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508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转轮,安装于转轮侧边的出标头,在出标头处装有贴标触发电眼,卷瓶装置,以及装于卷瓶装置后方的漏贴触发电眼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卷瓶贴标装置采用光电检测与机械式弹性配合,克服了传统刚性卷瓶贴标机构的标签贴不上、贴不到位,产品因压力出现损伤等不良状况,满足了贴标机向高速化、人性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极佳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机械中的不干胶式贴标机械
,具体的为一种弹性卷 瓶贴标装置。
技术介绍
不干胶式贴标机对圆形塑料瓶、玻璃瓶等或类似物体实现自动分瓶、送标带、同步 分离标签、标贴和打印批号等一系列的自动工艺过程,由于其良好的应用性现已广泛的应 用在了制药、食品、轻工、日化等众多的行业之中,并且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技术的发展, 其机械形态也出现了很多种分化以应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其中,传统的卷瓶贴标装置 在工作时由于限位装置为刚性装置,而且产品本身也存在尺寸上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贴标 时很容易造成贴标不到位,标签贴不上,产品因压力造成损伤等状况,同时也导致了工作效 率的降低,也不利于控制和减少加工成本,反而会造成额外的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使其将标签准确快速贴于产品上,避免 出现贴标不到位和标签贴不上的情况,也不对产品造成任何损伤,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包括转轮、出标头、贴标触发电眼、卷瓶装置、漏贴触发电 眼、机架。其中,转轮设在机架上,卷瓶装置设于转轮上方;转轮侧边安装有出标头,在出标 头的尾端设有贴标触发电眼;此外有漏贴触发电眼安装在卷瓶装置后方紧靠转轮的位置, 此外,贴标触发电眼和漏贴触发电眼沿转轮转动方向依次放置,相互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卷瓶装置具体包括自左至右依次设置排列的第一浮动轮、第二浮动轮、从动轮, 和安装于第一浮动轮上方的主动轮、安装于第二浮动轮上方的张紧装置,以及设在第一浮 动轮、第二浮动轮、主动轮、从动轮表面的卷瓶带。第一浮动轮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上,进一步,第一浮动轮固定板安装于机架 上,此外,第一弹簧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与机架之间进行连接;同时,第二浮动轮安装 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上,进一步,第二浮动轮固定板也安装于机架上,此外,第二弹簧跟第 一弹簧一样,安装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与机架之间进行连接。本技术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卷瓶贴标装置采用光电检测与机械式弹性配合,克服了传统刚 性卷瓶贴标机构的标签贴不上、贴不到位,产品因压力出现损伤等不良状况,满足了贴标机 向高速化、人性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极佳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其中转轮1设在机架12上,卷瓶装置13设于转轮1上方与机架12连接;转轮1侧边 安装有出标头2,在出标头2的尾端设有贴标触发电眼3;此外有漏贴触发电眼11安装在卷 瓶装置13后方紧靠转轮1的位置;贴标触发电眼3和漏贴触发电眼11沿转轮1转动方向 依次放置,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卷瓶装置13具体包括在机架12上依次设置排列的第一浮动轮4、第二浮动轮14、 从动轮10,和安装于第一浮动轮4上方的主动轮7、安装于第二浮动轮14上方的张紧装置 8,以及设在第一浮动轮4、第二浮动轮14、主动轮7、从动轮10表面的卷瓶带9,和第一弹簧 5、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第二弹簧15、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其中,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安装于机架12上,第一浮动轮4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 定板6上,有第一弹簧5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与机架12之间进行连接;同样的,第二 浮动轮固定板16安装于机架12上,第二浮动轮14安装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上,有第二 弹簧15安装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与机架12之间进行连接。本技术的装置其具体运作方式为产品随转轮1送入,当产品运动至贴标触发电眼3时,出标头2送出标签,同时在 主动轮7的带动下由卷瓶带9带动使得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和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 上的第一浮动轮4和第二浮动轮14进行转动,使产品在随转轮1运动的同时自身快速旋 转,将出标头2送出的标签贴于产品上,产品随转轮1运动至漏贴触发电眼11位置时,进行 标签检测,如果标签没有贴或是没有贴好,将被下一工序剔除。由于一般产品自身就存在尺寸上的差异,为了使标签能准确无误的贴于产品上, 在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与机架12间安装了第一弹簧5,在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与机架12 间安装了第二弹簧15,使第一浮动轮4和第二浮动轮14能够随产品尺寸变化而变化。在第 一浮动轮4和第二浮动轮14变化的工作过程中为避免卷瓶带9出现松动的情况,在卷瓶带 9外部安装一组张紧装置8,避免了卷瓶带9因采用传统加附软胶的方式来工作而导致的一 些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1)、出标头O)、贴标触发电眼(3)、 卷瓶装置(13)、漏贴触发电眼(11)、机架(12),其中转轮(1)设在机架(12)上,卷瓶装置 (13)设于转轮(1)上方与机架(1 连接;转轮(1)侧边安装有出标头O),在出标头(2)的 尾端设有贴标触发电眼(3);此外有漏贴触发电眼(11)安装在卷瓶装置(1 后方紧靠转 轮(1)的位置;进一步,卷瓶装置(1 具体包括依次设置排列的第一浮动轮G)、第二浮动 轮(14)、从动轮(10),和安装于第一浮动轮(4)上方的主动轮(7)、安装于第二浮动轮(14) 上方的张紧装置(8),以及设在第一浮动轮G)、第二浮动轮(14)、主动轮(7)、从动轮(10) 表面的卷瓶带(9),和第一弹簧(5)、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第二弹簧(15)、第二浮动轮固 定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瓶装置(1 的第 一浮动轮(4)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上,进一步,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安装于机架 (12)上,此外,第一弹簧( 安装于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与机架(1 之间进行连接;同 时,第二浮动轮(14)安装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上,进一步,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安 装于机架(12)上,此外,第二弹簧(15)安装于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与机架(12)之间进 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标触发电眼(3)和 漏贴触发电眼(11)沿转轮(1)转动方向依次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包括安装于机架上的转轮,安装于转轮侧边的出标头,在出标头处装有贴标触发电眼,卷瓶装置,以及装于卷瓶装置后方的漏贴触发电眼等。本技术提供的卷瓶贴标装置采用光电检测与机械式弹性配合,克服了传统刚性卷瓶贴标机构的标签贴不上、贴不到位,产品因压力出现损伤等不良状况,满足了贴标机向高速化、人性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极佳的实用性。文档编号B65C9/42GK201873050SQ201020579638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 雄, 王传菊, 陈国明, 陈国林 申请人: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卷瓶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轮(1)、出标头(2)、贴标触发电眼(3)、卷瓶装置(13)、漏贴触发电眼(11)、机架(12),其中:转轮(1)设在机架(12)上,卷瓶装置(13)设于转轮(1)上方与机架(12)连接;转轮(1)侧边安装有出标头(2),在出标头(2)的尾端设有贴标触发电眼(3);此外有漏贴触发电眼(11)安装在卷瓶装置(13)后方紧靠转轮(1)的位置;进一步,卷瓶装置(13)具体包括依次设置排列的第一浮动轮(4)、第二浮动轮(14)、从动轮(10),和安装于第一浮动轮(4)上方的主动轮(7)、安装于第二浮动轮(14)上方的张紧装置(8),以及设在第一浮动轮(4)、第二浮动轮(14)、主动轮(7)、从动轮(10)表面的卷瓶带(9),和第一弹簧(5)、第一浮动轮固定板(6)、第二弹簧(15)、第二浮动轮固定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明王传菊张雄陈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达尔嘉广州标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