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93559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针对高粱淀粉积累的生物学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方法,特别是通过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可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11.1%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操作简单,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高粱作为重要粮饲作物和酿造原料,具有光合效率高、杂种优势强,抗旱、耐涝、耐 盐碱和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粱籽粒淀粉含量 约为75%左右,其中部分高粱品种支链淀粉含量约占90%以上。高粱籽粒支链淀粉含量是 决定高粱品质的重要因素,对籽粒的出米率、食用的适口性及酿造品质方面有重要影响。目 前我国生产的高粱主要用于酿制高品质白酒,驰名中外的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等 名酒均以高粱为原料酿制而成,研究表明出酒率的高低及优劣取决于高粱籽粒中支链淀粉 的含量。尽管近年来培育出一些高淀粉高粱杂交种,然而,目前还缺乏针对提高高粱支链淀 粉含量的配套栽培技术,制约了高淀粉高粱品种支链淀粉含量潜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粱种植中提高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按照高粱淀 粉积累的生物学特征和环境影响因素,通过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 施,提高高粱支链淀粉的含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1、精细整地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即进行整地起垄,采用旋耕机灭茬,结合耙、耢疏松土 壤,平整土地做到深、松、细、勻,耕深20cm,然后起垄,垄距为60cm ;2、适时播种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之后,日平均气温累积达到426°C后 的10天内进行播种,使高粱灌浆期间处于日平均温度为19. 5-20. 5°C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高粱播种深度3-5cm ;3、合理密植在7.5万株-9万株/ hm2的密度范围进行种植;4、科学施肥在播种前施底肥,底肥采用农家肥,施肥量为15000-20000kg/hm2;播种时 施种肥,种肥采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150 kg/hm2、硫酸钾200-225 kg/hm2 ;拔节期追施尿素,施肥量为沈0-390 kg/hm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栽培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针对高粱淀粉积累的生物学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方法,特别是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 植,科学施肥等措施,可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11.1%以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操作简单,适于推具体实施例方式1、精细整地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即进行整地起垄,以利蓄水保墒,延长土壤熟化时 间。采用旋耕机灭茬,结合耙、耢疏松土壤,平整土地做到深、松、细、勻,耕深以20cm为宜。 然后起垄,垄距以60cm为宜,以保蓄积在耕层的水分。2、适时播种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之后,日平均气温累积达到 4^rc后的 ο天内进行播种,可以使高粱籽粒灌浆期间处于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灌浆期的 适宜温度为日平均温度19. 5-20. 5°C,灌浆期适宜的温度能提高高粱籽粒支链淀粉含量(例 如沈阳地区在5月10日-20日播种)。高粱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播种时做到播深一致, 播行整齐以保证苗齐、苗勻、苗壮。3、合理密植以每公顷7. 5万株-9万株密度范围进行种植。4、科学施肥在播种前施底肥,底肥采用农家肥,施肥量为15000-20000kg/hm2 ; 播种时施种肥,种肥采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150 kg/hm2、硫酸钾 200-225 kg/hm2 ;拔节期追施尿素,施肥量为沈0-390 kg/hm2。经实际测定按本方法生产的高粱支链淀粉含量可提高11. 1%以上。权利要求1. ,其特征是A、精细整地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即进行整地起垄,采用旋耕机灭茬,结合耙、耢疏松土 壤,平整土地做到深、松、细、勻,耕深20cm,然后起垄,垄距为60cm ;B、适时播种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C之后,日平均气温累积达到426°C后 的10天内进行播种,使高粱灌浆期间处于日平均温度为19. 5-20. 5°C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高粱播种深度3-5cm ;C、合理密植在7.5万株-9万株/hm2的密度范围进行种植;D、科学施肥在播种前施底肥,底肥采用农家肥,施肥量为15000-20000kg/hm2;播种时 施种肥,种肥采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150 kg/hm2、硫酸钾200-225 kg/hm2 ;拔节期追施尿素,施肥量为^0_390kg/hm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针对高粱淀粉积累的生物学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方法,特别是通过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可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11.1%以上。本专利技术技术操作简单,适于推广。文档编号A01G1/00GK102138401SQ20101059259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于泳, 周宇飞, 李超, 王娜, 肖木辑, 许文娟, 高欣, 黄瑞冬 申请人:沈阳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A、精细整地: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即进行整地起垄,采用旋耕机灭茬,结合耙、耢疏松土壤,平整土地做到深、松、细、匀,耕深20cm,然后起垄,垄距为60cm;B、适时播种: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之后,日平均气温累积达到426℃后的10天内进行播种,使高粱灌浆期间处于日平均温度为19.5-20.5℃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高粱播种深度3-5cm;C、合理密植:在7.5万株-9万株/hm2的密度范围进行种植;D、科学施肥:在播种前施底肥,底肥采用农家肥,施肥量为15000-20000kg/hm2;播种时施种肥,种肥采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施肥量为磷酸二铵100-150 kg/hm2、硫酸钾200-225 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施肥量为260-390kg/hm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冬周宇飞肖木辑许文娟于泳李超高欣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