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充电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技术背景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即电磁感应原理、无线电波原理以及电磁共振原理。目前最好的现有技术是电磁共振技术,但其缺点是工作频率高、发射电感大、技术要求高、制作成本高、实用性差、制作困难、辐射大、能量传输效率低。目前最先进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进行远距离电能传输2米左右,可用于小功率能量传输但无法真正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实现加大功率的传输,有待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但是该技术仍然局限于传统变压器能量耦合的范围能,无非将变压器铁芯分为两个部分,工作时仍然像传统变压器一样。中国专利ZL200420119116. 9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它包括一电磁感应模块及一电量处理模块,该电磁感应模块用以将变化的磁能转换为一第一感应电量,且该电磁感应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该电量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该电量处理模块接收该第一感应电量后将其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量输出至一电子装置的主机系统或一充电电池。该结构并不能将电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车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电动车本体(1)、无线充电接收电源(2)、电池组(3)、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杠杆机构(5)、无线充电发射电源(6)和无线充电发射电感(7),电动车本体(1)中部设置有电池组(3),电池组(3)上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源(2),电池组(3)底端设置有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杠杆机构(5)设置在电动车本体(1)下端,杠杆机构(5)前端设置有无线充电发射电源(6),杠杆机构(5)后端上部设置有与无线充电接收电感(4)相对应的无线充电发射电感(7)。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