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滤布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759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孔滤布过滤机,该微孔滤布过滤机适用污水深度过滤处理,属于污水过滤处理领域。在微孔滤布过滤机一侧的开有进水口。N个过滤单元互相平行的,垂直分布于滤池中。中央吸污管单元由固定在滤盘的中心位置。中央吸污管单元上开有与过滤单元数量相匹配的反抽吸口,吸盘支撑臂连接到反抽吸口上。电磁阀安装于吸盘支撑臂上,电磁阀线路通过中央吸污管内部的引出管连接到滤池外部的导电环上,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分组启闭。箱底排泥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安装与斗型滤池的底部。滤后清水通过出水口,出水管和清水堰,流出清水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微孔滤布过滤机,过滤面积更大,装机功率更小,更易设备的扩展,可靠性更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微孔滤布过滤机,该微孔滤布过滤机适用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过滤处理,工艺水回用过滤,以及中水回用过滤,属于污水过滤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用于污水过滤处理的微孔过滤设备分为两种主要结构。两种结构的过滤设备均是中间有一中空的可旋转的转鼓,转鼓上开有多个开口,开口上由N个过滤扇呈放射状互相联接组成一个圆形过滤腔室,N个圆形过滤腔室沿转鼓纵向平行的分布在转鼓上。第一种结构是将需处理的原水经由中间转鼓通过转鼓上的开口进入由过滤布构成的过滤腔室,然后原水通过过滤布流出,过滤后的颗粒留在过滤腔室的内部。当过滤布不能起到有效过滤作用时,反冲洗系统启动,转鼓开始旋转,通过过滤腔室外部安装的喷嘴将留在过滤腔室内部的颗粒冲入内部的收集槽中。第二种结构是使需处理的原水先流入过滤池中, 然后原水通过过滤布由过滤布进入过滤腔室内部,然后经由转鼓上的开口进入转鼓中,过滤后的颗粒留在过滤腔室外部,当过滤布不能起到有效过滤作用时,反抽吸系统启动,转鼓开始旋转,通过过滤腔室外部安装的吸盘在将留在滤布上的颗粒吸走。以上两种结构的圆盘式过滤设备,无论是采用喷嘴冲洗滤布还是用吸盘吮吸滤布,均需旋转中间的转鼓才能实现清洁滤布的功能。因此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有一中空的转鼓,为了增大有效过滤面积,导致过滤扇直径大,圆盘式过滤设备体积大,占地面积大。2、由于转鼓需要旋转,导致对滤扇支撑件硬度和密封的要求高,使得支撑件设计复杂,用料多,造价高。3、由于反冲洗或者反抽吸系统需要旋转转鼓才能有效的清洁过滤布,导致旋转转鼓的电机功率大,运行成本高。4、转股既要作为介质的输送通道,又要作为滤盘的安装载体,承担滤盘的重量,转股的承重和驱动电机的功率制约了滤盘的安装数量和尺寸,导致了设备的扩展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孔滤布过滤机,对已有的圆盘式过滤设备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微孔过滤设备结构更加紧凑,过滤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更小,总装机功率更低,设备运行可靠性更高。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污水过滤的微孔滤布过滤机,包括滤池、进水口、进水堰、 吸盘组件、过滤单元、中央吸污管、箱底排泥管、出水组件、清水堰、滤后清水出口、清洗水泵。在微孔滤布过滤机一侧的顶部开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安装有进水堰,进水堰正对着进水口。分块的滤盘固定在滤盘连接件上,滤盘相互之间有水流通道使其相互贯通,形成一个中空的密闭过滤单元。N个过滤单元(圆形或矩形)互相平行的,垂直分布于滤池中。中央吸污管单元由吸污管端部支撑固定在滤盘的中心位置。每一个过滤单元均是相互独立的,3不与中央吸污管接触或者相互连通。中央吸污管单元上开有与过滤单元数量相匹配的反抽吸口,反抽吸口连接过滤单元两侧的吸盘组件。吸盘组件由电磁阀,吸盘支撑臂,吸盘定位装置,以及吸盘组成。箱底排泥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安装与斗型滤池的底部。吸盘组件、中央吸污管以及箱底排泥管于微孔滤布过滤机侧面的清洗水泵相连。在每一个过滤单元侧面或底部均有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于滤池的侧面或底部的出水管相连通,组成了出水组件。出水管连接滤池另一侧的清水堰,清水堰连通滤后清水出口。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吸盘支撑臂即作为吸盘的定位装置,同时又作为泥水的输送管道。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过滤单元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过滤扇框和滤布组成,滤布由化纤或金属丝编制而成,固定在过滤扇框上,扇框于滤布边缘是光滑无起伏的。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电磁阀安装于吸盘支撑臂上,电磁阀线路通过中央吸污管内部的引出管连接到滤池外部的导电环上,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分组启闭。