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EC制冷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4231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制冷模块TEC制冷装置,所述TEC制冷装置包括TEC模块,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TEC模块包括一个冷端以及一个与冷端相对的热端。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用以与该TEC模块的冷端周围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端以及冷凝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冷却媒质,所述冷却媒质用以在所述的蒸发端及冷凝端通过相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所述的蒸发端与所述TEC模块的热端相邻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所述TEC制冷装置通过采用可进行快速散热的第二热交换装置来加快与所述TEC模块热端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热交换速率,节省能源,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TEC制冷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器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通信领域,电子器件对工作环境的温度由较高的要求,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一般会散热,散出的热量聚集在电子设备周围的环境中,导致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升 高,在高到一定程度时,电子器件将无法正常工作,为了保证电子器件能够正常地工作,常 常需要为电子器件安装制冷空调。然而,制冷空调的体积大,与当前的设备小型化的趋势不 符;此外,制冷空调所使用制冷剂对环境的污染大,不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TEC 模块(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ule,热电制冷模块)以其体积小,无需制冷剂等特点成 为制冷空调的理想替代品。TEC模块通常包括一个冷端一个热端,为了能够提高TEC模块的 制冷效率,通常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及热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风扇,通过控制风扇的转速 来控制所述TEC模块的散热效率,然而,这种结构的TEC模块的噪音大,功耗高,不符合绿色 环保的理念,因此,如何使降低TEC模块的能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低耗能、环保的TEC制冷装置,以及使用所述TEC制冷装置 的电器装置。一种TEC制冷装置,所述TEC制冷装置包括TEC模块,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 热交换装置。所述TEC模块包括一个冷端以及一个与冷端相对的热端。所述第一热交换装 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用以与该TEC模块的冷端周围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 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端以及冷凝端,所 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冷却媒质,所述冷却媒质用以在所述的蒸发端及冷凝端通过相 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所述的蒸发端与所述TEC模块的热端相邻接。一种电器装置,其包括机柜及TEC制冷装置,所述机柜包括柜体。所述TEC制冷装 置包括TEC模块,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TEC模块包括一个冷端以及 一个与冷端相对的热端。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并与所述柜体相 连接。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端 以及冷凝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冷却媒质,所述冷却媒质用以在所述的蒸发端 及冷凝端通过相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所述的蒸发端与所述TEC模块的热端相邻接,所述 冷凝端远离所述蒸发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TEC制冷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器装置,采用可进行快速散热的第 二热交换装置来加快与所述TEC模块热端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热交换速率,同时不需 要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处设置风扇,这样便可节省能源,以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器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制冷模块(TEC)制冷装置,所述TEC制冷装置包括TEC 模块,第一热交换装置,以及第二热交换装置。所述TEC模块包括一个冷端以及一个与冷端 相对的热端。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用以与该TEC模块的冷端周 围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所述第二热交换 装置包括蒸发端以及冷凝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冷却媒质,所述冷却媒质用以 在蒸发端及冷凝端通过相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所述的蒸发端与所述TEC模块的热端相邻 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TEC制冷装置采用可进行快速散热的第二热交换装置来加 快与所述TEC模块热端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提高热交换速率,以达到节省能源、绿色环保的 目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器装置10的示意图,该电器装置10 包括一个机柜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柜100上的TEC制冷装置200。所述机柜100包括一个柜体110,多个设置在所述柜体110内的电器元件120,以 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柜体100 —侧的保护罩130。所述TEC制冷装置200设置在所述柜体110上用以对柜体110内的电器元件120 进行冷却,所述保护罩130罩设在所述TEC制冷装置200上以保护所述TEC制冷装置200。所述TEC制冷装置200包括TEC模块210,第一热交换装置220,以及第二热交换 装置230。所述TEC模块210为制冷元件,包括一个冷端212,以及一个与冷端212相对的热 端214。所述冷端212能够吸收其周围的热量,而所述热端214用以向周围散发热量。在 使用过程中,所述TEC模块210的冷端212需与热源对应或者接触以吸收热源的热量从而 对热源进行冷却,而热端214用以将冷端212所吸收的热量散发至外界。本实施例中,为了 增减所述TEC模块210的热端214的散热效率,可以在所述热端214设置一个导热板216, 所述导热板216优选采用高导热材料如铜、铝或者合金以及导热石墨等制成。在所述导热 板216与所述热端214的接触界面之间还可填充导热填充料,从而增加导热板216与所述 热端214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降低热阻提高热传导效率。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220设置在所述TEC模块210的冷端212并与所述机柜110 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220位于所述机柜100的内部,用以增加所述TEC模 块210的冷端212的热交换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 220为高导热材料制成的散热鳍片阵列,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220也可以采用热管,热虹吸管,蒸汽腔等高导热装置。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设置在所述TEC模块210的热端214,用以将TEC模块 210的热端214的热量加速扩散。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包括蒸发端232、 冷凝端23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内用以在所述的蒸发端232及冷凝端234通过相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媒质236。所述的蒸发端232与所述TEC模块210的热 端214相邻接或者接触,冷凝端234远离所述蒸发端232。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端232穿 置在所述TEC模块210的导热板216上。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热交换装置230与周围环境 的热交换速率,可在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上设置多个散热板238,所述散热板238间隔 均勻地设置在所述蒸发端232及冷凝端234之间,用以增加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与周 围空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通过空气的自然对流来将第二热交换装置230上的热量带走。所 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位于所述柜体100的外侧,并与所述柜体100的内部空间热隔绝。 所述保护罩130将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收容于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 230为热管,热虹吸管,蒸汽腔等高导热装置。使用时,所述TEC制冷装置200通过TEC模块210的冷端212对所述柜体100的 内部空间降温制冷,从而保证设置在所述柜体100内的电器元件120在适当的温度下工作。 设置在所述TEC模块210的热端214的第二热交换装置230的蒸发端232将吸收所述热端 214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使在蒸发端232位置处的冷却媒介236汽化,汽化后的冷却媒介236 将向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230的冷凝端234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制冷模块TEC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EC制冷装置包括TEC模块,第一热交换模块,以及第二热交换模块,所述TEC模块包括一个冷端以及一个与冷端相对的热端,所述第一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冷端用以与该TEC模块的冷端周围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设置在所述TEC模块的热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端以及冷凝端,所述第二热交换装置内设置有冷却媒质,所述冷却媒质用以在所述的蒸发端及冷凝端通过相变的方式进行热交换,所述的蒸发端与所述TEC模块的热端相邻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雯冯踏青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