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峰专利>正文

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5003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涉及双轮车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现有升降式遮挡装置使用费力或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双轮车上的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顶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簧;所述顶篷的下端与底座枢接,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与底座及顶篷分别枢接,底座、顶篷、弹簧三者之间相互枢转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能根据使用需求收拢及展开,且使用方便省力。(*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轮车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双轮车是指具有两个不共轴车轮的车辆,如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为了避免日晒雨淋,有很多双轮车上设置有用于遮挡阳光、雨水的遮挡装置。目前,公知的双轮车遮挡装置有三种第一种是固定式遮挡装置,这种装置固定在双轮车上后其顶篷位置也会随之固定,在不需要遮挡的情况下也无法将顶篷收起,因此具有重心高、迎风面积大的缺陷,在风吹或受到意外碰撞时易造成双轮车失稳倾倒;第二种是可变式遮挡装置,这种装置固定在双轮车上后其顶篷可以在需要遮挡的情况下上升展开, 也可以在不需要遮挡的情况下下降收起,从而克服了第一种遮挡装置的缺陷,但是这种装置在顶篷上升展开过程中及顶篷下降收起过程中都需要人工施加较大的力,因此使用时十分费力;第三种是伞具夹持装置,这种装置固定在双轮车车架上,通过夹具夹持伞具来达到遮挡阳光、雨水的目的,这种装置不适合风速较大的天气状况下使用(伞不易夹住),而且其遮挡效果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根据使用需求收拢及展开,且使用方便省力的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包括固定在双轮车上的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顶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簧;所述顶篷的下端与底座枢接,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与底座及顶篷分别枢接,底座、 顶篷、弹簧三者之间相互枢转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顶篷包括可收拢的顶篷支架,固定在顶篷支架下端的下伸杆,铺设在顶篷支架上的软质翼膜。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一固定杆、一立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双轮车上,所述立杆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其第一连接端与固定杆枢接,其第二连接端与顶篷的下端枢接,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与立杆及顶篷分别枢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及立杆的下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用于锁固立杆的锁定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限位件、一牵引线,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立杆抵住限位件的后端,立杆的下部杆面上固设有一个径向向前凸出的滑块安装部,该滑块安装部位于限位件上方,在滑块安装部上设有一个滑动的滑块,并设有一用于滑块滑动导向的滑槽;所述滑块抵住限位件的前端面,滑块朝向立杆第一连接端的一端为自由端,朝向立杆第二连接端的一端为弹簧连接端;所述立杆上设有一用于拉动滑块滑移至限位件上方的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弹簧连接端连接,另一端与立杆连接,其弹力伸缩方向与滑块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立杆上设有一转动的牵引杆,其转动轴线位于其两端之间,牵引杆的两端分别为滑块连接端和引线连接端,其滑块连接端以活动连接方式抵住滑块的弹簧连接端;所述牵引线的两端分别为牵引杆连接端和顶篷连接端,其牵引杆连接端与牵引杆的引线连接端连接,其顶篷连接端连接顶篷,且与顶篷、立杆之间的枢接点之间的间距大于 O0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限位件、一钩栓、一牵引线,所述限位件及钩栓均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且所述钩栓位于限位件正前方,所述立杆抵住限位件的后端,其杆体上设有一转动的长条形挂钩;所述挂钩的两端分别为锁扣端和引线连接端,其锁扣端呈钩形并钩住钩栓,所述立杆上设有用于拉动挂钩枢转至限位件及钩栓上方的弹性铰链;所述牵引线的两端分别为牵引杆连接端和顶篷连接端,其牵引杆连接端与挂钩的引线连接端连接,其顶篷连接端连接顶篷,且与顶篷、立杆之间的枢接点之间的间距大于0。