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仙玉专利>正文

自吸塑料输液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860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吸塑料输液瓶,由瓶体、瓶底、瓶肩和瓶口所组成,在瓶底(2)制有吊环连接凸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是椭圆柱形瓶体(1),所述的瓶肩是椭圆锥形瓶肩(4)。(*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液瓶,特别是涉及塑料输液瓶,属于医药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将注射药液稀释在葡萄糖盐水等溶液中,通过静脉滴注,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具有吸收完全,作用速度快等特点。已有用于包装葡萄糖盐水的容器按照制造材料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玻璃瓶,另一类是塑料瓶或者塑料袋。玻璃瓶因为硬度高、刚性好,一般制成圆柱型瓶体,而塑料瓶却为了达到有较好的刚性强度,通常制成方柱型瓶体。圆柱型的玻璃瓶和方柱型的塑料瓶在输液时,一方面瓶内的液体通过输液器流出,而另一方面又必须不断地向瓶内进入空气,所以,在瓶口塞中插进气针头。因此,已有塑料输液瓶存在的缺点是不能自吸,空气进入瓶内会带入病菌和污染物,而且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输液时瓶口瓶塞中不插进气针头,随着瓶内液体输出,塑料输液瓶会自行收瘪的自吸塑料输液瓶,其技术方案是由瓶体、瓶底、瓶肩和瓶口所组成,在瓶底制有吊环连接凸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体是椭圆柱形瓶体,所述的瓶肩是椭圆锥形瓶肩。采用塑料制造的椭圆柱形瓶体结合椭圆锥形瓶肩的输液药瓶,在灌满液体时,瓶体被内压液体支撑,或瓶的内、外压力平衡时(指空瓶),保持立体形状,但当瓶内液体减少,失去液体对瓶壁的支撑力后,塑料瓶在外界大气压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内陷下瘪,特别是椭圆锥形的瓶肩,有利于液体流出,从而在输液时不需要在瓶口塞中插进气针头,达到自吸输液目的,克服了进气针头从空气中向瓶内带入病菌和污染物的缺陷,并且减少了操作麻烦,构造的改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自吸塑料输液瓶构造示意图;图2是自吸塑料输液瓶A向示意图;图3是自吸塑料输液瓶B向示意图;图4是自吸塑料输液瓶另一实例形状示意图;图5是自吸塑料输液瓶C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的塑料输液瓶,一个椭圆柱形的瓶体1,椭圆柱形瓶体1下连接瓶底2,瓶底2制有输液吊环的连接凸咀3(在输液时需要将瓶底倒置挂起来),瓶的顶部是瓶口5,在瓶体与瓶口之间是瓶肩部分,制成椭圆锥形瓶肩4,椭圆锥形瓶肩4下口径大,上口径逐渐收小,输液时输液瓶倒置是瓶口5朝下,而瓶底2朝上,所以椭圆锥形瓶肩4就成为大口径在上而小口径在下,非常有利于瓶内药液输出。以塑料材料制成瓶壁较薄的椭圆锥形瓶肩4和椭圆柱形瓶体1抗外压强度差,所以瓶内液体一旦流失后,在环境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自动向内陷瘪。但如果采用已有技术的圆柱形或者方柱形的塑料瓶体,再通过人体肩膀模样的横向水平瓶肩连接瓶口,其抗外压强度和刚度提高,不会产生自动向内陷瘪,只能不断向瓶内进入空气,才能保持压力平衡,再在输液管位差的情况下,完成连续输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吸塑料输液瓶,由瓶体、瓶底、瓶肩和瓶口所组成,在瓶底(2)制有吊环连接凸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仙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仙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