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仙玉专利>正文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08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尖、针座、外套和定程活塞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定程活塞包括芯杆、胶塞、后塞三部分,芯杆内部中空,其前端端面为高度不同的两部分,内腔壁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针座本体尾部为一锥形凸台,凸台底部设有一平台外环,其相连部位设置一断裂凹槽;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压缩弹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皮下注射器,特别是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的实践证明,为避免给人类或动物输入或取出介质时发生交叉感染,皮下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在使用过后即作为垃圾处理。目前使用最多的一次性注射器是一由空腔针筒、针头以及配装在针筒内的定程活塞组成,这种注射器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注射完毕之后,其针头仍滞留在外面,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处理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工作人员的事情经常发生,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用于患有严重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SARS等)患者使用的注射器,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医疗隐患,实践表明,不安全针具引起的针刺损伤明显多于其他意外造成的损伤。此外,传统的注射器虽然称之为一次性的注射器,其实际是一种名不副实的叫法,因该注射器在使用前后结构无变化,完全可以重复使用,这一点往往被一些人利用来谋取暴利,把使用过的或回收回来的注射器不经处理或稍微的作消毒处理就拿来再次使用,从而大大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值得指出的一点是,被抛弃后的注射器,可能会被一些吸毒者拿来再次使用,同时因注射器的可重复使用性,使他们几个人共用一个注射器成为可能,这就带给吸毒者极大的被传染危险,同时也给经常接触他们的人造成了危害。近年来,随着人们发现一次性注射器被无良之人回收反复使用后,于上个世纪末提出了自毁式注射器。自毁式注射器使用后会自行破坏或锁死而不可再用,但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那样,自毁式不等于安全式,虽然避免了注射器的重复使用,但针尖外露的刺伤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另外,也有一种注射完毕后针头可回缩的注射器,解决了针尖外露的问题,但其回缩过程是靠人工完成的,使的注射操作变的复杂,给医务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在注射使用后,针座断裂成两部分,针头自动回缩到芯杆中空的腔体内,从而防止伤及人体,避免重复使用,具有一次性、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易回收处理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尖、针座、外套和定程活塞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定程活塞包括芯杆、胶塞、后塞三部分,芯杆内部中空,其前端端面为高度不同的两部分,内腔壁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针座本体尾部为一锥形凸台,凸台底部设有一平台外环,其相连部位设置一断裂凹槽;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压缩弹簧。上述针座与弹簧由外套内壁上的环形凸缘定位在外套的内腔前端。上述针座凸台与平台外环相连部位的断裂凹槽壁厚最薄处为0.1mm~0.5mm。上述针座本体尾部的尖锥凸台高度为2mm~3mm。上述芯杆前端内腔壁边缘的环形凹槽壁厚为0.1mm~0.5mm。上述芯杆前端内腔壁凹槽直径大于针座断裂凹槽直径。使用时,推动定程活塞,使药液受到挤压从针尖射出,当注射接近完成时,针座本体尾部锥形凸台接触芯杆前端面,使前端面高低部位在内侧壁边缘的凹槽处依次断裂,直到前端面完全脱离,掉入芯杆内腔;继续推动芯杆往前移动,到其前端抵到针座外环的平台时,因外环与本体相连处的断裂凹槽的壁厚很薄,稍一用力,相连部位就会断裂,使外环和本体完全分离,此时,因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串套有压缩弹簧,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使的针座本体连同其使用后被污染的针尖一起被弹回到芯杆中空的腔体里,实现了针尖的自动回缩,同时也达到了注射器自毁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避免了医务人员使用时被针尖意外扎伤,同时杜绝了注射器重复使用的现象,具有一次性、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易回收处理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本技术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4、本技术针座的结构剖面图;图5、本技术芯杆的结构剖面图; 图6、本技术芯杆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7、本技术注射时的结构剖面图;图8、本技术针头内收后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7、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座1、针尖2、外套3、定程活塞4和护套6组成;定程活塞4置于外套3内,包括芯杆41、胶塞42、后塞43三部分;芯杆41内部中空,其前端表面为两高度不同的半圆平面411、412,当针座凸台121与其接触时,首先抵触较高半圆平面141,这样就减少了同一时间内两者的作用面积,根据在一定作用力下,作用效果与面积成反比的原理可知,使得作用效果得到成倍的增强;同时在前端面内侧壁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413,其厚度最薄处仅为0.1mm~0.5mm,使的前端面在一定轴向作用力下,即可断裂折断掉入芯杆内腔414。因芯杆41前端密封,内部中空,从工艺角度来看,在其后端密封的情况下加工中空内腔414是不可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芯杆41末端设置一后塞43,以此来解决芯杆41的工艺制造上的问题。针座本体12内设有针孔122,尾部设有一锥形凸台121,凸台121高度为2mm~3mm;凸台121底部凸设有一平台外环11,其相连部位设置有断裂凹槽13,相对于芯杆41前端面内侧壁的环形凹槽413,其直径略小于后者,以保证针座本体12能够顺利通过;断裂凹槽13壁厚最薄处为0.1mm~0.5mm,在一定的轴向力作用下,就能使本体12与外环11自凹槽处断裂分离成为两部分;外套3前端内腔壁设置有一环形凸缘31。装配时,首先在针座本体12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弹簧5,然后两者由外套3内壁上的环形凸缘31定位在内腔前端,因弹簧5的自由长度大于针座本体12前端的圆柱体长度,使的固定后的弹簧5具有一定的压缩量。注射使用时,推动定程活塞4,使药液受到挤压从针尖2射出,当注射接近完成时,针座本体12尾部锥形凸台121接触芯杆41前端面,首先由教高的半圆平面411与锥形凸台121接触,由于端面内侧壁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413,其厚度最薄处仅为0.1mm~0.5mm,稍一用力,高半圆平面411一侧的边缘首先断裂,随着芯杆41的继续推进,前端面从高半圆平面411边缘到低半圆平面412边缘依次断裂,直到完全脱离掉入芯杆内腔413;继续推动芯杆41往前移动,当其前端抵到针座外环11的平台时,因外环11与本体12相连处的断裂凹槽13壁厚很薄,其最薄处仅为0.1mm~0.5mm,给芯杆41一个推动作用力下,就使针座外环11和本体12自断裂凹槽13处断裂,完全分离成两部分,此时,因针座本体12前端圆柱体外面串套有压缩弹簧5,在其回复力的作用下,使的针座本体12连同其使用后被污染的针尖2被迅速弹回到芯杆中空的腔体414里,实现了针尖2的自动回缩,同时也达到了注射器自毁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医务人员在注射器使用后被针尖2意外扎伤的事故发生,从根本上杜绝了注射器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具有一次性、安全、卫生、使用方便、易回收处理的特点。权利要求1.安全自毁式注射器,由针尖、针座、外套和定程活塞组成;定程活塞设置在外套内,其特征在于定程活塞包括芯杆、胶塞、后塞三部分,芯杆内部中空,其前端端面为高度不同的两部分,内腔壁边缘设置一环形凹槽;针座本体尾部为一锥形凸台,凸台底部设有一平台外环,其相连部位设置一断裂凹槽;针座本体前端圆柱体外面套一压缩弹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仙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仙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