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6565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滚柱、外圈、内圈、中圈,其特征是:所述的滚柱一共有六排,设置在中圈与外圈以及中圈与内圈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滚柱式回转支承是将现有的滚柱式回转支承中的滚道由三条增加至六条,从而使滚柱排数由原来的三排增加至左右六排:中圈与外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以及中圈与内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的径向滚柱专门承受径向力,其余四排轴向滚柱承受轴向力及倾翻力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相比,在滚柱回转中心直径、滚柱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转支承适用于承受的径向力较大、承受的轴向力和倾翻力矩特别大的工作场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在要求回转支承高承载能力的工作场合普遍采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三排滚 柱式回转支承中两排轴向滚柱承受轴向力和倾翻力矩,一排径向滚柱专门承受径向力。决 定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轴向承载能力的主参数是滚柱的回转中心直径、滚柱直径。由于表 面淬火工艺的限制,滚道的淬火硬度、淬硬层深度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因此滚柱直径也不 能无限增大,要提高滚柱式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只有加大滚柱的回转中心直径,这样回转 支承的外形尺寸必然要加大许多,这与重载主机对回转支承小直径、高承载能力的要求相 背。因此,只能通过改变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的结构即增加滚柱的排数来满足重载主机对 回转支承小直径、高承载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排滚柱结构的回转支承,其承载能力 高、轴向尺寸小,加工工艺性好。同进,其结构紧凑,与主机联接可靠、易装配、拆卸。本技术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滚柱、外圈、内圈、中圈,其特征是所述的 滚柱一共有六排,设置在中圈与外圈以及中圈与内圈之间。其中a、中圈的内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条滚道,内圈的外环面上也开设有三条滚 道,其位置与中圈的内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道;其中间一 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道,平面滚道相 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b、中圈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条滚道,外圈的内环面上也 开设有三条滚道,其位置与中圈的外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 道;其中间一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 道,平面滚道相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C、中圈与内圈之间的三条滚道和中圈与外圈 之间的三条滚道的位置相平齐;每排滚柱之间采用隔离块或者整体保持架进行隔离。本技术滚柱式回转支承是将现有的滚柱式回转支承中的滚道由三条增加至 六条,从而使滚柱排数由原来的三排增加至左右六排中圈与外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以 及中圈与内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的径向滚柱专门承受径向力,其余四排轴向滚柱承受轴 向力及倾翻力矩。本技术与现有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相比,在滚柱回转中心直径、滚 柱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时,其结构紧凑,能够满足重载主机对回 转支承小直径、高承载能力的要求,并符合轻量化、节约化的产品设计理念。本技术的 回转支承适用于承受的径向力较大、承受的轴向力和倾翻力矩特别大的工作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回转支承为无齿圈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回转支承为外齿圈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回转支承为内齿圈支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径向滚柱用隔离块隔离的示意图;图5是轴向滚柱用隔离块隔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滚柱、外圈1、内圈9、中圈5,其特征是所 述的滚柱一共有六排,设置在中圈5与外圈1以及中圈5与内圈9之间。其中,a、中圈5的内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条滚道,内圈9的外环面上也开设有三条 滚道,其位置与中圈5的内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道;其中 间一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11 ;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道,平 面滚道相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6、轴向滚柱12 ;b、中圈5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 条滚道,外圈1的内环面上也开设有三条滚道,其位置与中圈5的外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 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道;其中间一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10 ; 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道,平面滚道相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4、轴向滚柱 15 ;C、中圈5与内圈9之间的三条滚道和中圈5与外圈1之间的三条滚道的位置相平齐;每 排滚柱之间采用隔离块或者整体保持架进行隔离。内圈9、外圈1的上下平面平齐,中圈5的上下平面均高于内圈9、外圈1的上下平 面;在中圈5高于内圈9、外圈1上平面的内外环面上均开有上环槽安装有密封条7、密封条 3 ;在内圈9低于中圈5下平面的外环面上开有下环槽安装有密封条13,在外圈1低于中圈 5下平面的内环面上开有下环槽安装有密封条16 ;在内圈9、外圈1的上平面靠中圈5处均 开有环形槽安装有密封条8、密封条2 ;内圈9、中圈5的轴向平面均设有安装孔。中圈5是由上下圈通过螺钉14固定为一体的。外圈1可以没有齿圈或者有外齿 圈;内圈9可以没有齿圈或者有内齿圈。中圈5的上下圈通过安装孔采用螺栓与主机上部的安装平台联接,内外圈9、1通 过螺栓与主机下部的安装平台联接。当内外圈9、1有齿圈时,内圈与主机上部的小齿轮啮 合。因此,本技术滚柱式回转支承与主机联接可靠、易装配、拆卸。本技术滚柱式回转支承是将现有的滚柱式回转支承中的滚道由三条增加至 六条,从而使滚柱排数由原来的三排增加至左右六排中圈与外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以 及中圈与内圈三排滚道的中间一排的径向滚柱专门承受径向力,其余四排轴向滚柱承受轴 向力及倾翻力矩。本技术与现有的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相比,在滚柱回转中心直径、滚 柱直径相同的情况下承载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时,其结构紧凑,能够满足重载主机对回 转支承小直径、高承载能力的要求,并符合轻量化、节约化的产品设计理念。本技术的 回转支承适用于承受的径向力较大、承受的轴向力和倾翻力矩特别大的工作场合。权利要求1.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滚柱、外圈(1)、内圈(9)、中圈(5),其特征是所述的滚 柱一共有六排,设置在中圈(5)与外圈⑴以及中圈(5)与内圈(9)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a、中圈(5)的内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条滚道,内圈(9)的外环面上也开设有三条滚道, 其位置与中圈(5)的内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道;其中间一 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11);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道,平面 滚道相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6)、轴向滚柱(12);b、中圈(5)的外环面上间隔开设有三条滚道,外圈(1)的内环面上也开设有三条滚道, 其位置与中圈(5)的外滚道相对应;相对应的内、外滚道形成了完整的滚柱滚道;其中间一 条滚道为侧向滚道,里面放置有径向滚柱(10);侧向滚道的上下各为一条平面滚道,平面 滚道相互平行,里面放置有轴向滚柱G)、轴向滚柱(15);c、中圈(5)与内圈(9)之间的三条滚道和中圈(5)与外圈⑴之间的三条滚道的位置 相平齐;每排滚柱之间采用隔离块或者整体保持架进行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其特征是内圈(9)、外圈(1)的 上下平面平齐,中圈(5)的上下平面均高于内圈(9)、外圈(1)的上下平面;在中圈(5)高 于内圈(9)、外圈(1)上平面的内外环面上均开有上环槽安装有密封条(7)、密封条(3);在 内圈(9)低于中圈(5)下平面的外环面上开有下环槽安装有密封条(13),在外圈(1)低于 中圈(5)下平面的内环面上开有下环槽安装有密封条(16);在内圈(9)、外圈(1)的上平面 靠中圈(5)处均开有环形槽安装有密封条(8)、密封条O);内圈(9)、中圈(5)的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六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包括滚柱、外圈(1)、内圈(9)、中圈(5),其特征是:所述的滚柱一共有六排,设置在中圈(5)与外圈(1)以及中圈(5)与内圈(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宁梅帮明许丽华吴世波朱良银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