。三个平行的保持孔27设置在主体21 的横向方向上,并且从凹部26到主体21的后端表面穿过主体21。保持孔27设置在与内壳体11中的腔体12对应的位置上。每个保持孔27具有圆形的截面形状,限制件观沿圆周方向围绕每个保持孔27的内周表面连续延伸。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组装成使得接合凸起16和接合孔M的装配接合限制壳体11和20之间沿纵向方向的大的移位。在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之间沿垂直方向的大的移位也被限制在接合凸起16与接合孔M接合的位置上。此外,内壳体11和凹部沈的横向尺寸基本上相等,因此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之间沿横向方向的相对移位被限制。如图3和4所示,当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处于组装状态时,在弹性保持件19后面的内壳体11的一部分在外壳体20的凹部沈中,保持孔27在腔体12的后面。在凹部沈前面的内壳体11的一区域由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围绕。此外,在弹性保持件19沿纵向方向被压缩的弹性变形状态下,弹性保持件19夹在止挡部四和法兰15的后表面之间,所述止挡部四沿凹部沈的开口边缘形成在圆筒形装配接合部22的内周上。此外,通常,弹性保持件19的弹性恢复力在正常情况下将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保持在初始状态(见图3), 在所述状态下,腔体12的密封孔14和保持孔27基本上沿纵向方向同轴对齐。组装的内壳体11和外壳体20能够关于横向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端子保持件(11)和减振件(20),所述端子保持件(11)具有腔体(12),所述减振件(20)以可移位的方式组装至所述端子保持件(11),所述减振件(20)具有设置在所述腔体(12)后面的保持孔(27);端子接头(30),所述端子接头(30)安装在所述端子保持件(11)的所述腔体(12)中;电线(35),所述电线(35)固定到所述端子接头(30),并导出到位于所述腔体(12)之后且位于所述保持孔(27)之后的位置;以及装配在所述电线(35)上的管状橡胶塞(40),所述管状橡胶塞(40)具有密封部(41)、振动减弱部(44)和振动吸收部(46);所述密封部(41)固定安装在所述端子接头(30)的后端部上,并与所述腔体(12)的内周表面以密封方式紧密接触;所述振动减弱部(44)装配在所述保持孔(27)中,并能与所述减振件(20)一起移位;所述振动吸收部(46)的厚度小于所述振动减弱部(44)的厚度,并且将所述密封部(41)的后端和所述振动减弱部(44)的前端相互连接,所述振动吸收部(46)设置在所述保持孔(27)的外部和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英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