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善园专利>正文

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7321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它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螺杆立柱、托板、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矩形直滤式滤板由具有微孔或微缝的板面和板面下方加强板框架组成,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滤层的整体滤板面。有一组螺杆立柱分布在直滤式滤板边角处,所述螺杆立柱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棱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其底部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上。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处下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滤板的下锁紧螺母和托板,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和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如何发挥直滤式滤板固定结构简单和使用效果好等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给排水过滤池中的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过滤池中传统的配水装置采用滤板和滤头相互组合的方式,这是国内外用得最多 的方式。其滤板采用混凝土预制件、塑料、玻璃钢、不锈钢等材料,滤头则一般采用塑料为原 料,滤头上面开启有滤缝或滤孔。这种采用滤板和滤头组合方式的配水装置在过滤池中安 装时,池中需要设置滤梁,滤板单元块体之间的接缝需要进行密封处理。这种方案明显存在 着不足之处,一是滤梁的存在影响了过滤时集水和反冲洗时配水的均勻性,二是单元块体之间接缝的密封十分 麻烦,稍有不慎即会出现漏砂情况。经过本
的专业人员不断改进,发展至今,大多水厂已经使用了将微孔或 微缝直接制作在塑料材质的滤板上的技术方案,称为“直滤式滤板”,这种滤板相当程度上 解决了上述方式的许多缺陷。而采用何种固定方式及如何设计块体结构,是使其发挥结构 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特点和其推广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以解决如何发挥直滤式滤板 固定结构简单和使用效果好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述的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它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螺杆立柱、托 板、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矩形直滤式滤板由具有微孔或微缝的板面和板面下方依次排列 的小矩形加强板框架组成,矩形直滤式滤板的周边侧,分别设有适于相互搭接的位于高位 的上边棱和位于低位的下边棱结构,矩形直滤式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滤层的整体滤板 面;有一组螺杆立柱分布在直滤式滤板边角部,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 棱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每个螺杆立柱的底部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上,在螺 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下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滤板的下锁紧螺母和托板,在螺杆立柱的位 于滤板边角部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和压板,所述托板大小应满足托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 板的需要,所述压板大小应满足压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的需要。如上所述的新型配水装置,在所述的直滤式滤板下方的若干个矩形加强板框架内 分别插接有气水反冲器,所述气水反冲器的上部应制成与加强板框架的每个矩形加强板框 架相对应的形状,使用时将其插入框架的矩形槽内,其外侧通过胶层与框架的矩形槽侧壁 粘接,所述气水反冲器的中部为一收口的漏斗状结构,下部为与漏斗状部分相连通的筒体; 所述气水反冲器的漏斗状结构的侧壁和下部的筒体中部的侧壁上开有空气限流孔,在筒体 底部靠近筒体下部处的筒壁上开有空气溢流孔。如上所述的新型配水装置中,所述的直滤式滤板按板面下方小矩形加强板框架所 在的板面为一个分布单元,其相邻单元的微缝开口走向互相垂直。本技术配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时取消滤梁、单元板块之间接缝无需密 封、调节水平精度高、彻底消除配水阻力、整体强度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滤板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滤板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滤板仰视图。图4图1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滤板固定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和螺杆立柱、托板、压板、锁紧螺母五个部分。单 个矩形直滤式滤板结构参见图1至图3。由具有微孔或微缝1的板面2和板面2下方依次 排列的若干小矩形的加强板框架3组成,矩形直滤式滤板的周边侧,分别设有适于相互搭 接的位于高位的上边棱4和位于低位的下边棱5结构,矩形直滤式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 滤层的滤板面。所述的直滤式滤板上的微缝,按板面下方若干小矩形的加强板框架所在的 板面为一个分布单元,相邻的微缝分布单元的微缝开口走向互相垂直,以加强滤板的支撑 强度。