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849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以在沿切缝部的挠曲方向排列有多个端子配件的连接器中实现小型化。多个空腔(12)沿切缝部(13)的挠曲方向排列配置,外壳(10)使切缝部(13)中的卡止部(15)的相反侧的背面(17)面向与该背面(17)相向配置的空腔(12),切缝部(13)相对于与背面(17)相向配置的空腔(12)能够进入。在端子配件(30)上设有避让部(44),该避让部(44)是使切缝部(13)的与背面(17)相向的外表面凹陷的形态,且在切缝部(13)向背面(17)一侧进行弹性挠曲时,使切缝部(13)的位于背面侧的部分至少有一部分进入避让部(44)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形态的连接器其通过切缝部的卡止作用来防止插入到外壳空腔内的端子配件脱落,并将多个端子配件沿切缝部的挠曲方向排列。在该连接器中,作为缩小切缝部的挠曲方向上的端子配件的间距而降低高度的方法,切缝部构成对端子配件之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的一部分。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切缝部的一部分及切缝部挠曲所需空间的一部分确保在分隔壁的厚度范围内,因此与将切缝部及其挠曲空间确保在分隔壁的厚度范围外的情况相比,端子配件之间的间距变窄。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3-243080号公报上述连接器对缩小端子配件间的间距而实现小型化这一目的十分有效,但近年来由于追求进一步小型化,因此希望得到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在沿切缝部的挠曲方向排列有多个端子配件的连接器中实现小型化。作为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多个空腔的外壳;分别插入到所述多个空腔内的多个端子配件,在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切缝部,该切缝部在与所述端子配件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弹性挠曲且具有卡止在所述端子配件上的卡止部,在将所述端子配件插入到所述空腔的过程中,所述切缝部与所述端子配件发生干扰而弹性挠曲,在正常地插入所述端子配件的状态下,所述切缝部弹性复原, 所述卡止部卡止在所述端子配件上,由此防止所述端子配件的脱落,所述多个空腔沿所述切缝部的挠曲方向排列配置,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使所述切缝部中的所述卡止部的背面面向所述多个空腔中的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内,所述切缝部相对于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能够进入及退避,在插入到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端子配件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以使所述切缝部的与所述背面相向的外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且在所述切缝部向所述背面侧弹性挠曲时,所述切缝部的的位于所述背面侧的部分至少有一部分进入到该避让部内。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缝部的挠曲方向相邻排列的两个所述空腔在与所述端子配件的插入方向及所述切缝部的挠曲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以相互偏离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所述避让部以使所述端子配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部凹陷的方式形成一对,向所述背面侧弹性挠曲的所述切缝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进入到所述一对避让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配件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避让部的形成区域仅被设定为与所述切缝部对应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以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 避让部中的与所述切缝部相向的区域通过对构成所述端子配件的壁状部进行折弯加工而 形成。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切缝部向背面侧弹性挠曲时,切缝部中的背面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与切缝 部的背面相向配置的被插入空腔中的端子配件的避让部内。由于与切缝部的背面相向的端 子配件的内部作为用于容许切缝部弹性挠曲的挠曲空间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减小 切缝部的挠曲方向上的端子配件间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第ニ方面>避让部以使端子配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缘部凹陷的方式形成ー对,切缝部的宽 度方向上的两端部进入到ー对避让部,因此,多个端子配件整体配置成交错状。由此,即使 增大切缝部的宽度尺寸,也能够减小沿宽度方向相邻的两个端子配件的间距。