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裴玉杰专利>正文

旋流除砂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544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旋流除砂过滤器,包括外壳,过滤网,在外壳下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外壳底部设有排污口;过滤网设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外壳内,主轴穿过过滤网,上端伸出外壳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下端设有螺旋轴杆,螺旋轴杆伸出排污口。驱动电机工作时可带动主轴和螺旋轴杆一起转动,使流入的浑水形成旋流;在外壳内的下部设有主轴同心固定支架,并且与外壳内壁和主轴连接,可稳固主轴;在过滤网下方设有滤网刷洗机械组件,刷洗过滤网,避免其堵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除砂效率大大提高;且可与多种水处理设备如换热设备、精密过滤设备等配套使用,用作预处理设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除砂过滤器本技术涉及过滤净化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高效除砂的旋流除砂过滤O如何将浑水变为清水,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过滤净化,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机械过滤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过滤网安装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让浑水从容器的上面流入,经过较厚的过滤网之后变为清水并且从出水口流出,其弊病在于工艺单一,细小且质量重的杂质无法过滤掉,过滤效率低,水中的一些轻质悬浮物不分类型,全部争相经过过滤网,使过滤网极易发生堵塞,而杂质出口也因杂质的堆积而发生堵塞,除砂过滤效率很低。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流除砂过滤器,其具有设置简单、使用方便、除砂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旋流除砂过滤器,包括外壳、过滤网,在外壳下部设有进水口, 顶部设有出水口,外壳底部设有排污口 ;所述过滤网设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外壳内,外壳内设有主轴且其穿过过滤网,上端伸出外壳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下端设有螺旋轴杆,螺旋轴杆伸出排污口。在外壳内的下部设有主轴同心固定支架,所述主轴同心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支杆,支杆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活动连接。所述支杆是通过固定支撑重力组件与主轴连接,所述主轴固定支撑重力组件包括重力轴承、卡盘、密封件和密封件锁件,所述卡盘套在主轴上,重力轴承设置在两个卡盘之间,两个卡盘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为一体,密封件设置在卡盘与主轴之间,所述密封件锁件将密封件锁死在主轴与卡盘之间。所述的过滤网的四周和外壳内壁紧密相连,过滤网可通过法兰或焊接之一方式固定在外壳上。在过滤网上方设有与其相对应吻合的滤网支撑孔板,过滤网和滤网支撑孔板皆可设置为中间高且周边低或中间低且周边高或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之一形式。在过滤网下方设有滤网刷洗机械组件,所述滤网刷洗机械组件包括压伸杠杆、压伸弹簧、刮片骨和刮片,所述压伸杠杆两端分别与刮片骨和主轴连接,压伸弹簧两端分别与压伸杠杆和主轴固定连接,所述刮片设置在刮片骨上面,且刮片紧贴过滤网设置在其下方。所述外壳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容器形状。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污口皆通过丝扣、法兰、卡扣之一方式安装在外壳上。在驱动电机下方设有减速机,且两者通过联动组件与主轴连接,主轴与外壳顶部之间的空隙通过机械密封组件进行密封。所述外壳下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三个支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主轴和其下端的螺旋轴杆,可防止矿物颗粒堆积在排污口处,极大的提高了除砂效率;轴同心固定支架和固定支撑重力组件可稳固主轴,使其下端始终保持在排污口的中心设置;过滤网可将浑水中的悬浮杂质过滤掉,而滤网刷洗机械组件可刷洗过滤网,避免其堵塞,使最后从出水口流出的水更干净、用途更广、并可循环利用,节约水能源。本技术还可与多种水处理设备如换热设备、精密过滤设备等配套使用,用作预处理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旋流除砂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流除砂过滤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流除砂过滤器的主轴固定支撑重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旋流除砂过滤器的滤网刷洗机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旋流除砂过滤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说明如后。