在所述的板面2下方若干小矩形的加强板框架3内,分别插接有气水反冲器6,所述 气水反冲器6的上部为与加强板框架的每个矩形加强板框架3相对应的形状,使用时将其 插入框架3的矩形槽内,其外侧通过胶层与框架3的矩形槽侧壁粘接,所述气水反冲器6的 中部为一收口的漏斗状结构,下部为与漏斗状部分相连通的筒体;所述气水反冲器中部的 漏斗状结构的侧壁和下部的筒体中部的侧壁上开有空气限流孔6-1、6-2,在筒体底部靠近 筒体下口部处的筒壁上开有空气溢流孔6-3。图4仅给出了一个气水反冲器6与直滤式滤 板的一个矩形加强板框架3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他部分的矩形加强板框架3内,同样以上 述方式分别固定有气水反冲器6,图4中省略了其他部分的矩形加强板框架3内安装的气水 反冲器6。本技术有一组螺杆立柱7分布在若干直滤式滤板边角部之间,其下端通过预 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8上,其在滤板下端处,设置有下锁紧螺母7-4和托板7-1,在滤板 上端处设置有上锁紧螺母7-3和压板7-2。所述上下两个螺母7-4、7-3起锁紧和调节水平 的作用。每个螺杆立柱7的分布位置,使其顶部的托板7-1位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 的板角处下端面之下,所述托板7-1大小应满足固定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板角的需要。所 述螺杆立柱7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棱4、5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螺 杆立柱7固定矩形直滤式滤板的结构参见图5。权利要求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螺杆立柱、托板、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矩形直滤式滤板由具有微孔或微缝的板面和板面下方依次排列的小矩形加强板框架组成,矩形直滤式滤板的周边侧,分别设有适于相互搭接的位于高位的上边棱和位于低位的下边棱结构,矩形直滤式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滤层的整体滤板面;有一组螺杆立柱分布在直滤式滤板边角部,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棱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每个螺杆立柱的底部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上,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下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滤板的下锁紧螺母和托板,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和压板,所述托板大小应满足托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的需要,所述压板大小应满足压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的需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直滤式滤板下 方的若干个矩形加强板框架内分别插接有气水反冲器,所述气水反冲器的上部应制成与加 强板框架的每个矩形加强板框架相对应的形状,使用时将其插入框架的矩形槽内,其外侧 通过胶层与框架的矩形槽侧壁粘接,所述气水反冲器的中部为一收口的漏斗状结构,下部 为与漏斗状部分相连通的筒体;所述气水反冲器的漏斗状结构的侧壁和下部的筒体中部的 侧壁上开有空气限流孔,在筒体底部靠近筒体下部处的筒壁上开有空气溢流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滤式滤板按 板面下方小矩形加强板框架所在的板面为一个分布单元,其相邻单元的微缝开口走向互相 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它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螺杆立柱、托板、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矩形直滤式滤板由具有微孔或微缝的板面和板面下方加强板框架组成,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滤层的整体滤板面。有一组螺杆立柱分布在直滤式滤板边角处,所述螺杆立柱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棱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其底部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上。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处下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滤板的下锁紧螺母和托板,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和压板。本技术可以解决如何发挥直滤式滤板固定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池新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矩形直滤式滤板、螺杆立柱、托板、压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矩形直滤式滤板由具有微孔或微缝的板面和板面下方依次排列的小矩形加强板框架组成,矩形直滤式滤板的周边侧,分别设有适于相互搭接的位于高位的上边棱和位于低位的下边棱结构,矩形直滤式滤板相互搭接成盛放砂滤层的整体滤板面;有一组螺杆立柱分布在直滤式滤板边角部,从每个相临的四块直滤式滤板边角部的边棱端部倒角围成的孔通过,每个螺杆立柱的底部通过预埋件固定在过滤池的池底上,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下端位置设置有支撑滤板的下锁紧螺母和托板,在螺杆立柱的位于滤板边角部上端设置有上锁紧螺母和压板,所述托板大小应满足托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的需要,所述压板大小应满足压住相临四块直滤式滤板的需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善园
申请(专利权)人:叶善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