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3338 阅读:10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位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雨刮电机的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传统技术中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存在着复位开关在某些位置无法实现复位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复位。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可概括为:在传统雨刮电机的复位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复位触头,且第二复位触头与第一复位触头在环形金属轨道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的弧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复位触头,使得复位开关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复位,增加复位的可靠性,适用于汽车雨刮器复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位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雨刮电机的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复位开关1、盖板(图中未显示),常 正触头5、接地触头2、第一复位触头4及二极管6 ;复位开关1包括凹形绝缘扇区9、凸形金 属扇区8及环形金属轨道10 ;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2及第一复位触头4固定在盖板上,并 在复位开关1上滑动,所述常正触头5和第一复位触头4同处于复位开关1的环形金属轨 道10上;接地触头2与凸形金属扇区8处于同一轨道;接地触头2通过二极管6和电机7 接地;第一复位触头4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在雨刮器正常工作阶段,接地触头2和常正触头5均带正电,二极管6正向导通, 电机7连续运转。当雨刮器进行复位操作时,接地触头2带负电,常正触头5带正电,常正 触头5先进入凹形绝缘扇区9,接地触头2再与凸形金属扇区8接触,电机7失电停止运转, 从而实现能耗制动。但是传统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存在一个缺陷当第一复位触头4正处于 凹形绝缘扇区9,而在此时雨刮器进行复位操作时,虽然常正触头5带正电,环形金属轨道 10也带正电,但是第一复位触头4由于与绝缘体接触,导致电机7失电,雨刮器停在复位盲 区,无法实现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技术中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存在着 复位开关在某些位置无法实现复位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在任意位 置实现准确复位。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包括复 位开关、盖板、常正触头、接地触头、第一复位触头及二极管,所述复位开关包括凹形绝缘扇 区、凸形金属扇区及环形金属轨道;常正触头、接地触头及第一复位触头固定在盖板上,并 均在复位开光上滑动,所述接地触头通过二极管和电机接地;所述第一复位触头连接二极 管的负极端;所述接地触头与凸形金属扇区处于同一轨道;该复位装置还包括第二复位触 头,所述第二复位触头固定在盖板上并与复位开关接触,第二复位触头与第一复位触头、常 正触头同处于复位开关的环形金属轨道上;第二复位触头连接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二 复位触头与第一复位触头在环形金属轨道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的弧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复位触头,使得复位开关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 复位,增加复位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传统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3图中,1为复位开关、2为接地触头、3为第二复位触头、4为第一复位触头、5为常正 触头、6为二极管,7为电机,8为凸形金属扇区、9为凹形绝缘扇区、10为环形金属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针对传统技术中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存在的复位开关在某些位置无 法实现复位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复位。相对于 传统技术,其改进点在于增加了第二复位触头,且第二复位触头与第一复位触头在环形金 属轨道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的弧长。因此可以保证即使第一复位触头正处于凹 形绝缘扇区时,但是由于第二复位触头的作用,使得电机仍然得电继续运转,直至复位开关 到达复位位置。实现准确、可靠复位。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开关1、盖板(图中未显 示)、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2、第一复位触头4、第二复位触头3及二极管6,所述复位开关1 包括凹形绝缘扇区9、凸形金属扇区8及环形金属轨道10 ;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2、第一复 位触头4及第二复位触头3固定在盖板上,并均在复位开关1上滑动,所述接地触头2通过 二极管6和电机7接地;所述第一复位触头4、第二复位触头3均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 第一复位触头4与第二复位触头3、常正触头5同处于复位开关1的环形金属轨道10上; 所述第二复位触头3与第一复位触头4在环形金属轨道10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 区9的弧长。其工作原理是在雨刮器正常工作阶段,接地触头2和常正触头5均带正电,二极 管6正向导通,电机7连续运转。当雨刮器进行复位操作时,接地触头2带负电,常正触头 5带正电,常正触头5先进入凹形绝缘扇区9,接地触头2再与凸形金属扇区8接触,在二极 管6的单向截止作用下,接地触头2与电机7的正极端断开,电机7的正负极被断开,电机7 失电停止运转,从而实现能耗制动。由于第二复位触头3与第一复位触头1在环形金属轨 道10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的弧长,所以第一复位触头4与第二复位触头3不会 同时处于凹形绝缘扇区9内。当第一复位触头4正处于凹形绝缘扇区9内,而此时进行复 位操作时,由于常正触头5带正电,环形金属轨道10带正电,与之接触的第二复位触头3也 带正电,因此电机7仍然得电运转,直至复位开关1转动至常正触头5进入凹形绝缘扇区9 时,带负电的接地触头2与凸形金属扇区8接触,电机7失电停止运转,进而实现复位。同 样,当第二复位触头3正处于凹形绝缘扇区9内时,由于第一复位触头4的作用,也可以使 得电机7继续运转,直至复位开关1到达复位位置。权利要求1.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开关(1)、盖板、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O)、第一复位 触头(4)及二极管(6),所述复位开关(1)包括凹形绝缘扇区(9)、凸形金属扇区(8)及环形 金属轨道(10);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 及第一复位触头固定在盖板上,并均在复 位开关(1)上滑动,所述接地触头( 通过二极管(6)和电机(7)接地;所述第一复位触头 (4)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所述接地触头( 与凸形金属扇区(8)处于同一轨道,其特 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触头(3),所述第二复位触头(3)固定在盖板上并与复位开关(1) 接触,第二复位触头C3)与第一复位触头G)、常正触头(5)同处于环形金属轨道(10)上; 第二复位触头C3)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所述第二复位触头(3)与第一复位触头(4) 在环形金属轨道(10)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9)的弧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复位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雨刮电机的复位装置。本技术针对传统技术中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存在着复位开关在某些位置无法实现复位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复位。其技术方案的要点可概括为在传统雨刮电机的复位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复位触头,且第二复位触头与第一复位触头在环形金属轨道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的弧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复位触头,使得复位开关在任意位置实现准确复位,增加复位的可靠性,适用于汽车雨刮器复位。文档编号B60S1/08GK201863804SQ20102053326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周善鑫, 李勇, 杜树浩, 龙小军 申请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雨刮电机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开关(1)、盖板、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2)、第一复位触头(4)及二极管(6),所述复位开关(1)包括凹形绝缘扇区(9)、凸形金属扇区(8)及环形金属轨道(10);常正触头(5)、接地触头(2)及第一复位触头(4)固定在盖板上,并均在复位开关(1)上滑动,所述接地触头(2)通过二极管(6)和电机(7)接地;所述第一复位触头(4)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所述接地触头(2)与凸形金属扇区(8)处于同一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触头(3),所述第二复位触头(3)固定在盖板上并与复位开关(1)接触,第二复位触头(3)与第一复位触头(4)、常正触头(5)同处于环形金属轨道(10)上;第二复位触头(3)连接二极管(6)的负极端,所述第二复位触头(3)与第一复位触头(4)在环形金属轨道(10)上的间隔弧长大于凹形绝缘扇区(9)的弧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龙小军周善鑫杜树浩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