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7808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它是根据铸锭横截面的大小及形状划分成两个以上(含两个)区域及金属熔液的流动路径,沿着铸锭外部的边沿安置由铁芯和线圈组构成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其产生的移动磁场,使各个区域金属熔液分别产生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合理、原理独特,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利用该方法,通过设定的移动磁场产生的电磁力驱动熔液按确定的区域及方向流动,可以减小铸锭内熔液流场影响范围内的温差,使得熔液内的合金成分更加均匀,减小铸锭内合金成分的宏观偏析等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铸锭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铸造
,尤其是一种在金属铸锭过程中驱动铸锭内尚未凝 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的连续和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将金属熔液铸造成不同几何形 状的铸锭,如圆锭、扁锭或方锭。在铸造过程中,由于铸锭的外表面冷却速度较快,而心部冷 却速度较慢,铸锭的心部与铸锭的外部存在较大的温差,这是造成铸锭心部组织疏松、晶粒 粗大、出现宏观偏析,甚至产生裂纹等缺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铸造过程中采取适当方法, 使铸锭内尚未凝固的熔液在铸锭的心部与铸锭的凝固壳间流动,从而降低铸锭心部与外部 的温差,减小铸锭内合金成分的宏观偏析是降低铸锭缺陷、提高铸锭质量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金属连续和半连续铸锭过程中)驱动铸锭内尚未凝 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方法合理、原理独特,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利用该方法,通过设 定的移动磁场产生的电磁力驱动熔液按确定的区域及方向流动,可以减小铸锭内熔液流场 影响范围内的温差,使得熔液内的合金成分更加均勻,减小铸锭内合金成分的宏观偏析等 缺陷,从而大大提高了铸锭质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征 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铸锭内尚未凝固的金属熔液流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根据铸锭(2)横截面的大小及形状划分成两个以上区域,每个区域至少包括一段铸锭外部的边沿;b、设定这些区域内金属熔液的流动路径,区域的各边界作为熔液流动的路径;相邻两区域共用边界上,熔液的流动方向一致,铸锭的同一边沿相邻两区域靠近铸锭边沿部分的熔液,熔液流动方向相反;各区域金属熔液的流动路径中的一段应当流经铸锭的中心部位;c、在铸锭的凝固壳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铸锭内熔液尚未完全凝固的铸锭部位,围绕着铸锭外部的边沿安置由铁芯(1)和线圈(3)构成移动磁场产生装置,铁芯(1)和线圈(3)的数量及具体结构根据铸锭的品种、几何尺寸及铸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殿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优利科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