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丸排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14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胶丸排列机构。它包括分度器、两个掉头轴和两组排列推杆,所述的分度器具有A、B两个输出轴,在A输出轴做一次停止-90°转动-停止-180°转动-停止-90°转动的动作循环中,B输出轴相应的做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动作;所述的掉头轴由A输出轴驱动,其上开设有掉头孔,其下侧设有防落件,所述的两组排列推杆由B输出轴驱动并分别与两掉头轴的掉头孔对应。它实现了对大小端进行机械化排列,为对大、小端胶丸进行机械化套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排列手段,效率高,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加工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胶丸排列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药物胶囊是将药粉(或药颗粒)灌装在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对合而成的空心胶囊内而成。其过程通常是先制成要求规格的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之后再将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套合在一起而成为空心胶囊,最后再用灌装设备将套合在一起的空心胶囊进行分离-灌装药粉(或药颗粒)-再次套合而成为可供服用的药物胶囊。其中将大端胶丸和小端胶丸套合成空心胶囊的过程,目前尚无赖以使用的有效的专用器械和设备,通常是通过手工套合完成,不卫生,效率低,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差,不便于后续加工。为此业内构思出一种胶丸套合机构,它包括套合孔板和两组做平移动作的套合推杆,所述套合孔板开设有套合孔,套合推杆与套合孔对应;工作时,大、小端胶丸被送至套合孔板的套合孔内,且开口端相对;令套合推杆动作,伸进套合孔,将两颗开口相对的大、小端胶丸套合在一起成为空心胶囊,并继而将空心胶囊推出套合孔,落入下方的盛装容器中,之后套合推杆复位。如此循环,可以连续对大、小端胶丸进行套合。然而这种胶丸套合机构的正常工作还依赖于将大、小端胶丸开口相对地送至套合孔板的套合孔内的具有排列功能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将大、小端胶丸按照一定的方向进行排列的以便于套合成空心胶囊的胶丸排列机构,以改善目前胶丸套合的现状。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胶丸排列机构,包括分度器、两个掉头轴和两组排列推杆,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器具有A、B两个输出轴,在A输出轴做一次停止-90°转动-停止-180°转动-停止-90°转动的动作循环中,B输出轴相应的做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动作;所述的掉头轴由A输出轴驱动,其上开设有掉头孔,其下侧设有防落件,所述的两组排列推杆由B输出轴驱动并分别与两掉头轴的掉头孔对应。工作时,分度器将动力机的动力传递给胶丸排列机构,连续循环工作将大、小端胶丸分别置入两掉头轴的掉头孔内,在A输出轴的驱动下,两掉头轴先转过90°并停止,将其掉头孔保持在横置静止状态,两组排列推杆在B输出轴的驱动下移动,伸入各自对应的掉头孔,此时有两种情形一是胶丸的开口端背向排列推杆,则该胶丸即会被推出掉头孔至静止状态的套合孔板的套合孔内,二是胶丸的开口端面向排列推杆,则因胶丸会套在排列推杆上而使其继续停留在掉头孔内,之后排列推杆复位;掉头轴再转过180°并停止,并将掉头孔保持在横置静止状态,两组排列推杆再次移动,伸入各自对应的掉头孔,此时上述第二种情形所述的胶丸被调头,处于开口端背向排列推杆的状态,即会被排列推杆推出掉头孔至套合孔板的套合孔内,至此,大、小端胶丸均被送至套合孔板的套合孔内,且开口端相对;此后排列推杆复位,掉头轴再次转过90°并停止,以便接收下一颗胶丸;进一步,套合推杆伸进套合孔,将两颗开口相对的大、小端胶丸套合在一起成为空心胶囊,并继而将空心胶囊推出套合孔,落入下方的盛装容器中。如此循环,可以连续对大、小端胶丸进行套合。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所述的分度器包括步调协同的A、B凸轮和由二者分别驱动的A、B两个分度盘,A、B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在A、B两个分度盘上;所述的分度盘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可以被连续驱动的四个滚子;A凸轮具有与所述的滚子配合的外圆及分布在外圆上的驱动滚子带动A分度盘转动的一个A1凸峰,两个紧邻的与A1凸峰保持一定圆周距离的A2凸峰和一个与A1凸峰、A2凸峰保持一定圆周距离的A3凸峰;B凸轮具有与所述的滚子配合的外圆及分布在外圆上的驱动滚子带动B分度盘转动的两个紧邻的B1凸峰和两个紧邻的与B1凸峰保持一定圆周距离的B2凸峰;所述A、B两个凸轮上的每一凸峰具有与分度盘上相邻两滚子同时配合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在凸峰与凸轮外圆结合的部位具有圆弧凹槽。以保持与其它机构的协调配合关系。所述分度盘的两侧分别具有以相同方式分布的四个滚子,且两侧的滚子在同一圆周上均布;所述的A、B三个凸轮均具有分别与分度盘两侧的滚子配合的正向凸轮和反向凸轮,该正向凸轮和反向凸轮的凸峰呈反向分布,且相距半个分度位置。这样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保证凸轮与分度盘之间的精密配合,而且可以保证两个方向上的转动。所述的A、B三个凸轮连在同一驱动轴上。以便于将三者按照准确的装配位置进行装配,保证三者动作的协调性,使三者驱动的三个分度盘分别输出要求的转动位移。