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018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包括基件、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基件为一由微孔陶瓷片粘合在基件腔套上构成的封闭容器,基件腔套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气孔接头和第二气孔接头;第一端件及第二端件分别包括一密闭腔体,密闭腔体的一端设置充气口,另一端设置气孔接口;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气孔接口分别旋合连接第一气孔接头和第二气孔接头,基件腔套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卡槽,密闭腔体连接气孔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子卡槽和第二楔子;第一楔子可以楔入第一楔子卡槽,第二楔子可以楔入第二楔子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水体对氧气的吸收率,使溶解氧含量最高达到80%,可用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和活鱼运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渔业增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曝气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纯氧增氧的微孔陶瓷曝气器
技术介绍
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技术和水产品高密度运输在未来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高密度养殖技术和水产品高密度运输的关键就是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曝气是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目前,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造氧能力,二是减少耗氧因素。具体实施方式为空气增氧及纯氧增氧。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和水产品高密度运输大部分采取纯氧增氧的方式,即将纯氧代替空气将其注入水中,快速高效提高水体的溶氧度。目前国内纯氧增氧主要使用微孔陶瓷曝气器,微孔陶瓷曝气器可以大幅度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由此提高水产品养殖密度和活鱼运输密度,降低活鱼运输死亡率,降低氧气成本,提高水产养殖户经济效益。微孔陶瓷曝气器由微孔陶瓷片和基座组成。将微孔陶瓷片粘在一个带有气腔的基件上,在基件的两端留有气孔。工作时,将纯氧在一定的压力下注入气腔中,当压力超过微孔陶瓷片的临界压力时,纯氧将通过微孔陶瓷片形成微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从而提高氧气的吸收率。该装置极大的提高了水对氧气的利用率,也使水中溶解氧的速度大大提高 (可以超过正常状态下水中溶氧度)。目前市场上的微孔陶瓷曝气器缺点在于(1)微孔陶瓷片选用硬金刚砂材质的居多,微孔陶瓷片的质量不易保证,且有些使用的胶水质量不能保证,从而在使用胶水粘合微孔陶瓷片和基件过程中存在缝隙,进而影响了曝气质量。(2)氧气利用率根据水深的不同只有35% -55%。(3)目前市场上的微孔陶瓷曝气器由于曝气面积较小,一般只适合活鱼的运输,不适合池塘及工厂化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可大幅度提高水体对氧气的吸收率,使溶解氧含量最高达到80%,可用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和活鱼运输。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包括基件、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所述基件包括一微孔陶瓷片和基件腔套,所述微孔陶瓷片粘合在所述基件腔套上构成一封闭容器,所述基件腔套一端连接第一气孔接头,另一端连接第二气孔接头;所述第一端件及第二端件分别包括一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一端设置充气口,另一端设置气孔接口 ;所述第一端件和第二端件的气孔接口分别旋合连接所述第一气孔接头和第二气孔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基件腔套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和第二楔子卡槽,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气孔接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子卡槽和第二楔子;所述第一楔子可以楔入所述第一楔子卡槽,所述第二楔子可以楔入所述第二楔子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微孔陶瓷片采用了多种矿物质,经精细粉碎加工成型,并经高温合成。质地坚硬,结构细密,耐老化,防腐蚀,因微孔陶瓷片孔径微细且气泡被最大限度雾化而增氧效果颇佳。本技术仅需0. 18-0. 35Mpa氧气压力,氧流量控制在3-9L/H之间,就会在水中均勻发生大量雾化气泡。根据雾化气泡在水中的上升速度计算,气泡直径在0. 1-0. 5mm,在海水养殖条件下甚至更小。能大幅度提高水体对气泡的吸收率,大大节省增氧本极大的提高了水对氧气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大大提高了溶解氧的速度。2.本技术在Im水深的条件下,氧气吸收率可以达到40%-50%,在水深6m或以上时,氧吸收率可以达到80%。3.采用楔入及旋转的锁定方式使得组装应用变得非常简便,无须使用任何工具就能完成密封装配,再用快速插入的气孔接头就可以将微孔陶瓷曝气器连接至气源。整个装配过程不需要任何扭紧工具,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活鱼运输。且可以使用多个基件相连接来增加曝气面积,可用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当断电时,可代替其它增氧设备使用。4.本技术的若干个基件可以连接起来,从而可以根据水体的大小自由组合。 且几个基件连接后仍处于一个水平面,不存在气泡融合问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微孔陶瓷曝气器的爆炸图。图中标号说明1、基件,101、微孔陶瓷片,102、基件腔套,103、第一气孔接头,104、 第二气孔接头,105、第一楔子,106、第二楔子卡槽,2、第一端件,3、第二端件,4、充气口,5、 气孔接口,6、第一楔子卡槽,7、第二楔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所示,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包括基件1、第一端件2和第二端件3 ;所述基件1包括一微孔陶瓷片101和基件腔套102,所述微孔陶瓷片101粘合在所述基件腔套 102上构成一封闭容器,所述基件腔套102 —端连接第一气孔接头103,另一端连接第二气孔接头104 ;所述第一端件2及第二端件3分别包括一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一端设置充气口 4,另一端设置气孔接口 5 ;所述第一端件2和第二端件3的气孔接口 5分别旋合连接所述第一气孔接头103和第二气孔接头104。进一步的,所述基件腔套102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105和第二楔子卡槽 106,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气孔接口 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子卡槽6和第二楔子7 ;所述第一楔子105可以楔入所述第一楔子卡槽6,所述第二楔子7可以楔入所述第二楔子卡槽 106。当第一端件2、第二端件3和基件1处于一个水平面后,分别从第一端件2和第二端件3的充气口 4注入纯氧,氧气通过纯氧管经第一气孔接头103和第二气孔接头104分别进入基件腔套102内,当压力超过微孔陶瓷片101的临界压力时,纯氧将通过微孔陶瓷片 101形成微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从而提高氧气的吸收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包括基件(1)、第一端件( 和第二端件(3);所述基件(1) 包括一微孔陶瓷片(101)和基件腔套(102),所述微孔陶瓷片(101)粘合在所述基件腔套 (102)上构成一封闭容器,所述基件腔套(10 —端连接第一气孔接头(103),另一端连接第二气孔接头(104);所述第一端件( 及第二端件( 分别包括一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一端设置充气口 G),另一端设置气孔接口( ;所述第一端件( 和第二端件(3)的气孔接口( 分别旋合连接所述第一气孔接头(10 和第二气孔接头(104),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件腔套(10 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10 和第二楔子卡槽(106),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气孔接口(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子卡槽(6)和第二楔子(7);所述第一楔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孔陶瓷曝气器,包括基件(1)、第一端件(2)和第二端件(3);所述基件(1)包括一微孔陶瓷片(101)和基件腔套(102),所述微孔陶瓷片(101)粘合在所述基件腔套(102)上构成一封闭容器,所述基件腔套(102)一端连接第一气孔接头(103),另一端连接第二气孔接头(104);所述第一端件(2)及第二端件(3)分别包括一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一端设置充气口(4),另一端设置气孔接口(5);所述第一端件(2)和第二端件(3)的气孔接口(5)分别旋合连接所述第一气孔接头(103)和第二气孔接头(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件腔套(102)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楔子(105)和第二楔子卡槽(106),所述密闭腔体连接所述气孔接口(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楔子卡槽(6)和第二楔子(7);所述第一楔子(105)可以楔入所述第一楔子卡槽(6),所述第二楔子(7)可以楔入所述第二楔子卡槽(10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孟强布莱恩·赫希托马斯·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伯英孚水质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