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以收容待检测工件的工件平台和正对所述工件平台的照相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抵靠在所述工件平台所收容的待检测工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利用照相机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拍照,然后把照片送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而且检测过程中实现了进料和分料的自动化。因此,具有效率高且精度高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零件的内孔同心度检 测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上有时会利用到一种微小的圆筒形工件,其中间有圆形通孔。精密加工的场 合,对工件内孔的同心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通常在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检测以进行分 级。目前对圆孔的同心度检测的手段比较多,比如使用百分表、三坐标测量机、同心度测量 仪器等。这些检测设备一般比较昂贵,而且操作复杂,效率低。目前,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已 经非常成熟。然而,如何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制造一种自动化检测设备,以实现高效、 精准的同心度检测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精准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 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以收容待检测工件的工件平台和正对所述工件平台的照相 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抵靠在所述工件平台所收容的待检 测工件上。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工作台枢轴连接的支撑臂,所述转轮设置在 所述支撑臂的自由端。优选的,所述转轮由步进电机驱动。优选的,所述工件平台包括长方体形的工件平台,其上方表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 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轴线方向垂直与所述工件平台的长度方向。优选的,所述工件平台连接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工件 平台侧边且正对所述凹槽。。优选的,所述工件平台可以在所述工作台上移动,所述工件平台在其移动轨迹上 有两个工作位置,一个是使所述凹槽正对所述照相机的镜头中心的拍照位置,另一个是使 所述凹槽正对所述出料口的进料位置。优选的,所述工件平台上方设置有喷嘴向前的吹风管,所述工件平台前方设置有 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数个成品筐。本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利用照相机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拍照,然后把照 片送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而且检测过程中实现了进料和分料的自动化。因此,具有效率 高且精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工件平台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中工作台10,工件平台12,照相机14,支撑臂16,转轮18,凹槽20,吹风管22, 输送管道对,成品筐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包括柜式的工作台 10。工作台10上设置有可以移动的工件平台12和正对工件平台12的照相机14。一个由 气缸驱动的支撑臂16与工作台10枢轴连接,支撑臂16的自由端顶部设置有转轮18,转轮 18抵靠在工件平台12上。转轮18由步进电机(未图示)驱动。工件平台12上设置有横 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20,转轮18抵靠在待检测工件22上。工件平台12有可以水平移动, 并有两个工作位置,一个是使凹槽20正对照相机14的镜头中心的拍照位置a,另一个是使 凹槽20正对出料口 M的进料位置b。凹槽20的后方设置有吹风管沈,其喷嘴正对凹槽 20,凹槽20的前方还连接有输送管道观。输送管道观后部正对凹槽20,其前部可以自由 移动,其前部下方设置有多个成品筐30。本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工件平台12向后移动至进料位置 b,即凹槽20正对出料口 M的位置。送料装置通过吹风的方式沿出料口将待检测的工件22 送至凹槽20上。然后工件平台12向前移动至拍照位置a,即凹槽20正对照相机14的位置。 由气缸驱动的支撑臂16向下旋转使转轮18抵靠在待检测工件22上。照相机14对待检测 工件22的内径进行拍照成像,并送入后台计算机进行同心度分析。当拍好一张照片后,由 步进电机驱动转轮18旋转,转轮18通过摩擦力驱动待检测工件22转动,转动一定角度,如 30度、45度或90度等后,继续拍照并分析。因此可以获得该工件内径的多角度图像,大大 提高了检测的精度。计算机分析完后,会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工件22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 果,输送管道观的前端指向对应的成品筐30。然后,支撑臂16向上抬起,松开工件22。吹 风管沈开始吹风作业,将工件22吹入输送管道观,将工件22沿输送管道观送入对应的成 品筐30中。从而完成一件工件的全部检测工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 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 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以 收容待检测工件的工件平台和正对所述工件平台的照相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可以转 动的转轮,所述转轮抵靠在所述工件平台所收容的待检测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与 所述工作台枢轴连接的支撑臂,所述转轮设置在所述支撑臂的自由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由步进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平台上设置有 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轴线方向垂直与所述工件平台的长度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平台连接有送 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工件平台侧边且正对所述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平台可以在所 述工作台上移动,所述工件平台在其移动轨迹上有两个工作位置,一个是使所述凹槽正对 所述照相机的镜头中心的拍照位置,另一个是使所述凹槽正对所述出料口的进料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平台上方设置 有喷嘴向前的吹风管、所述工件平台前方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有数个成品M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以收容待检测工件的工件平台和正对所述工件平台的照相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抵靠在所述工件平台所收容的待检测工件上。本技术的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利用照相机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拍照,然后把照片送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分析,而且检测过程中实现了进料和分料的自动化。因此,具有效率高且精度高等优点。文档编号G01B11/27GK201885695SQ201020583120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沈皓然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孔同心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以收容待检测工件的工件平台和正对所述工件平台的照相机,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可以转动的转轮,所述转轮抵靠在所述工件平台所收容的待检测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