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汽车、制冷以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蒸发器、冷凝器和水箱等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对于一般家用商用空调系统的换热器,如图1所示,有进出口管1、2,两端的集流管3负责分配和收集冷媒,扁管4通过集流管3上的槽插入到其中且内部有微小通道,当流通冷媒时负责冷媒和空气之间的传热。扁管之间有波纹状翅片5负责加强换热效果。当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流过翅片5和扁管4时,由于空气和冷媒之间存在温度差,将会出现两种介质之间的热传递。对于冷凝器应用,空气流动后吸热流出,而对于蒸发器应用,空气流动后散热流出。对于蒸发器和热泵应用由于涉及到冷凝水和结霜化霜问题,换热器的放置方式会摆放为集流管沿水平方向,而扁管沿竖直方向布置,以方便排水。为了使得各个扁管内部的冷媒流量均衡,会在集流管内部加入一根管道,管道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槽孔来获得较好的换热效果。为了获得较好的换热面积,可以使用两排换热器(如图2所示)。在一些狭小空间应用时,例如回热器应用、汽车空调用换热器和水箱并行等应用时,也会用到两排换热器或者多排换热器。对于以上这些常规的换热器,随着冷媒流动方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包括:在换热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多个换热管,与混合再分配集流管连通;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进入换热器中的流体首先流入该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体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体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体的另一部分中且通过与所述下部腔体连通的换热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体的截面积等于或大于下部腔体的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包括: 在换热器一端的混合再分配集流管; 多个换热管,与混合再分配集流管连通; 其中,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进入换热器中的流体首先流入该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下部腔体中的一部分,之后在所述混合再分配集流管的上部腔体中被收集和混合,并被分配到下部腔体的另一部分中且通过与所述下部腔体连通的换热管流出,并且所述上部腔体的截面积等于或大于下部腔体的截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通过隔板分隔开,并且上部腔体被分割成至少两个子腔体,所述至少两个子腔体中的两个子腔体通过跳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体通过隔离件分割成至少三个子腔体,所述至少三个子腔体中的三个子腔体通过跳管彼此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体分隔成三个子腔体, 连通所述三个子腔体中的左端子腔体与中间子腔体的第一跳管的一端位于左端子腔体的中间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间子腔体的中间位置; 连通所述三个子腔体中的右端子腔体与中间子腔体的第二跳管的一端位于右端子腔体的中间位置且另一端位于中间子腔体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跳管和第二跳管在中间子腔体的连接位置接近或在同一连接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之间的壁面通过孔和/或槽连通,所述下部腔体被分隔成至少三个子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都分隔成三个子腔体,且上部腔体的子腔体与下部腔体的子腔体对应地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腔体与下部腔体之间的壁面上的中间段与换热器的进口腔对应连通,其的两端段分别与换热器的出口腔相对应连通,在所述两端段的壁面上设置尺寸比中间段的壁面上更小的孔或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端段中的左端段、中间段以及所述两端段中的右端段上设置的孔和/或槽的截面积的和分别为S1、S2和S3,且它们沿垂直于所述换热管纵长方向的方向的长度分别设置为L1、L2和L3,则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L2/((Ll+L3)/2) = 0.8 ~1.2,L1/L3 = 0.8 ~1.2 ; S2是SI或S3的I~2倍;(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向迅,蒋建龙,杨静,刘玉宝,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