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雪花专利>正文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567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注射器自毁时会造成药液污染等问题。本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注射杆、橡胶塞和针头座,橡胶塞固连在注射杆前部,针头座连接在注射筒的前端内侧,注射杆的前部具有穿过橡胶塞并且伸出橡胶塞的杆头,针头座包括呈圆筒状的座体一和座体二,座体一上部用于安装针头,座体二轴向固连在座体一下部,座体二与注射筒前端内侧之间具有能使两者轴向固连的卡合结构,座体一与注射筒前端内侧周向固定,座体二内侧具有能与杆头周向固定的定位部。本自毁式注射器具有结构简单,自毁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一种自毁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当前,注射器是最常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医疗器械之一。近年来为了控制医源性传染病,避免交叉感染等不良后果,已普遍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但现有的一次性注射器均存在着使用后保持完好仍可重复使用及没有安全装置,注射后针头外露等缺陷,一方面易受不法分子利用,将已使用过以后废弃的一次性注射器不经消毒而重复使用,此极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注射后的针头仍滞留在外,相对于针头的尖锐程度来 说,不仅为注射器垃圾的搬运、销毁带来不便,同时因不慎而扎伤医护人员的事情也经常发生,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交叉感染。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自毁式注射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安全自毁注射器所设计的使用方法,均不能在注射完成前将芯杆前的活塞顶端推至针筒刻度之零位线位置。因为,一旦推到底达零位线时,就会启动该安全自毁注射器的自毁装置,使得医材在尚未使用前即锁死,从而造成无端的浪费。中国专利其公开号CN2855435Y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它包含一注射筒、一安装在该注射筒上的针头单元及一可推移地插设在该注射筒中的柱塞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注射杆(2)、橡胶塞(3)和针头座,所述的橡胶塞(3)固连在注射杆(2)前部,上述针头座连接在所述注射筒(1)的前端内侧,所述注射杆(2)的前部具有穿过橡胶塞(3)并且伸出橡胶塞(3)的杆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座包括呈圆筒状的座体一(4)和座体二(5),上述座体一(4)上部用于安装针头,上述座体二(5)轴向固连在座体一(4)下部,所述座体二(5)与注射筒(1)前端内侧之间具有能使两者轴向固连的卡合结构,所述座体一(4)与注射筒(1)前端内侧周向固定,所述座体二(5)内侧具有能与杆头(6)周向固定的定位部,当杆头(6)位于定位部时杆头(6)能带动座体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毁式注射器,包括注射筒(I)、注射杆(2)、橡胶塞(3)和针头座,所述的橡胶塞(3)固连在注射杆(2)前部,上述针头座连接在所述注射筒(I)的前端内侧,所述注射杆(2)的前部具有穿过橡胶塞(3)并且伸出橡胶塞(3)的杆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座包括呈圆筒状的座体一(4)和座体二(5),上述座体一(4)上部用于安装针头,上述座体二(5)轴向固连在座体一(4 )下部,所述座体二( 5 )与注射筒(I)前端内侧之间具有能使两者轴向固连的卡合结构,所述座体一(4)与注射筒(I)前端内侧周向固定,所述座体二(5)内侧具有能与杆头(6)周向固定的定位部,当杆头(6)位于定位部时杆头(6)能带动座体二(5)转动使上述的卡合结构脱离,当所述杆头(6)越过定位部后能卡接在座体二(5)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二(5)上部具有呈环形凸出的连接部(5a),所述座体一(4)下部具有与连接部(5a)相匹配的连接槽(4b),上述连接部(5a)位于连接槽(4b)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注射筒(I)内侧凸出的凸头(Ib)和座体二(5)外侧沿其周向凹入的卡槽(5b),上述的凸头(Ib)能嵌入卡槽(5b)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头(Ib)和卡槽(5b)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凸头(Ib)对称的分布于注射筒(I)内侧,上述的卡槽(5b)对称的分布于座体二(5)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自毁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I)内侧具有若干凸出的凸条一(la),所述座体一(4)外侧具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花
申请(专利权)人:徐雪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