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797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包括挂绳(1)和网筒,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2)及与钢筋圆环(2)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3)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4),所述的钢筋圆环(2)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阻止幼鱼游入强冲击力的进水口下方,并将进水管排出水流的强冲力抵消掉,有利于减少进水过程中的强冲击力对银鲳幼鱼造成的伤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水产养殖育苗池的进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
技术介绍
银鲳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恶化,其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因此,开展人工增养殖成为必然。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银鲳养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幼体的培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仔稚幼鱼死亡率非常高。通常,在幼鱼培育时,水池的进水口位置过高,即使增加进水管,使其往下延伸,也容易造成池水快速旋转,这些均能使养殖的幼鱼遭受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影响幼鱼的健康与成活。因此,需要一种能尽量减少对幼鱼冲击力的进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通过该进水装置可以减少快速换水时的巨大冲击力对幼鱼造成的伤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包括挂绳和网筒,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及与钢筋圆环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所述的钢筋圆环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所述的网筒位于进水口下方。所述的挂绳为尼龙绳。所述的钢筋圆环为3个。所述的钢条为6根。所述的网筒的直径为20cm ;筒长为80cm,钢条和圆环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cm。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阻止幼鱼游入强冲击力的进水口下方,并将进水管排出水流的强冲力抵消掉,有利于减少进水过程中的强冲击力对银鲳幼鱼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挂绳1和网筒,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2及与钢筋圆环2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3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4,所述的钢筋圆环2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1。本技术在幼鱼培育池的进水管口处用尼龙绳悬挂一个网筒,网筒由3个钢筋圆环2、6根钢条3与筛网4组成。钢筋圆环等距离平行放置,由垂直的钢条焊接相连形成筒状,其外套有筛网,形成上面开口的网筒结构。本技术在进水口下方的网筒的直径为 20cm;筒长为80 cm。钢条和圆环所用钢筋的直径为lcm。将本技术置于幼鱼培育池的进水口的水管下,并用尼龙绳将其固定在水管正下方。这样,当进水管打开快速进水时,网筒阻止幼鱼进入具有强冲击力的水流下方;同时,进水垂直进入网筒,在冲击到下方的水面后向四周分散,也减弱了水流的冲击力,对幼鱼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包括挂绳(1)和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2)及与钢筋圆环(2)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C3)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G),所述的钢筋圆环 (2)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筒位于进水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绳(1)为尼龙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圆环(2) 为3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条(3)为6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筒的直径为20cm ;筒长为80cm,钢条和圆环所用钢筋的直径为1c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包括挂绳(1)和网筒,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2)及与钢筋圆环(2)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3)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4),所述的钢筋圆环(2)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1)。本技术可以阻止幼鱼游入强冲击力的进水口下方,并将进水管排出水流的强冲力抵消掉,有利于减少进水过程中的强冲击力对银鲳幼鱼造成的伤害。文档编号A01K63/04GK201995471SQ201120120028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幼鱼培育池进水装置,包括挂绳(1)和网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筒由自上而下等距离平行排列的若干个钢筋圆环(2)及与钢筋圆环(2)垂直且等距离分布在其圆周上的若干根钢条(3)焊接而成,所述的网筒圆周面及底面由外套有筛网(4),所述的钢筋圆环(2)位于最上面的钢筋圆环沿直径方向固定挂绳(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施兆鸿尹飞彭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