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8927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包括腰靠板、位于腰靠板一侧具有两组定位凹齿的大齿板和具有一组定位凸齿的小齿板,定位凸齿分别与定位凹齿啮合而锁止住座椅位置,在大齿板和小齿板上方覆盖有三角状的盖板,腰靠板、大齿板和盖板顶端部通过主轴铆接,腰靠板、小齿板和盖板底部一端通过小齿板轴铆接,还包括可推动小齿板上的定位凸齿与大齿板上的定位凹齿啮合或脱离而锁住或解锁座椅位置的锁止锲,腰靠板的另一侧设有可转动锁止锲的解锁手柄,腰靠板、锁止锲、解锁手柄和盖板底部另一端通过手柄轴铆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所用折叠器存在的座椅锁止时锁齿强度较低、零部件加工要求高、座椅靠背钢性差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汽车座椅靠背回转角度的单侧锁止折叠器。
技术介绍
用于调节汽车座椅靠背回转角度的折叠器,常用的是单侧锁齿结构,通过大、小齿 板上齿的相互啮合来锁定座椅位置,锁定后依靠大、小齿板承受压力,这种结构的锁齿强度 较低,座椅靠背钢性差,操作灵活性不足,角度调节时的晃动间隙也较大;而如果采用双侧 锁齿结构提高锁齿强度的话,则要求大、小齿板之间的配合以及轴之间的间隙配合要求高, 装配难度较大,同时齿板等零件加工难度、加工精度要求也比较高,相应地增加了零部件的 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锁齿强度高、 可降低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且能提高座椅靠背刚性的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 器,包括与座椅通过主轴相连的腰靠板、位于腰靠板一侧的大齿板和小齿板,大齿板上具有 两组定位凹齿,两组定位凹齿之间的大齿板为圆弧形,小齿板上具有一组定位凸齿,定位凸 齿分别与定位凹齿啮合而锁止住座椅位置,在大齿板和小齿板上方覆盖有三角状的盖板, 腰靠板、大齿板和盖板顶端部通过主轴铆接,腰靠板、小齿板和盖板底部一端通过小齿板轴 铆接,还包括可推动小齿板上的定位凸齿与大齿板上的定位凹齿啮合或脱离而锁住或解锁 座椅位置的锁止锲,腰靠板的另一侧设有可转动锁止锲的解锁手柄,腰靠板、锁止锲、解锁 手柄和盖板底部另一端通过手柄轴铆接。为实现小齿板上的定位凸齿与大齿板上的定位凹齿啮合或脱离,所述的小齿板具 有内凹弧形的顶压侧面和内凹槽,顶压侧面和内凹槽圆弧光滑过渡,锁止锲具有头部为半 圆形的顶杆,顶杆与小齿板的顶压侧面配合接触使小齿板的定位凸齿与大齿板的定位凹齿 啮合而锁住座椅位置,锁止锲转动时顶杆嵌入进内凹槽解锁座椅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的锁止锲和盖板底部一端之间连接有拉动锁止锲复位使小齿板的 定位凸齿与大齿板的定位凹齿啮合而锁住座椅位置的拉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单侧锁齿结构,可使大、小齿板只受较 小的力,而较大的受力则可转移到小齿板轴和手柄轴的转动副上,使锁齿强度达到普通结 构的2 3倍,从而降低各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加工成本,提高座椅靠背的刚性,操作也 灵活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轴 2.腰靠板 3.大齿板 31.定位凹齿 4.小齿板 41.定位凸 齿42.顶压侧面43.内凹槽5.盖板6.小齿板轴7.锁止锲71.顶杆8.解锁手 柄9.手柄轴 10.拉簧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 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包括与座椅通过主轴1相连的腰 靠板2、位于腰靠板2 —侧的大齿板3和小齿板4,大齿板3上具有两组、每组两个定位凹齿 31,两组定位凹齿31之间的大齿板3为圆弧形,小齿板4上具有一组两个定位凸齿41,定位 凸齿41分别与定位凹齿31啮合而锁止住座椅位置,在大齿板3和小齿板4上方覆盖有三 角状的盖板5,腰靠板2、大齿板3和盖板5顶端部通过主轴1铆接,腰靠板2、小齿板4和盖 板5底部一端通过小齿板轴6铆接,盖板5底部另一端下方还设有可推动小齿板4上的定 位凸齿41与大齿板3上的定位凹齿31啮合或脱离而锁住或解锁座椅位置的锁止锲7,腰靠 板2的另一侧设有可转动锁止锲7的解锁手柄8,腰靠板2、锁止锲7、解锁手柄8和盖板5 底部另一端通过手柄轴9铆接。