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飞专利>正文

带气囊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650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囊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在输液插头与输液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滤气头,气囊将滤气头包裹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依次设在输液插头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临床输液使用中,气囊里的消毒洁净气体可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输液瓶中,不会在成药液污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输液用带气囊的一次性输液器。
技术介绍
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为需要静脉给药的病人带来便利,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输液器为塑料制品,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其优点很多,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定缺陷,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会有不洁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输液瓶中,可能污染药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带气囊的一次性输液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在输液管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在输液插头与输液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滤气头,气囊将滤气头包裹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依次设在输液插头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在临床输液使用中,气囊里的消毒洁净气体可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输液瓶中,不会在成药液污染,本技术结构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有效解决了在输液过程中药液污染问题,极具临床推广应用。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液管2、输液插头3、进气管4、进气开关5、滤气头6、气囊7、静脉输液针 8、毛菲氏滴壶9、输液开关10、微型滤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输液管1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2,在输液插头2与输液管1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3,在进气管3上设有进气开关4,进气管3的一端设有滤气头5, 气囊6将滤气头5包裹与进气管3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1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7,毛菲氏滴壶8、输液开关9、微型滤器10依次设在输液插头2与静脉输液针7之间的输液管1 上。权利要求1.带气囊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在输液插头与输液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滤气头,气囊将滤气头包裹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依次设在输液插头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囊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在输液插头与输液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滤气头,气囊将滤气头包裹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依次设在输液插头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在临床输液使用中,气囊里的消毒洁净气体可通过进气管进入到输液瓶中,不会在成药液污染。文档编号A61M5/14GK202005924SQ20112008392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郑飞 申请人:郑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气囊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管的一端设有输液插头,在输液插头与输液管的连接处设有进气管,在进气管上设有进气开关,进气管的一端设有滤气头,气囊将滤气头包裹与进气管连接在一起,在输液管的另一端设有静脉输液针,毛菲氏滴壶、输液开关、微型滤器依次设在输液插头与静脉输液针之间的输液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飞
申请(专利权)人:郑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