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1641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切边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各装置的加工节拍由控制单元集中控制,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密封箱、台面板安装架和下模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立柱;密封箱通过运动导轨与立柱连接,密封箱由密封箱驱动油缸带动沿所述运动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位于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的上部且其开口向下;台面板安装架内设置“回”字形台面板,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由与机架连接的油缸带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箱体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压缩空气泵和真空泵的气体进出口,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真空成型加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
技术介绍
家电生产行业用的真空成型机是利用板材生产冰箱(柜)内胆等产品的重要设备,当然也可以用以生产火车内饰件、汽车内饰件等产品。目前,我国的生产企业仍采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单工位、三工位真空成型机,这些设备生产效率较低,不能实现火车内饰件、汽车内饰件和冰箱(柜)内胆一次成型生产的自动化、精密化。尤其是在现有的真空成型机在成型工位采用传统的真空成型工艺,其缺陷是用于成型的板材和模具贴合不紧,局部成型不到位,产品合格率、生产效率都比较低,生产成本也随之增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成型设备改善上述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提高真空成型加工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工位箱胆成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切边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各装置的加工节拍由控制单元集中控制,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 密封箱、台面板安装架和下模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立柱,所述下模架和底架之间设置下模架驱动油缸,下模架驱动油缸带动下模架上下运动;密封箱通过运动导轨与立柱连接,密封箱由密封箱驱动油缸带动沿所述运动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位于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的上部且其开口方向正对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台面板安装架内设置“回”字形台面板,“回”字形台面板边缘部分用于连接密封箱的箱口,箱胆模具可整体穿越“回”字形台面板的中空部分;台面板安装架由设置在底架上的台面板驱动油缸带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箱体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气体进出口通过气体管道、换气阀分别与压缩空气泵和真空泵连接,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气孔,该用于抽真空的气孔与真空泵连接。进一步,成型装置和切边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运送成型后产品的输送机构;切边机采用双切边装置。进一步,所述的加热装置分为预加热装置和主加热装置,预加热装置设置于上料装置和主加热装置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板材新型装置的各工位依次连接并集中控制,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尤其是在成型工位成型装置在结构上大胆创新,采用上置的密封箱,密封箱采用油缸驱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设置有气体进出口,气体进出口通过气体管道、换气阀分别与压缩空气泵和真空泵连接;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气孔;使用过程中,经过加热装置加热软化的板材先支撑“回”字形台面板,板材的中部暴露于“回”字形台面板中空部分,“回”字形台面板与密封箱箱体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同时夹持住已经软化的板材的边缘,密封箱内腔抽真空形成负压,空气压力压迫于板材中部迫使已经软化的板材形成上凸的空泡,然后下模架上行将倒置于下模架的箱胆模具送入已经形成板材空泡内,密封箱倒扣在模具外侧,外部的真空设备给模具内腔抽真空,经过加热软化的板材吸附于模具外壳,再通过密封箱上的压缩空气通道到密封箱内,模具内部的负压和外部正压共同作用使板材更好的贴附于模具外壳,整个成型装置完成真空吸泡、模具内部的负压和外部正压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型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3 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成型装置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工位箱胆成型机用于加工冰箱的内胆,该成型机为一条自动生产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21、预加热装置22、主加热装置23、成型装置对、成型后产品的输送机构25、切边装置沈和下料装置27,所述各装置均设有依次连接的用于夹持和输送料片的轨道,所述各装置的加工节拍和输送料片的轨道的运行均由工控机组成的控制单元集中控制,料片(或者待加工板材)由上料装置上料开始根据加工节拍的控制,依次经过上述各工位的加工装置,最后到下料装置27处成为加工好的冰箱内胆。该生产线为自动生产线,大大调高了加工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其中切边装置26采用双切边装置一次性将已经成型的冰箱内胆的四个边缘加工成型。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工位箱胆成型机中的成型装置M包括有机架、密封箱6、台面板安装架7和下模架10 ;所述机架包括底架11、顶架4和立柱5,立柱5有四根分别连接于长方形底架7的四个拐角处,所述下模架10和底架11之间设置下模架驱动油缸12,下模架驱动油缸12可带动下模架10上下运动;密封箱6为长方体形状,密封箱 6下底面开口,密封箱6通过运动导轨13与立柱5连接,密封箱6由密封箱驱动油缸2带动沿所述运动导,13上下运动,密封箱驱动油缸2固定安装于顶架4上;所述密封箱6位于下模架10和台面板安装架7的上部且其开口方向正对下模架10和台面板安装架7 ;台面板安装架7为一个长方形框架,台面板安装架7的内侧固定设置“回”字形台面板,“回”字形台面板的整体结构是在长方形钢板的中间位置挖出一个长方形的空洞,此所谓“回”字形的含义,如此,“回”字形台面板的边缘部分则为实体部分,用于连接密封箱6的箱口,“回”字形台面板的中间则为长方形中空部分,箱胆模具8可整体穿越“回”字形台面板的中空部分;台面板安装架7由设置在底架11上的台面板驱动油缸9带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6的箱体上顶部设置有气体进出口,气体进出口通过气体管道、换气阀分别与压缩空气泵1和真空泵3连接,所述下模架10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气孔,该用于抽真空的气孔也通过管道和气阀与真空泵3连接。所述的气阀、换气阀均为由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控阀门。使用过程中, 待加工板材经过上料21送至预加热装置22快速预热,然后送至主加热装置23进行精密控制的加热,经过加热装置加热软化的板材由主加热装置23输送至成型装置M后先支撑在 “回”字形台面板上,板材的中部暴露于“回”字形台面板中空部分,“回”字形台面板与密封箱6的箱体开口的边缘密封连接同时夹持住已经软化的板材的边缘,密封箱6的内腔抽真空形成负压,空气压力压迫于板材中部迫使已经软化的板材形成上凸的空泡,然后下模架 10上行将倒置于下模架10上的箱胆模具8送入已经形成板材空泡内,密封箱6倒扣在模具外侧,外部的真空设备给模具8内腔抽真空,经过加热软化的板材吸附于模具8外壳,再通过密封箱6上的压缩空气通道到密封箱内,模具内部的负压和外部正压共同作用使板材更好的贴附于模具8外壳,整个成型装置完成真空吸泡、模具内部的负压和外部正压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切边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各装置的加工节拍由控制单元集中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空泵连接,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有用于抽真空的气孔,该用于抽真空的气孔与真空泵连接。台面板,“回”字形台面板边缘部分用于连接密封箱的箱口,箱胆模具可整体穿越“回”字形台面板的中空部分;台面板安装架由设置在底架上的台面板驱动油缸带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箱体上设置有气体进出口,气体进出口通过气体管道、换气阀分别与压缩空气泵和真设置下模架驱动油缸,下模架驱动油缸带动下模架上下运动;密封箱通过运动导轨与立柱连接,密封箱由密封箱驱动油缸带动沿所述运动导轨上下运动;所述密封箱位于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的上部且其开口方向正对下模架和台面板安装架;台面板安装架内设置“回”字形1.一种多工位箱胆成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料装置、加热装置、成型装置、切边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各装置的加工节拍由控制单元集中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密封箱、台面板安装架和下模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架和立柱,所述下模架和底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德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