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明专利>正文

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2109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它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它包含电动车本体、无线充电接收电源、电池组、无线充电接收电感、杠杆机构、无线充电发射电源和无线充电发射电感,电动车本体中部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上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源,电池组底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感;杠杆机构设置在电动车本体下端,杠杆机构前端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电源,杠杆机构后端上部设置有与无线充电接收电感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电感。它技术成熟,性能较稳定,工作效率低,辐射小,发射电感小,技术要求低,制作容易,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好,容易推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技术背景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即电磁感应原理、无线电波原理以及电磁共振原理。目前最好的现有技术是电磁共振技术,但其缺点是工作频率高、发射电感大、技术要求高、制作成本高、实用性差、制作困难、辐射大、能量传输效率低。目前最先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进行远距离电能传输2米左右,可用于小功率能量传输但无法真正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实现加大功率的传输,有待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但是该技术仍然局限于传统变压器能量耦合的范围能,无非将变压器铁芯分为两个部分,工作时仍然像传统变压器一样。中国专利ZL200420119116. 9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它包括一电磁感应模块及一电量处理模块,该电磁感应模块用以将变化的磁能转换为一第一感应电量,且该电磁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电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该电量处理模块接收该第一感应电量后将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量输出至一电子装置的主机系统或一充电电池。该结构并不能将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动车本体(1)、无线充电接收电源(2)、电池组(3)、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杠杆机构(5)、无线充电发射电源(6)和无线充电发射电感(7),电动车本体(1)中部设置有电池组(3),电池组(3)上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源(2),电池组(3)底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杠杆机构(5)设置在电动车本体(1)下端,杠杆机构(5)前端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电源(6),杠杆机构(5)后端上部设置有与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电感(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