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动臂体二次装焊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628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焊挖掘机动臂体二次装焊模。此工装模具包括动臂体下支承板组件的准确定位、上支承板组件的准确定位、动臂体侧面准确定位及动臂体前、后端头准确定位的方式。动臂体中间有上支承板调节机构、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侧定位组件、下支承板定位组件支承固紧。动臂体后有后端头定位组件支承顶压,动臂体前端有前端头定位组件支承固紧。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来确保挖掘机动臂体相关联铰点距离误差小于±1.5mm的装焊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焊模具具有快速定位,装焊产品质量可靠,动臂体焊接毛坏件相关联铰点距离偏差能控制在±1.5mm的装焊模,可广泛应用于挖掘机动臂体装焊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动臂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通过动臂体二次装焊模的应用以控 制动臂体的相关联铰点尺寸偏差在士 1. 5mm范围的装焊模的挖掘机动臂体二次装焊模。挖掘机的动臂体是挖掘机所有结构件中质量要求最高而生产难度最大的一种结 构件。动臂体属于弯型结构,主要由动臂体的上、下盖板,左、右侧板,前、后端头,上、下支承 板组件等关键零、部件构成。整个动臂体属于箱型结构,各关键焊缝均在零件开有坡口的条 件下焊接。结构件具有焊接填充量多,焊接变形大等特点。同时在工程机械行业的下料工 艺、装焊工艺相对落后的今天,导致每条动臂体的焊后变形不一,尤其是动臂体相关联铰点 的尺寸偏差,这种偏差发行量每两条动臂体焊接后检测的数据均为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动 臂体焊后相关联铰点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给后续机加工工序带来极大的麻烦,在加工动 臂体的轴孔时均需拉坐标进行加工各轴孔,机加工生产效率极低,同时当动臂体的变形尺 寸超出了 5mm常需割去动臂体的支承板组件进行重新装焊,焊接生产效率也极低,质量也 不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臂体中间凸弯上有支承板调节机构、上支承板定位 组件、侧定位支座、下支承板定位组件,带圆筒外径紧贴顶压件,和支承在后端头组件,测量 杆端支承在前端头定位组件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焊接准确,安全实用的挖掘机动臂体 二次装焊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挖掘机动臂体二次装焊模,包括测量杆组 件、前后端头定位组件、上支承板调节机构、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侧定位支座、下支承板定位 组件、后端头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测量杆组件装在动臂体前方,动臂体中间支承在上支 承板调节机构、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侧定位支座、下支承板定位组件,动臂体带圆筒外径的 一端支承在后端头定位组件,其圆筒外径触压在顶压件,动臂体的一端测量杆组件支承在 前端头定位组件,形成左、右、中间三点定位,限定动臂体的轴向定位,动臂体两侧有定位支 座,动臂体中间有下支承板定位组件。定位螺杆组件和中间定位组件夹持和支承着耳板组件,手柄有螺杆。动臂体的端部圆筒外径紧贴定位顶压件。动臂体前端内垫板紧贴定位销。动臂体侧面紧贴定位销与前端成为三点定位,成相对平面。整体移动座有旋转螺杆。上支承板定位座装在动臂体前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将动臂体整体装焊后相关联的铰点尺寸控制在士 1. 5mm范 围的装焊模,而这种装焊模的应用可以允许动臂主框体焊接后在士30mm范围内的波动时 不影响动臂体的装焊,机加工工序可以按动臂体各铰点的底孔进行直接机加工或编程机加 工,提高机加工的生产效率,提高动臂体的装焊质量。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总成安装支承测量杆组件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总成安装支承测量杆组件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支承板定位组件装配主视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端头定位组件主视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后端头定位组件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头定位组件主视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头定位组件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侧定位支座主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侧定位支座及定位销关系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侧定位支座及定位销关系的左视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支承板调节机构主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支承板调节机构俯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动臂测量杆组件主视局部剖视图。