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1614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该装置由外盒、外盖及内芯三部分组成,其中:外盒及外盖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和漏水孔,漏水孔包括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引流槽位于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内芯正面四周设有漏水孔及引流槽,内芯反面漏水孔同样向外凸出;所述外盒边缘设有凹槽,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内芯上设有与固定栓相配合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进入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内的水及时排出,并防止管外的水进入管内,给管内线束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适于在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防护管上的保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泵车线束防护 管上的漏水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泵车上线束种类和数量繁多,为了对各类线束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因外力或 环境因素对线束造成损害,延长线束的使用寿命,一般根据需要采用规格不同的波纹管作 为线束防护管。由于高压泵车野外作业的工作环境恶劣,使用过程中线束防护管难免会有 水渗进去,线束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使用寿命将显著缩短,而维修和更换费时费力,如果能 设计出一种能将进入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内水分及时排出,同时又能避免水进入管内的漏 水装置,将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及时将进入高压泵车线 束防护管内水分排处,同时又能避免水进入管内的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该装置由外盒、外盖及内芯三部分组成,我们 将朝向线束防护管内的一面作为正面,朝向线束防护管外的一面作为反面,其中外盒及外 盖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和漏水孔,漏水孔包括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引流槽位于中央 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所述内芯正面四周设有漏水孔及引流槽,其中漏水孔仅分布于四周,内芯反面漏 水孔同样向外凸出。所述外盒边缘设有凹槽,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通过凹槽与卡口的配 合将外盒与外盖紧密连接;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内芯上设有与固定栓相配合的缺口,通 过固定栓与缺口的配合,将内芯牢牢固定在外盒内,防止内芯转动。优选地,所述外盒及外盖上的漏水孔数量为7个,包括外周均勻分布的6个及中央 位置1个,且漏水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内芯上的漏水孔数量为6个,均勻分布在四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外盒、内芯、外盖上设有的漏水孔和引流槽的配合,将进入高压泵车线束防护 管内的水及时漏水,避免对防护管内线束造成损害;将反面的漏水孔设计为向外凸出,由于 表面张力的作用,管外的水不能通过该装置进入管内,这种只允许水排出而防止水进入的 巧妙设计能给管内线束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有效延长防护管内线束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正面装配图图2、本技术的反面装配图图3、本技术的外盒反面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外盖正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内芯正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的内芯反面示意图1、外盒;2、外盖;3、内芯;4、卡口 ;5、漏水孔;6、引流槽;7、缺口 ;8、凹槽;9、固定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按说明书所述内容推选任一种 方式实施。以下结合附图来具体说明见附图1至附图6,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由外盒(1)、外盖(2)及内 芯(3)三部分组成,我们将朝向线束防护管内的一面作为正面,朝向线束防护管外的一面 作为反面,其中外盒(1)及外盖O)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6)和漏水孔(5),漏水孔数量 为7个,包括外周均勻分布的6个及中央位置1个,且漏水孔位置一一对应;引流槽位于中 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内芯正面设有漏水孔 及引流槽,其中漏水孔仅分布于四周,数量为6个,内芯反面漏水孔同样向外凸出。外盒边缘设有凹槽(8),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 0),通过凹槽(8)与卡 口(4)的配合将外盒与外盖紧密连接;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9),内芯上设有与固定栓相 配合的缺口(7),通过固定栓(9)与缺口(7)的配合,将内芯牢牢固定在外盒内,防止内芯转 动。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 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 内。权利要求1.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盒、外盖及内芯三部分组成, 所述外盒及外盖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和漏水孔,其中漏水孔包括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 孔,引流槽位于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所述 内芯正面四周设有漏水孔及引流槽,其中漏水孔仅分布于四周,内芯反面漏水孔向外凸出; 所述外盒边缘设有凹槽,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内芯上 设有与固定栓相配合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 及外盖上的漏水孔数量为7个,包括外周均勻分布的6个及中央位置1个,且漏水孔位置 一一对应;所述内芯上的漏水孔数量为6个,均勻分布在四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该装置由外盒、外盖及内芯三部分组成,其中外盒及外盖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和漏水孔,漏水孔包括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引流槽位于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内芯正面四周设有漏水孔及引流槽,内芯反面漏水孔同样向外凸出;所述外盒边缘设有凹槽,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内芯上设有与固定栓相配合的缺口。本技术能将进入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内的水及时排出,并防止管外的水进入管内,给管内线束提供一个干燥的环境,适于在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推广使用。文档编号E04G21/02GK201904576SQ20102052648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沈武程 申请人: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压泵车线束防护管上的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盒、外盖及内芯三部分组成,所述外盒及外盖的正面均设有引流槽和漏水孔,其中漏水孔包括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引流槽位于中央漏水孔与四周漏水孔之间,外盒及外盖反面的漏水孔均向外凸出;所述内芯正面四周设有漏水孔及引流槽,其中漏水孔仅分布于四周,内芯反面漏水孔向外凸出;所述外盒边缘设有凹槽,外盖上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口,所述外盒内设有固定栓,内芯上设有与固定栓相配合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武程
申请(专利权)人:武冈市永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