进一步的,所述顶篷支架包括固定在下伸杆上端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枢接有左右各一根翼杆,所述翼膜铺设于各翼杆上,其边缘与各翼杆分别连接;所述水平杆上设有用于分别拉动各翼杆朝向其杆身枢转的四个弹性铰链;所述牵引线的顶篷连接端有四个线头,该端各线头与四根翼杆的杆体分别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顶篷支架包括固定在下伸杆上端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两端均通过定位铰链铰接有左右各一根翼杆,所述翼膜铺设于各翼杆上,其边缘与各翼杆分别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一个限位件及两个活塞缸,所述两个活塞缸分别为定位缸、第一联动缸;所述限位件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所述立杆抵住限位件的后端,所述定位缸的缸体固定在立杆上,且位于限位件上方,其活塞杆向下伸出缸体并抵住限位件的前端面;所述第一联动缸的缸体固定在立杆的第二连接端,第一联动缸的活塞杆外端抵住顶篷下端;所述第一联动缸的缸体内设有用于推动其活塞杆伸出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联动缸的缸体固接,另一端抵住第一联动缸的活塞杆内端;所述定位缸及第一联动缸的内腔经管路相互连通,且定位缸、第一联动缸的内腔中,及连接定位缸、第一联动缸内腔的管路中均填充有液压油。进一步的,所述顶篷支架包括固定在下伸杆上端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前后两端均枢接有左右各一根翼杆,所述翼膜铺设于各翼杆上,其边缘与各翼杆分别连接;所述水平杆上设有用于分别拉动各翼杆朝向其杆身枢转的四个弹性铰链;所述下伸杆的下端固定有一个第二联动缸,且第二联动缸的活塞杆外端抵住所述第一联动缸的活塞杆外端;所述第二联动缸的缸体内设有用于推动其活塞杆伸出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二联动缸的缸体固接,另一端抵住第二联动缸的活塞杆内端;所述水平杆的前部固定有一个第三联动缸,其后部固定有一个第四联动缸,且所述第三联动缸及第四联动缸各设有两根能同步伸出且能同步缩回的活塞杆,第三联动缸的两根活塞杆分别抵住水平杆前端的两根翼杆,第四联动缸的两根活塞杆分别抵住水平杆后端的两根翼杆;所述第二联动缸、第三联动缸及第四联动缸的内腔经管路相互连通,且第二联动缸、第三联动缸、第四联动缸的内腔中,及连接第二联动缸、第三联动缸、第四联动缸内腔的管路中均填充有液压油。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竖杆、一挡风板;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前部, 其上部杆面设有一向上开放的线形顶篷限位凹槽,所述顶篷支架的前端设有一向前突出的顶篷突出部,所述顶篷突出部以滑动连接方式伸入竖杆上部的顶篷限位凹槽内,所述挡风板固定在竖杆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牵引线,所述顶篷支架包括水平后杆和水平前杆,所述水平后杆的后端与下伸杆上端枢接,所述水平前杆的后端与水平后杆的前端枢接,所述下伸杆上设有用于拉动水平后杆向上向后枢转的弹性铰链,所述水平后杆上设有用于拉动水平前杆向下向后枢转的弹性铰链;所述水平后杆的后端及水平前杆的前端均通过定位铰链铰接有左右各一根翼杆, 所述翼膜铺设于各翼杆上,其中前部与水平前杆连接,其中后部与水平后杆连接;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水平前杆上,其线体绷紧并与水平后杆活动交接。进一步的,所述双轮车上设有车架立管,所述底座经一快拆机构可拆卸固定在双轮车的车架立管上。进一步的,所述双轮车上设有蓄电池,所述翼膜的上表面铺设有通过软质导线连接蓄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本技术提供的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由于顶篷的下端与底座枢接,弹簧的上下两端与底座及顶篷分别枢接,通过顶篷及弹簧的枢转能方便的下降收拢及上升展开,而且在上升展开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能辅助施力,使用十分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的右视图;图2是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轮车的升降式遮挡装置,包括固定在双轮车上的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顶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簧;所述顶篷的下端与底座枢接,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与底座及顶篷分别枢接,底座、顶篷、弹簧三者之间相互枢转的枢转轴线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峰
申请(专利权)人:叶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