本技术提出的微孔滤布过滤机,优点是,过滤单元无需旋转,减小了对滤布框强度的要求,滤布框更加轻巧。电机只需驱动中央吸污管旋转清洗滤布,减小了驱动电机功率,从而减小了整机装机功率。过滤单元直接安装于池体中,中央吸污管不需承担过滤单元的重量,设备更易于扩展。中央吸污管直径比转股直径更小,提高了过滤组件的有效过滤面积。同性能的设备,本技术提出的微孔滤布过滤机,过滤面积更大,装机功率更小,更易设备的扩展,可靠性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微孔滤布过滤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图。图3是电磁阀连接线路示意图。图1 图7中,1是滤池、2是进水堰、3是进水口、4是吸盘支撑臂、5是电磁阀、6 是引出管、7是中央吸污管、8是吸污管端部支撑、9是过滤单元、10是出水管、11是中央吸污管驱动电机、12是反洗液位、13是传动链轮、14是工作液位、15是出水堰板、16是清水堰、 17是导电环、18是清洗水泵、19是清水出口、20是池底排泥管、21是吸盘、22是吸盘定位装置、23是连接软管、M是出水口、25是碳刷J6是电磁阀接线、27是电磁阀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污水过滤的微孔滤布过滤机,包括滤池、进水口、进水堰、 吸盘组件、过滤单元、中央吸污管、箱底排泥管、出水组件、清水堰、滤后清水出口、清洗水泵。在微孔滤布过滤机一侧的顶部开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安装有进水堰,进水堰正对着进水口。分块的滤盘固定在滤盘连接件上,滤盘相互之间有水流通道使其相互贯通,形成一个中空的密闭过滤单元。N个过滤单元(圆形或矩形)互相平行的,垂直分布于滤池中。中央吸污管单元由吸污管端部支撑固定在滤盘的中心位置。每一个过滤单元均是相互独立的, 不与中央吸污管接触或者相互连通。中央吸污管单元上开有与过滤单元数量相匹配的反抽吸口,反抽吸口连接过滤单元两侧的吸盘组件。吸盘组件由电磁阀,吸盘支撑臂,吸盘定位装置,以及吸盘组成。箱底排泥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安装与斗型滤池的底部。吸盘组件、中央吸污管以及箱底排泥管于微孔滤布过滤机侧面的清洗水泵相连。在每一个过滤单元侧面或底部均有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于滤池的侧面或底部的出水管相连通,组成了出水组件。出水管连接滤池另一侧的清水堰,清水堰连通滤后清水出口。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吸盘支撑臂即作为吸盘的定位装置,同时又作为泥水的输送管道。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过滤单元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过滤扇框和滤布组成,滤布由化纤或金属丝编制而成,固定在过滤扇框上,扇框于滤布边缘是光滑无起伏的。上述微孔滤布过滤机中,所述的电磁阀安装于吸盘支撑臂上,电磁阀线路通过中央吸污管内部的引出管连接到滤池外部的导电环上,通过PLC控制电磁阀分组启闭。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原理如下由图1结构示意图所示,需过滤的污水从微孔滤布过滤机的进水口 3流入滤池1中,进水堰2可以缓解污水进水时对过滤单元9的冲击。由于滤后清水出口 19的位置比进水口 3的位置低,污水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在流入滤池1后,根据水的重力式自由落差原理,原水透过疏水性良好的滤布,进入过滤单元9的内部,过滤后的清水,通过过滤单元9的侧面或底部的出水口流入出水管10。清水通过出水管 10流入清水堰16,最后由滤后清水出口 19流出,进行过滤处理。电磁阀5分为4个一组从引出管6连接到滤池外部的导电环17上,导电环17由PLC控制的碳刷25分组通电启动。 在连续的过滤处理过程中,原水中的悬浮物被滤布拦截,悬浮物逐渐在其表面堆积,堵塞滤布,从而降低过滤效率,导致滤池1内水位上升,当水位超过了设定值时,PLC控制导电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水过滤的微孔滤布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进水口、进水堰、吸盘组件、过滤单元、中央吸污管、箱底排泥管、出水组件、清水堰、滤后清水出口、清洗水泵,在微孔滤布过滤机一侧的顶部开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处安装有进水堰,进水堰正对着进水口,分块的滤盘固定在滤盘连接件上,滤盘相互之间有水流通道使其相互贯通,形成一个中空的密闭过滤单元,N个过滤单元互相平行的,垂直分布于滤池中,中央吸污管单元由吸污管端部支撑固定在滤盘的中心位置,每一个过滤单元均是相互独立的,不与中央吸污管接触或者相互连通,中央吸污管单元上开有与过滤单元数量相匹配的反抽吸口,反抽吸口连接过滤单元两侧的吸盘组件,吸盘组件由电磁阀,吸盘支撑臂,吸盘定位装置,以及吸盘组成。箱底排泥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安装与斗型滤池的底部,吸盘组件、中央吸污管以及箱底排泥管于微孔滤布过滤机侧面的清洗水泵相连,在每一个过滤单元侧面或底部均有开有出水口,出水口于滤池的侧面或底部的出水管相连通,组成了出水组件,出水管连接滤池另一侧的清水堰,清水堰连通滤后清水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晶霖伟业分离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