图1 图14中,测量杆组件(1)、前后端头定位组件0)、上支承板调节机构(3)、上支承板定位组件G)、侧定位支座(5)、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后端头定位组件(7),定 位螺杆组件(8)、中间定位组件(9)、耳板组件(10)、手柄(11)、顶压件(12)、端定位(13)、 接触长度(14)、定位销(15)、前端内垫板(16)、校正距离(17)、相对平面(18)、侧定位销 (19)、定位点(20)、轴肩定位(21)、螺母(22)、中间定位(23)、上支承板定位座(24)、整体移 动座(25)、限位( )、旋转螺杆(27)、上支承板定位座( )、动臂体(29) 0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 图14,动臂体09)中间凸弯处有上支 承板调节机构(3)、上支承板定位组件G)、侧定位支座(5)、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支承固 紧,动臂体09)带圆筒外径的一端支承在后端头定位组件(7),另一侧端带测量杆组件(1) 的一端支承在前端头定位组件O),这样形成了三点定位,使加工件有稳定性。上支承板定 位座08)装在动臂体09)前上方。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中,定位螺杆组件(8)夹持在 动臂体耳板组件(7)中,动臂体09)圆筒外径紧贴顶压件(1 定位,圆筒外径与底模形 成校正变形用的接触长度(14)。在后端头定位组件(7)中,前端内垫板(16)紧贴定位销 (15),但与底板模之间有校正变形用的校正距离(17)。侧定位支座(5)中,动臂体09)侧 面紧贴定位销(巧)与前后端头成三点,形成三点定位,确定相对平面(18)。在侧定位支座 (5)与定位销(15)之间,侧定位销(19)从大安装孔进出,小定位孔定位,在上支承定位组件 (4)中,轴向以轴肩定位安装在上支承板定位座04),轴上中间定位两侧有螺母 (22)固紧。在上支承板调节机构(3)中,整体移动座0 中间装有旋转螺杆(27),通过旋 转螺杆(XT)可以整体移动上支承板定位座0 ,以调节水平尺寸。测量杆组件(1)安装在动臂体09)和上支承板定位座08)前端用销轴连接,当测量尺寸不对时,移动上支承板定 位座08)校正。各组件的安装装配是这样的1.下支承板将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分别穿进“定位螺杆”中并逼紧“定位螺 杆”,支承板组件垫板端面紧贴“中间定位组件”(见视图1 图幻,“中间定位组件”上大下 小的梯形状,方便动臂体09)装焊后出模。2.后端头定位将动臂后端头定位组件(7)圆筒端面贴“轴1”,圆筒外径贴“轴 2”,即顶压件(12),并逼紧“螺栓组件”,矫正动臂框体的变形,让圆筒端面紧贴“轴1”(见 视图3)。3.前端头定位逼紧“螺栓组件”,动臂体09)前端头定位组件( 垫板紧贴“定 位轴”(见视图4 图5)。4.动臂体侧面定位从动臂侧定位座(5)大孔中穿上定位销,逼紧模具另侧的螺 栓,让动臂体侧板紧贴动臂体侧板定位销端面,定位销(15)与动臂侧定位座(5)定位为定 位销(15)的轴肩(见视图4结构)。5.上支承板定位将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串进芯轴,放进“定距块”逼紧两端的 螺母(22),再逼紧螺栓1,让定位轴台阶面紧贴“定位基准面”(见视图8)。6.上支承板调节机构在前端头轴孔内插进“定距杆”中的定位轴,“定位杆”另端 端头与上支承板垫板过圆心的外径线接触。如检测过程中有不合尺寸,则根据需要调节“纵 向调节螺杆”,以确保动臂体09)的上支承板组件的相对距离偏差士 1.5mm范围内(见视 图9 图10)。先利用常规的动臂体装焊模将动臂体09)的主框体装配、焊接(主框体的焊接变 形定局)完成后,再利用动臂体09)的二次装焊模装焊动臂体09)的上、下支承板组件 G、6),以保证动臂体09)的上、下支承板组件G、6)的相关联尺寸控制在士 15mm范围内, 各铰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挖掘机动臂体二次装焊模,包括测量杆组件、前端头定位组件、上支承板调节机构、上支承板定位组件、侧定位支座、下支承板定位组件、后端头定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测量杆组件(1)装在动臂体(29)前方,动臂体(29)中间支承在上支承板调节机构(3)、上支承板定位组件(4)、侧定位支座(5)、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动臂体(29)带圆筒外径的一端支承在后端头定位组件(7),其圆筒外径触压在顶压件(12),动臂体(29)的另一端测量杆组件(1)支承在前端头定位组件(2),形成左右中间三点定位限定动臂体(29)的轴向定位,动臂体(29)两侧有定位支座(5),动臂体(29)中间有下支承板定位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佳程斌吕剑吴家波吴升勇张士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