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337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1),包括多个外壳构件(2、3)、至少一个底部(4)、多个导引流体的肋部(GS)以及多个导引流体的单管(R、R′),其中,导引流体的单管(R、R′)在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呈块状而突起的结构(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上述换热器在内燃机中例如用作增压空气冷却器或排气冷却器。在该应用领域中公知有不同的构造形式,例如管束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例如,公知的换热器由多个平行叠加设置的板体构成。每块板体在两个相对设置的边缘上分别各具有一个用于热交换介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板体的相互之间分别形成中空腔室,在中空腔室中,为了提高热传递而设有起伏形式的紊流板(涡流装置),并且使各种参与热传递的介质流经该中空腔室。因此,所采用的涡流装置通常在加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而基于强度原因和热力学观点并不是强制必须的。例如,在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使管体-肋部-管束张紧并定位,因此,对于换热器十分重要的冷却介质通道必须提供相适应的涡流装置(肋部、管体或类似结构)。然而,构建这种涡流装置的缺点是,例如造成增大的材料消耗,不必要的焊接过程中被加热的物质以及增大的工具消耗。此外还具有这样的危险产生多个单独构件的几何结构误差或不精确性,以及由此导致增大的公差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其能够放弃采用涡流装置。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所述的换热器得以实现。一种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换热器(1),包括多个外壳构件(2、3)、至少一个底部(4)、多个导引流体的肋部(GS)以及多个导引流体的单管(R、R′),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流体的单管(R、R′)在至少一个外侧面上设有呈块状而突起的结构(9、9′)。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比亚斯·费泽尔彼得·格斯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贝洱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