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测定引起类过敏反应的物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敏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诱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很多,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具有完全的抗原性;另一些分子较小的化合物可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从而引起过敏反应。目前涉及到过敏反应的过敏物质很多,发生频率较高的有药品(中药及西药)、食品、花粉、螨虫等。最新调查研究表明,77 %的急性过敏反应为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发生率远高于I型超敏反应。类过敏反应无需IgE介导,首次接触药物即可出现过敏症状,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及大的危害。类过敏反应属于非免疫反应,无免疫系统参与,不需接触抗原物质,也无抗体参与,首次用药即可激发,外来物质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组胺, 由此产生过敏症状。因此,肥大细胞脱颗粒是类过敏反应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环节。肥大细胞的脱颗粒过程是由一系列步骤组成的,它包括囊泡的转运、定向、锚定、 融合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均受到严格调控。因此直接观察囊泡的运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直接监测测定过敏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转染了CD63-GFP质粒的RBL-2H3细胞和过敏物质放到一起培养,步骤2,用显微镜扫描采集培养物的图像,步骤3,根据图像中显示的荧光颗粒的存在和运动确定过敏物质的存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王丹巧,胡剑江,张倩,侯燕鸣,雷洪涛,于友华,李连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