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一端部通过铰接销与第一限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一端部通过铰接销与铰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二限位臂,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左内侧和车身右内侧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下面至少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呈三角形,其顶角部与在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的下面连接、其底边与车身地板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能校正车身部件的塞焊变形,有效保证了焊接质量,提高了车身焊缝外观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应生产节拍的需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新 型涉及汽车部件焊接工艺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 技术背景现阶段随着汽车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身结构相对复杂,部分零件搭接后通过 点焊方式无法实现,而借用塞焊工艺技术实现零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塞焊属于保护焊的一 种,为保证塞焊质量,避免虚焊、脱焊等焊接缺陷现象出现,要求塞焊部位零件之间紧密贴 合。在焊接生产过程中,车身合成后,由于车身搭接结构的复杂性,无法使用焊接夹具工装 消除一些刚性差的零件与车身搭接处需要实施塞焊部位的间隙。操作者为确保塞焊质量, 在塞焊过程中需要手扶零件或借用其他辅助工具消除零件搭接间隙,满足塞焊工艺要求。 不但工艺可操作性差,而且辅助工具选取不当,将使零件搭接处焊接表面平整度及焊接质 量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它结构简单、定位可靠、操 作方便、使用重复性好,能校正车身部件塞焊变形,有效地保证零件焊接质量,提高车身焊 缝外观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应生产节拍的需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一端部通过铰 接销与第一限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一端部通过铰接销与铰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的 第二限位臂,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两定位 块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左内侧和车身右内侧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 下面至少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座。两块定位块分别与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通过保护焊 连接,定位在车身左内侧和车身右内侧之间,采用定位块的平板与车身左右内侧面接触,以 确保与车身搭接处定位平整对车身无碰压伤,并加强本塞焊辅助工装在车身上装配的稳定 性。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其所述的支撑座呈三角形,其顶角部与在第 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的下面连接、其底边与车身地板接触。支撑座的数量依据塞焊辅助工 装的限位臂长度确定。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其所述的第二限位臂的长度略大于支撑座的 高度。以便使本塞焊辅助工装从车身内侧取出。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能校正车身 部件的塞焊变形,有效保证了焊接质量,提高了车身焊缝外观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适 应生产节拍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分别与铰接板连接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2、一端部通过 铰接销5与第一限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4、一端部通过铰接销5与铰接板4的另一端 部连接的第二限位臂6;在第一限位臂2和第二限位臂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1,两定位块之间的距 离与车 身左内侧7和车身右内侧8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位臂2的下面连接有三个支 撑座3,在第二限位臂6的下面连接有一个支撑座3 ;所述的支撑座3呈三角形,其顶角部与在第一限位臂2、第二限位臂6的下面连接、 其底边与车身地板接触。所述的第二限位臂6的长度略大于支撑座3的高度。以便使本塞焊辅助工装从车 身内侧取出。第二限位臂与铰接板是可装调式连接,根据车身内侧宽度的不同尺寸,也可更换 长度不同的第二限位臂,使本塞焊辅助工装能适用于不同的车型,拥有柔性化的特定。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塞焊前观察车身上需要塞焊两零件的搭接边情况,将本塞焊 辅助工装装配到车身内侧,搭接零件在塞焊辅助工装的外力作用下贴合紧密,操作者在短 时间内轻松完成塞焊。操作完毕后,将第二限位臂及定位块从塞焊处移出,便可以轻松从车 身内取出本塞焊辅助工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O)、一端部通过铰接销(5)与第一限 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4)、一端部通过铰接销( 与铰接板(4)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 二限位臂(6),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臂(2)和第二限位臂(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 (1),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左内侧(7)和车身右内侧(8)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 位臂(2)和第二限位臂(6)的下面至少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座(3) 呈三角形,其顶角部与在第一限位臂O)、第二限位臂(6)的下面连接、其底边与车身地板 接触,支撑座的数量依据塞焊辅助工装的限位臂长度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限 位臂(6)的长度略大于支撑座(3)的高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一端部通过铰接销与第一限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一端部通过铰接销与铰接板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二限位臂,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左内侧和车身右内侧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的下面至少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呈三角形,其顶角部与在第一限位臂、第二限位臂的下面连接、其底边与车身地板接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能校正车身部件的塞焊变形,有效保证了焊接质量,提高了车身焊缝外观质量,并能提高生产效率,适应生产节拍的需要。文档编号B23K37/00GK201862935SQ201020551918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铸斌, 蔡洪伟, 邢晓燕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车身塞焊辅助工装,包括第一限位臂(2)、一端部通过铰接销(5)与第一限位臂的一端部连接的铰接板(4)、一端部通过铰接销(5)与铰接板(4)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二限位臂(6),其特征是:在第一限位臂(2)和第二限位臂(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定位块(1),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与车身左内侧(7)和车身右内侧(8)之间的距离相等;在第一限位臂(2)和第二限位臂(6)的下面至少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座(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洪伟,邢晓燕,刘铸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