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058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在FPC/FFC用的连接器中,促动器(30)具备卡止部(32)和抵接部(33)。在促动器(30)处于开位置时,卡止部(32)位于不妨碍FPC/FFC(50)插入的位置,而在促动器(30)处于闭位置时,卡止部(32)位于比插入的FPC/FFC(50)的被卡止部(54)靠前方。因此,即使FPC/FFC(50)要向前方移动,卡止部(32)也将被卡止部(54)卡止。抵接部(33)在促动器(30)处于闭位置时位于比卡止部(32)靠后方且在卡止部(32)将FPC/FFC(50)的被卡止部(54)卡止时与FPC/FFC(50)的主面(上表面(50a))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或FFC(Flexible FlatCable)那样的板状或片状的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防止板状或片状的连接对象物脱落的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 2004-71314号公报)或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83309号公报)有公开。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包括具有突起的促动器和将促动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壳体。 在壳体上形成有与促动器的突起相对应的接受孔。从连接器的前端的插入口插入FPC/FFC 并使促动器向前方躺倒时,促动器的突起经由FPC/FFC的孔而插入到壳体的接受孔中。由此,防止FPC/FFC的脱落。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器中,在要强行拔出FPC/FFC时或冲击FPC/FFC时等,促动器有可能打开而FPC/FFC脱落。为了防止此种不优选的脱落而必须使突起变长,但突起变长时会产生妨碍FPC/FFC向连接器插入的问题。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具有设置了卡止部的锁定臂;促动器,其由壳体支承为能够转动。在促动器上设有使锁定臂弯曲的凸轮部。当打开促动器时,凸轮部使锁定臂弯曲,而使卡止部向上方位移。由此,FPC/FFC能够向连接器插入。在FPC/FFC插入到连接器的状态下,使促动器躺倒时,卡止部返回到规定的位置。此时,卡止部位于FPC/FFC 的卡止孔内。由此,防止FPC/FFC的脱落。该专利文献2记载的连接器通过促动器的操作而使锁定臂弯曲,因此在强度方面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得住连接对象物的强行的拉拔或冲击的结构且在强度方面没有问题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在前端具有插入口。所述连接器与从所述插入口朝后端插入的连接对象物连接。所述连接对象物为板状或片状。所述连接对象物具有接触部及被卡止部。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接点部的触头;保持所述触头的壳体; 由所述壳体支承为能够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转动的促动器。所述促动器对应于使所述促动器从所述开位置朝所述闭位置转动的转动操作,而使所述触头的所述接点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所述接触部连接。所述促动器具备卡止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促动器处于所述闭位置时位于比所述卡止部靠后方且至少在所述卡止部将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所述被卡止部卡止时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主面抵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在促动器上的卡止部与连接对象物的被卡止部卡止且促动器的抵接部与连接对象物的主面抵接,因此即使强行拔出连接对象物(例如,FPC/FFC)或冲击连接对象物,也不用增加卡止部的长度而能够防止误打开促动器的情况。通过参照附图讨论下述的最佳实施方式的说明,能正确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且更完全地理解其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立体图。在此,连接器中包含的促动器处于开位置。图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背视立体图。在此,促动器处于开位置。图3是沿III--III线示出图2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在此,促动器处于开位置,FPC/ FFC还未插入到插入口。图4是沿IV-IV线示出的图2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在此,促动器处于开位置,FPC/ FFC插入到插入口。图5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主视立体图。在此,促动器处于闭位置。图6是沿VI--VI线示出图5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在此,促动器处于闭位置,FPC/ FFC插入到插入口。图7是沿VII--VII线示出图5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在此,促动器处于闭位置,FPC/ FFC插入到插入口。图8是示出图1的壳体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图1的促动器的立体图。图10是沿X-X线示出图9的促动器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能够与图1的连接器连接的FPC/FFC的底面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FPC/FFC的变形例的底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能够以多种变形或各种方式实现本专利技术,作为其中一例,以下详细说明附图所示的特定的实施方式。附图及实施方式并未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在此公开的特定的方式,而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公开的范围内进行的全部的变形例、等价物、代替例也包含在其对象中。参照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基板(未图示),并与 FPC/FFC(连接对象物)50连接。在此,如图3、图4、图6、图7及图11所示,能够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连接的FPC/FFC50具有上表面50a及下表面50b作为两个主面,在下表面 50b的缘部(X方向端部,图3的右端)51附近形成有多个接触部(多个信号端子)52。而且,在FPC/FFC50的左右方向(Y方向)两端形成有向Y方向内侧陷入的凹部53。S卩,凹部 53设置成从Y方向夹着多个接触部52。如后所述,该凹部53的缘部51侧的边缘作为被卡止部讨起作用。再次参照图1至图7,连接器1具有前端2和后端3,而且在前端2具有用于供FPC/ FFC50插入的插入口 4。连接器1与从该插入口 4朝后端3插入的FPC/FFC50连接。以下, 详细叙述所述连接器1的结构及与FPC/FFC50连接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包括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壳体10 ;由金属形成的多个触头20 ;由绝缘性材料形成的促动器30 ;连接固定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金属制的压紧器40。参照图3、图4以及图6 图8,在壳体10的前端IOa形成有开口部11。开口部 11在X方向上贯通壳体10,且在沿X方向看见壳体10的前端IOa时在Y方向上具有细长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开口部11对上述的连接器1的插入口 4进行限定。开口部11(即, 插入口 4)的底面作为承受通过插入口 4插入的FPC/FFC50的承受面12起作用。如图8所示,在承受面12的Y方向两端附近形成有向-Z方向(下方)凹陷的退避孔13。在壳体10 的后端IOb上形成有保持触头20的孔即保持部14。所述保持部14直至承受面12。此外, 轴承部15形成为在Y方向上夹着承受面12。轴承部15是朝Y方向外侧凹陷的槽且向Z方向(上方)延伸的槽。参照图3、图4、图6及图7,各触头20包括设有接点部21的下颚部22 ;上颚部 23 ;将下颚部22和上颚部23连结的连结部M ;对连结部M进行弹性支承的被保持部25 ; 从被保持部25向后方下侧(X方向且-Z方向)延伸的固定端部沈。连结部M构成为音叉状的形状而将下颚部22和上颚部23连结。被保持部25由保持部14保持。固定端部沈与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对应的信号端子(未图示)连接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结部M由被保持部25进行弹性支承,因此上颚部23及下颚部22以由连结部M的被保持部25所保持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转动一类的动作。因此, 要向上方提升上颚部23时,下颚部22也被提升,从而接点部21向上方移动。促动器30由壳体10保持成能够在开位置(参照图1至图4)与闭位置(参照图 5至图7)之间转动。该促动器30在使触头20的接点部21从开位置朝闭位置转动时使触头20的接点部21与FPC/FFC50的接触部52连接。本实施方式的促动器30构成为通过朝后方(X方向)躺倒而从开位置朝闭位置转动。即,本实施方式的促动器30的从开位置朝闭位置的转动的方向与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的促动器的转动的方向相反。再参照图9及图10,本实施方式的促动器30具备在左右两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在前端具有插入口,且与从所述插入口朝后端插入的连接对象物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具有接点部的触头;保持所述触头的壳体;由所述壳体支承为能够在闭位置与开位置之间转动的促动器,所述促动器对应于使所述促动器从所述开位置朝所述闭位置转动的转动操作,而使所述触头的所述接点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接触部连接,所述促动器具备卡止部和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所述促动器处于所述闭位置时位于比所述卡止部靠后方且至少在所述卡止部将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被卡止部卡止时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主面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尾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