<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与切缝部的背面相向配置的端子配件偏离正常插入位置的半插入状态下,与其 背面相向配置的端子配件的避让部在插入方向上处于偏离切缝部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 将该切缝部的卡止对象即端子配件插入时,切缝部和与背面相向配置的端子配件相干扰而 无法向背面侧弹性挠曲,因此卡止对象的端子配件的插入动作被阻止。由此,能够检测到端 子配件的半插入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在避让部的与切缝部相向的区域为构成端子配件的壁状部的剖切面或由剖切产 生的边缘部的情况下,碰触到切缝部时有可能会造成损伤。关于这ー点,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 避让部的与切缝部相向的区域是通过对构成端子配件的壁状部进行折弯加エ而形成的,因 此即使碰触到切缝部也不会造成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剖视图。图2是取下前支架来表示ー部分端子配件的半插入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X-X线剖视图。图4是表示中段的切缝部卡止于端子配件的状态的X-X线剖视图。图5是外壳主体的主视图。图6是外壳的背视图。图7是端子配件的主视图。图8是端子配件的俯视图。图9是端子配件的侧视图。图10是端子配件的仰视图。图11是端子配件的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10外壳12 空腔13切缝部15卡止部17 背面30端子配件35下表面壁(壁状部)36左侧面壁(壁状部)37右侧面壁(壁状部)44避让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以下,参照图1至图11说明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将多个端子配件30插入到合成树脂制的外壳10内而构成。外壳10包括外壳主体11 ;通过组装在外壳主体11上而构成空腔12的前端部的前支架20。在外壳主体11内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多个室的空腔12。从后方(图1的右方)分别将端子配件30插入到各空腔12内。从正面观察外壳主体11时的多个空腔12的配置是所谓交错式配置。具体来说, 如图3 图6所示,多个空腔12以沿上下方向(与后述切缝部13的弹性挠曲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排列的方式配置,即在上下方向上分成上段、中段和下段这三列配置,在各列中沿左右方向(与切缝部13的弹性挠曲方向大致正交的宽度方向)以一定间距排列。并且, 上段的空腔12和下段的空腔12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对应而不偏离的位置关系。而且,中段的空腔12相对于上段及下段的空腔12具有沿左右方向偏离的位置关系。插入到上述空腔 12内的端子配件30也具有与空腔12同样的交错配置的位置关系。上述中段的空腔12的向左右方向(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离量是左右方向上的空腔12的排列间距的1/2的尺寸。空腔12的左右方向上的排列间距是小于空腔12 (端子配件30)的宽度尺寸的2倍的尺寸,因此,上段的空腔12的左右方向上的侧缘部与中段的空腔12的左右方向上的侧缘部在上下方向(切缝部13的挠曲方向)上相对应(重合)。在各空腔12中,形成了沿比其前端稍靠后方的部分的顶壁(图1及图2的上侧的内壁)向前方以悬臂状延伸的形态的切缝部13。切缝部13虽然总是保持在卡止位置(参照图1的切缝部13、图2中的上段和下段的切缝部13及图4的切缝部13),但能够向比卡止位置靠上(从空腔12内的端子配件30的插入路径退避的方向)的分离位置(参照图2 的中段的切缝部13及图3的中段的切缝部)弹性挠曲。各切缝部13的卡止对象是与该切缝部13的下表面相向配置的端子配件30,与切缝部13的上表面(与后述的卡止部15上下相反的一侧的背面17)相向配置的端子配件30(位置比该切缝部13靠上方的端子配件 30)不是该切缝部13的卡止对象。切缝部13包括呈与顶壁大致平行的板状的切缝部主体14 ;和从切缝部主体14 的下表面(面向端子配件30的插入路径的面)突出的卡止部15。卡止部15通过卡止于被插入至空腔12内的正常位置的端子配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所述背面相向的外表面凹陷的方式形成,且在所述切缝部向所述背面侧弹性挠曲时,所述切缝部的位于所述背面侧的部分至少有一部分进入到该避让部内。外壳使所述切缝部中的所述卡止部的背面面向所述多个空腔中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内,所述切缝部相对于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能够进入及退避,在插入到与所述背面相向配置的所述空腔内的所述端子配件上设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以使所述切缝部的与中,所述切缝部与所述端子配件发生干扰而发生弹性挠曲,在正常地插入所述端子配件的状态下,所述切缝部进行弹性复原,所述卡止部卡止在所述端子配件上,由此防止所述端子配件的脱落,所述多个空腔沿所述切缝部的挠曲方向排列配置,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1.一种连接器,其具备:具有多个空腔的外壳;分别插入到所述多个空腔内的多个端子配件,在所述空腔中形成有切缝部,该切缝部在与所述端子配件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能够弹性挠曲且具有卡止在所述端子配件上的卡止部,在将所述端子配件插入到所述空腔的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雅和樱井利一蓑田裕司根本浩臣高桥茂树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