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体、具有该振动体的振动装置、和具有该振动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作为被应用于振动装置中的振动体,已知一种具有多个振动臂的音叉型的振动体。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振动体中,具有基部、从该基部起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延伸的两个振动臂、被设置在各个振动臂上的一对激励电极以及一对侧面激励电极。在这种振动体中,基部以及各个振动臂由水晶构成,并通过向一对激励电极和一对侧面激励电极之间施加电场,从而使各个振动臂进行振动。虽然这种振动体的振荡信号,主要含有所需的基波的频率的信号成分,但是除了该成分,也含有高次谐波的频率的信号成分。当振动体的高次谐波(高次振动模式)的 CI (Crystal Impedance 晶体阻抗)值除以基波(基本振动模式)的CI值后所得的数值, 即,CI值比较小时,作为干扰成分的高次谐波的信号成分将增大,从而有可能会在设备中产生异常。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振动体中,通过将激励电极的长度设为振动臂的大约一半左右,从而提高CI值比。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80870号公报但是,当将振动体上的激励电极的长度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基部;多个振动臂,其以从所述基部起向第1方向延伸、并在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排列的方式而被设置;一对激励电极,其被设置在各个所述振动臂上,并通过通电而使所述振动臂振动,其中,在一对所述激励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激励电极上,局部形成有多个在其厚度方向上贯穿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