为实现小齿板4上的定位凸齿41与大齿板3上的定位凹齿31啮合或脱离,所述 的小齿板4具有内凹弧形的顶压侧面42和内凹槽43,顶压侧面42和内凹槽43圆弧光滑过 渡,锁止锲7具有头部为半圆形的顶杆71,当顶杆71与小齿板4的顶压侧面42配合接触 时,顶杆71推动小齿板4向大齿板3靠近,使小齿板4的定位凸齿41与大齿板3的定位凹 齿31啮合而锁住座椅位置,解锁时,锁止锲7转动,锁止锲7的顶杆71沿小齿板4的顶压 侧面42滑动而嵌入进内凹槽43内,从而解锁座椅位置。所述的锁止锲7和盖板5底部一端之间连接有拉簧10,在到达另一个座椅锁止位 置时,拉簧10拉动锁止锲7转动复位,锁止锲7的顶杆71与小齿板4的顶压侧面42配合 接触,使小齿板4的定位凸齿41与大齿板3的定位凹齿31再次啮合而锁住座椅位置。本技术的解锁工作过程如下当逆时针转动解锁手柄8施加力时,带动锁止 锲7围绕手柄轴9同步逆时针转动,锁止锲7的半圆形顶杆71嵌入进小齿板4的内凹槽43 内,同时锁止锲7将拉簧10拉长,原先小齿板4与大齿板3上相啮合的定位凸齿41和定位 凹齿31相互脱离,此时以主轴1为旋转中心转动腰靠板2时,带动大齿板3、小齿板4和锁 止锲7分别围绕其对应的主轴1、小齿板轴6和手柄轴9同步转动,当小齿板4沿大齿板3 的圆弧形部分转动到达另一个锁止位置时,松开解锁手柄8,施加力消失,在拉簧10的回弹 作用下,锁止锲7的顶杆71重新顶压小齿板4的顶压侧面42,使小齿板4的定位凸齿41和 大齿板3的定位凹齿31再次相互啮合,从而将调整到位的座椅再次自动锁合,在此过程中, 刚开始时受力是在大、小齿板3、4的定位凹齿31和定位凸齿41的啮合处,当受力达到一定 程度时,锁止锲7的顶杆71和小齿板4的顶压侧面42之间的间隙逐渐消失,从而将大、小 齿板3、4受的较大的力转移到手柄轴9和小齿板6轴之间的转动副上,由此实现提高折叠 器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目的。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包括与座椅通过主轴(1)相连的腰靠板(2)、位于 腰靠板(2) —侧的大齿板(3)和小齿板(4),大齿板(3)上具有两组定位凹齿(31),两组定 位凹齿(31)之间的大齿板(3)为圆弧形,小齿板(4)上具有一组定位凸齿(41),定位凸齿 (41)分别与定位凹齿(31)啮合而锁止住座椅位置,在大齿板(3)和小齿板(4)上方覆盖 有三角状的盖板(5),腰靠板(2)、大齿板(3)和盖板(5)顶端部通过主轴(1)铆接,腰靠板 (2)、小齿板(4)和盖板(5)底部一端通过小齿板轴(6)铆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可实现小 齿板(4)上的定位凸齿(41)与大齿板(3)上的定位凹齿(31)啮合或脱离而锁住或解锁座 椅位置的锁止锲(7),腰靠板(2)的另一侧设有可转动锁止锲(7)的解锁手柄(8),腰靠板 (2)、锁止锲(7)、解锁手柄(8)和盖板(5)底部另一端通过手柄轴(9)铆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小齿板(4) 具有内凹弧形的顶压侧面(42)和内凹槽(43),顶压侧面(42)和内凹槽(43)圆弧光滑过 渡,锁止锲(7)具有头部为半圆形的顶杆(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止锲(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用单侧锁止折叠器,包括与座椅通过主轴(1)相连的腰靠板(2)、位于腰靠板(2)一侧的大齿板(3)和小齿板(4),大齿板(3)上具有两组定位凹齿(31),两组定位凹齿(31)之间的大齿板(3)为圆弧形,小齿板(4)上具有一组定位凸齿(41),定位凸齿(41)分别与定位凹齿(31)啮合而锁止住座椅位置,在大齿板(3)和小齿板(4)上方覆盖有三角状的盖板(5),腰靠板(2)、大齿板(3)和盖板(5)顶端部通过主轴(1)铆接,腰靠板(2)、小齿板(4)和盖板(5)底部一端通过小齿板轴(6)铆接,其特征是:还包括可实现小齿板(4)上的定位凸齿(41)与大齿板(3)上的定位凹齿(31)啮合或脱离而锁住或解锁座椅位置的锁止锲(7),腰靠板(2)的另一侧设有可转动锁止锲(7)的解锁手柄(8),腰靠板(2)、锁止锲(7)、解锁手柄(8)和盖板(5)底部另一端通过手柄轴(9)铆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昊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