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用多层塞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969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包括塞棒体和塞棒头,所述塞棒头至少包括有一层衬料层,所述衬料层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外表面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层塞棒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的衬料层,减少对塞棒头的冲刷,具有更好的抗侵蚀性,从而延长塞棒的使用寿命,能减少对钢水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
技术介绍
连铸是现代钢铁冶金的重要生产工序,塞棒是连铸用功能耐火材料之一,是控制 连铸中间包到连铸结晶器的钢水流量和结晶器液面高度的重要元件。这就要求塞棒有良好的抗钢水侵蚀性、热震稳定性和高的抗折强度,连铸塞棒在 使用时,而一般普通塞棒的头部采用单一的混料制成,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塞棒由塞棒体11和棒头 1由于受到较大冲刷蚀损严重,从而影响塞棒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棒头冲刷蚀损严重造 成塞棒无法控制钢水流速,严重影响连铸的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包括塞棒体和塞棒头,其中所述塞棒头至少包括有一层衬 料层,所述衬料层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外表面平滑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连铸用多层塞棒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部位 选择不同材料的衬料层,减少对塞棒头的冲刷,能更好的抗侵蚀性,从而延长塞棒的使用寿 命,提高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 现有技术中的塞棒剖面示意图。图2 本技术连铸用多层塞棒剖面示意图。其中1棒头11塞棒体2塞棒头21衬料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如图2所示,包括塞棒体11和塞棒头2, 其中所述塞棒头2至少包括有一层衬料层21,所述衬料层21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11外表 面平滑过渡。本技术的衬料层21材质为可选择不同的耐火材料,如氧化镁质的耐火材料, 氧化铝质的耐火材料等。涂层的厚度一般为10 20mm,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部位采用不 同厚度的衬料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连铸用多层塞棒可以根据需要浇铸的钢水的品种,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衬料层能减少对塞棒头的冲刷,具有 更好的抗侵蚀性,从而延长塞棒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减少对钢水的污染。 本技术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 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包括塞棒体(11)和塞棒头O),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头(2) 至少包括有一层衬料层(21),所述衬料层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11)外表面平滑过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料层的厚度为 10 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包括塞棒体和塞棒头,所述塞棒头至少包括有一层衬料层,所述衬料层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外表面平滑过渡。本技术提供的多层塞棒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的衬料层,减少对塞棒头的冲刷,具有更好的抗侵蚀性,从而延长塞棒的使用寿命,能减少对钢水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2D41/18GK201862772SQ20102056985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宽, 姜丹锋, 张习熠, 詹姆斯·欧文斯通 申请人:维苏威高级陶瓷(苏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用多层塞棒,包括塞棒体(11)和塞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棒头(2)至少包括有一层衬料层(21),所述衬料层(21)外表面与所述塞棒体(11)外表面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欧文斯通吴宽张习熠姜丹锋
申请(专利权)人:维苏威高级陶瓷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