本技术提供的旋流除砂过滤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1、过滤网3,在外壳1上设有进水口 14,顶部设有出水口 13,外壳1底部设有排污口 15,所述过滤网3设在进水口 14和出水口 13之间的外壳1内,过滤网3的四周和外壳1内壁紧密相连,过滤网3 可通过法兰17或焊接之一方式固定在外壳1上,过滤网3可将流入外壳1内的浑水进行过滤,并且可根据不同的水质选用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网;浑水从进水口 14流入外壳1内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浑水分为过滤水和矿物颗粒等杂质两部分,过滤水从出水口 13流出, 杂质从排污口 15排出。外壳1内设有主轴2且其穿过过滤网3,上端伸出外壳1顶部与驱动电机10连接,下端设有螺旋轴杆21,螺旋轴杆21伸出排污口 15,驱动电机10工作时可带动主轴2和螺旋轴杆21 —起转动,本技术工作时,螺旋轴杆21转动可防止矿物颗粒杂质堆积在排污口 15而将其堵塞,用于疏通排污口 15,并且及时的将矿物颗粒杂质从排污口 15排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1内的下部设有主轴同心固定支架,所述主轴同心固定支架包括至少一根支杆22,支杆22 —端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2活动连接,主轴同心固定支架用于为主轴2提供支撑力,并将螺旋轴杆21固定于排污口 15的中心;所述支杆22是通过固定支撑重力组件9与主轴2连接,所述主轴固定支撑重力组件9 包括重力轴承92、卡盘91、密封件94和密封件锁件95,如图3所示,所述卡盘91套在主轴 2上,重力轴承92设置在两个卡盘91之间,两个卡盘91通过紧固螺栓93固定为一体,密封件94设置在卡盘91与主轴2之间,所述密封件锁件95将密封件94锁死在主轴2与卡盘91之间,固定支撑重力组件9可更好的将支杆22与主轴2进行连接,使主轴2转动时, 支杆22固定不动。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壳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容器形状,;所述进水口 14、出水口 13 和排污口 15通过丝扣、法兰或卡扣方式之一安装在外壳1上。在驱动电机10下方设有减速机19,且两者通过联动组件18与主轴2连接,主轴2与外壳1顶部之间的空隙通过机械密封组件(图未示)进行密封,防止主轴2转动时外壳1内的过滤水从该缝隙中流出。为使本技术稳固、方便的工作,可在外壳下部12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三个支腿16,一般可设置三个或四个。在过滤网3上方设有与其相对应吻合的滤网支撑孔板(图未示),滤网支撑孔板可为过滤网3提供支撑力,防止主轴2转动时太大的旋流将过滤网3冲破,过滤网3和滤网支撑孔板皆可设置为中间高且周边低或中间低且周边高或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之一形式,如倒 V形、V形或一字型,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过滤网3下方设有滤网刷洗机械组件4,如图4所示,所述滤网刷洗机械组件4包括压伸杠杆42、压伸弹簧41、刮片骨43 和刮片44,所述压伸杠杆42两端分别与刮片骨43和主轴2连接,压伸弹簧41两端分别与压伸杠杆42和主轴2固定连接,所述刮片44设置在刮片骨43上面,且刮片44紧贴过滤网 3设置在其下方,刮片44用于将过滤网3上的杂质刮除,刮片骨43为刮片44提供支撑力且两者均可随着主轴2 —起转动。本技术是利用水的特性和机械驱动来完成除砂、过滤过程,首先启动驱动电机10和减速机19开始工作,且带动主轴2和其下端的螺旋轴杆21 —起转动,浑水由进水口 14流入外壳1内,流入的浑水会随着主轴2的转动形成高速旋流,浑水在高速旋流的过程中会快速分成分离水和矿物颗粒,矿物颗粒随着螺旋轴杆21的旋转力从排污口 15排出, 而不会堆积在排污口 15 ;而分离水中没有被快速沉积的其他悬浮杂质会被过滤网3挡住, 这些物质在刮板骨43和刮片44的作用下堆积成块状物,然后这些块状物也随着主轴2的旋转快速沉积到外壳1底部从排污口 15排出;分离水在经过滤网3过滤后成为过滤水,并且借助旋转力和水压从外壳1顶部的出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除砂过滤器,包括外壳、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在外壳下部设有进水口,顶部设有出水口,外壳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过滤网设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外壳内,外壳内设有主轴且其穿过过滤网,上端伸出外壳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下端设有螺旋轴杆,螺旋轴杆伸出排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裴玉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