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机械
,具体为一种管材高速冷轧机组用行星-连杆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冷轧管机的辊箱为四辊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支撑辊2和两个具有变截面 孔型的工作辊3,如图1所示。工作过程中在有效工作行程范围内(图1中I - I和II - II 之间),随着机架作往复运动时,轧辊孔型和芯棒5将迫使被轧管坯的直径和壁厚产生变形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变形锥体。在锥体的内部置有一个按变形规律设计的曲面芯棒以保证成 品管几何尺寸的精度和表面的粗糙度。这样,当轧机机架作不间断的往复运动时,就可以完 成对管坯的轧制。以90冷轧管机(管材坯料4外径在90mm左右)为例,高速冷轧管机的轧 制频率即轧制过程中辊箱的往复次数不小于120次/分钟,同时轧辊所承受轧制方向的轧 制力为l(Tl5t,在高频率往复运动同时伴随大的轧制力下工作,对轧机的辊箱驱动系统和 平衡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轧管机辊箱的驱动系统是直流电机由平皮带传动,经柱销式联轴器与曲柄 齿轮系统联接,并通过连杆驱动工作机架往复运转。机组的往复运动需要电机反复的重启 和正反转,这样无疑增加了控制难度,同时电机的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连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齿轮a(1)、齿轮b(2)、太阳轮(3)、行星轮(4)、齿轮c(5)、装置配重块(6)、行星轮配重块(7)、连杆(8)及辊箱(9); 所述齿轮a(1)与电机连接;齿轮b(2)与齿轮a(1)相啮合;齿轮b(2)与太阳轮(3)同轴;行星轮(4)的中心固定在太阳轮(3)上,行星轮(4)与齿轮c(5)相啮合;连杆(8)一端固定在行星轮(4)上,另一端与移动的辊箱(9)连接;装置配重块(6)固定在太阳轮(3)上,行星轮配重块(7)固定在行星轮(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朋越,高希岩,江津梁,王为,唐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建莱机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