所述胶丸排列机构的防落件为套于以保证结构紧凑、简单,不占据空间。掉头轴上的套筒,该套筒的上半部开设有与掉头孔对应的半环孔。在上述工作工程中两掉头轴作了一个停止-90°转动-停止-180°转动-停止-90°转动的动作循环,与A输出轴的动作相符,故用A输出轴驱动(往往是通过传动机构实现,比如链条传动、齿轮传动)正好可以实现其动作要求;排列推杆间歇地动作了两次(每次动作包括前进和复位),与B输出轴的动作相对应,因此用B输出轴的两个转动动作对它们进行驱动即可实现其动作要求;至于B输出轴对排列推杆的驱动,则可以通过将其相应的转动(圆周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即可,而这种转换在机械领域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巧妙的通过两个调头轴的设置,实现了对大小端进行机械化排列,为对大、小端胶丸进行机械化套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排列手段,生产效率高,保证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好,更利于后续加工,而且空心胶囊的卫生状况好。附图说明图1为将本专利技术与其它机构相结合构成一个胶丸套合机的具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分度器)。图2本专利技术分度器的一个具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4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反向A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6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反向B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8为本专利技术的正、反向C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分度器的正、反向A凸轮结合与分度盘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分度器的正、反向B凸轮结合与分度盘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分度器的正、反向C凸轮结合与分度盘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A、B、C三组凸轮同时转动一周(一个循环)当中,三个分度盘的步调示意图。图13、14分别为落料孔板的横断面、纵向剖面的示意图以及胶丸落入落料孔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条与料管的结构与装配位置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掉头轴与防落套筒的断面结构及其位置示意图。图18、19分别为掉头轴与防落套筒的立体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套合孔板的断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套合孔的结构)。图21为本专利技术套合孔板的立体图。图22~29为本专利技术将一对胶丸进行套合的过程示意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将一对胶丸进行套合的过程中各活动件相互之间的步调及其与三个输出轴转动之间的示意图。图中aI-A输出轴、aII-B输出轴、aIII-C输出轴、a11-正向A凸轮、a111正向A1凸峰、a112-正向A2凸峰、a113-正向A3凸峰、a114-正向A凸轮第一弧面、a115-正向A凸轮第二弧面、a116-正向A凸轮圆弧凹槽、a117-正向A凸轮外圆、a12-反向A凸轮、a121-反向A1凸峰、a122-反向A2凸峰、a123-反向A3峰、a124-反向A凸轮第一弧面、a125-反向A凸轮第二弧面、a126-反向A凸轮圆弧凹槽、a127-反向A凸轮外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丸排列机构,包括分度器、两个掉头轴和两组排列推杆,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器具有A、B两个输出轴,在A输出轴做一次停止-90°转动-停止-180°转动-停止-90°转动的动作循环中,B输出轴相应的做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动作;   所述的掉头轴由A输出轴驱动,其上开设有掉头孔,其下侧设有防落件,所述的两组排列推杆由B输出轴驱动并分别与两掉头轴的掉头孔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丸排列机构,包括分度器、两个掉头轴和两组排列推杆,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器具有A、B两个输出轴,在A输出轴做一次停止-90°转动-停止-180°转动-停止-90°转动的动作循环中,B输出轴相应的做停止-转动-停止-转动的动作;所述的掉头轴由A输出轴驱动,其上开设有掉头孔,其下侧设有防落件,所述的两组排列推杆由B输出轴驱动并分别与两掉头轴的掉头孔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丸排列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分度器包括步调协同的A、B凸轮和由二者分别驱动的A、B两个分度盘,A、B两个输出轴分别连接在A、B两个分度盘上;所述的分度盘上具有均匀分布的可以被连续驱动的四个滚子;A凸轮具有与所述的滚子配合的外圆及分布在外圆上的驱动滚子带动A分度盘转动的一个A1凸峰,两个紧邻的与A1凸峰保持一定圆周距离的A2凸峰和一个与A1凸峰、A2凸峰保持一定圆周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东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