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雨福专利>正文

一种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605421 阅读:5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其包括卧式低温绝热气瓶、汽化器、调压箱、空气发动机、操控机构、螺旋桨、舵和船身;卧式低温绝热气瓶、汽化器、调压箱、空气发动机、操控机构、螺旋桨和舵均设置在船身上;操控机构包括方向控制装置和速度控制装置,操控机构的方向控制装置与舵相连,操控机构的速度控制装置与调压箱的控制阀的控制杆相连接;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汽化器的进气口相连;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调压箱的进气口相连;调压箱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空气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空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件与螺旋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行驶路程较长,环保节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船的动力系统,尤其是以气体作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的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所带来的能源与环境上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作为一个能源需求的大国,能源需求量逐年急剧增长,由于国内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需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传统的轮船采用柴油发动机,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价格昂贵,运行成本高,且排放的尾气既会污染环境,又会增强大气的温室效应。部分船只在行驶过程中,所使用的柴油还会发生泄露,对河流湖泊的水体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驶路程较长,环保节能的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的动力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包括卧式低温绝热气瓶、汽化器、调压箱、空气发动机、操控机构、螺旋桨、舵和船身;调压箱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设置在出气口处的控制阀,控制阀能对流出调压箱的气体出口面积进行控制,控制阀设有可对自身的开闭程度进行调节的控制杆,该控制杆能相对于阀座在上侧位置和下侧位置之间进行上下向的移动,当控制杆位于上侧位置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最大, 当控制杆位于下侧位置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最小而处于关闭状态;卧式低温绝热气瓶、汽化器、调压箱、空气发动机、操控机构、螺旋桨和舵均设置在船身上;操控机构包括方向控制装置和速度控制装置,操控机构的方向控制装置与舵相连,操控机构的速度控制装置与调压箱的控制阀的控制杆相连接;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汽化器的进气口相连;汽化器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调压箱的进气口相连;调压箱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空气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空气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件与螺旋桨相连。上述卧式低温绝热气瓶包括外壳、内胆、分配器、管路控制系统、颈管、支撑件和绝执层·外壳包括壳体和密闭连接在壳体上的抽真空接口件;壳体在其前端设有中心孔; 内胆包括内胆体和密闭连接在内胆体上且位于内胆体后侧底部的盘管接口件;内胆体的前端开有3个连接孔;绝热层设置在内胆体的外壁上;绝热层是由耐火超细玻璃纤维纸和高反光率的铝箔纸两者相叠后,从内向外逐层绕包在内胆体的外壁上而形成,绕包层数为20 至40层;分配器为设有内部通道的钢制一体件;分配器的内部通道包括外腔第一通道、外腔第二通道、外腔第三通道、内腔第一通道、内腔第二通道和内腔第三通道;分配器还设有圆环形隔离槽;圆环形隔离槽开设在分配器的后端面上,且围绕中心轴线设置;分配器的内部通道均设有分别称为侧部端口和后端口的两个端口 ;各内部通道的侧部端口从分配器的外周侧面导出,各内部通道的后端口从分配器的后端面导出;内腔第一通道的后端口从分配器的后端面导出;外腔第一通道、外腔第二通道、外腔第三通道的后端口均位于圆环形隔离槽所围绕的范围外,内腔第一通道、内腔第二通道和内腔第三通道的后端口均位于圆环形隔离槽所围绕的范围内;内胆位于壳体的内腔中,分配器设置在壳体的中心孔处,且分配器由其周向外侧的后端密闭固定在壳体上;颈管的前端伸入分配器的圆环形隔离槽中,且两者密闭固定在一起;颈管的后端口密闭固定在内胆体上,从而使得内胆体的前端通过颈管和分配器与壳体的前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内胆体的前端的3个连接孔被颈管的后端口所包围;支撑件包括支撑管和固定座,支撑管前后向水平设置,由其前端从后方固定在内胆体上,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处开有通孔,固定座从前方固定在壳体上,支撑管伸入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处的通孔中,而与固定座前后滑动连接;管路控制系统的瓶内管路包括内腔第一管、进出液管、放气管、增压盘管和汽化盘管;内腔第一管、进出液管和放气管各自分别穿过内胆体前端的相应的1个连接孔且由各自管体的中部与内胆体密闭固定连接;内腔第一管的前端口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一通道的后端口相连,内腔第一管的后管段向后伸入内胆体而位于内胆体的前部,且内腔第一管的后端口位于内胆体的顶部;进出液管的前端口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二通道的后端口相连,进出液管的后管段向后伸入内胆体而位于内胆体的前部,且进出液管的后端口位于内胆体的底部;放气管的前端口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三通道的后端口相连,放气管的后管段向后伸入内胆体而位于内胆体的前部,且放气管的后端口位于内胆体的顶部;增压盘管和汽化盘管均为由一根铜管构成的一体件;增压盘管设置在壳体与内胆体之间的空间中,且围绕内胆体设置,增压盘管的后部端口与内胆的盘管接口件的位于内胆体外的连接部位密闭固定连接,从而与内胆体的内腔相接通,增压盘管的前部端口从后方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一通道的后端口相连;汽化盘管分为依次相连的流体进口管段、盘管部和流体出口管段,流体进口管段的外端口也即汽化盘管的流体进口端,流体出口管段的外端口也即汽化盘管的流体出口端,汽化盘管的盘管部固定在外壳筒体的内壁上,且呈螺旋形设置;汽化盘管的流体进口端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二通道的后端口相连,汽化盘管的流体出口端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三通道的后端口相连;管路控制系统的瓶外管路包括增压阀、组合调压阀、气相阀、液相阀、放气阀和安全组件;组合调压阀设有输入口、输出输入口、输出口、增压回路、经济回路和调压机构,增压回路位于输入口和输出输入口之间,经济回路位于输出输入口和输出口之间;调压机构是用于对从输入口流入的流体的压力阈值和对从输出口流出的流体的压力阈值同时进行调节的部件;增压阀的进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一通道的侧部端口相连;增压阀的出口通过连接管与组合调压阀的输入口相连;组合调压阀的输出输入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一通道的侧部端口相连;组合调压阀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二通道的侧部端口相连;气相阀的外部端口是使用时对外输出气体的端口,气相阀的内部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外腔第三通道的侧部端口相连;液相阀的外部端口是使用时输入或输出低温液态气体的端口,液相阀的内部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二通道侧部端口相连;放空阀的外部端口是使用时对外放出内胆体中的气体以便于进行液体充装或便于对组合调压阀的压力阈值进行确认的端口,放空阀的内部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的内腔第三通道的侧部端口相连;安全组件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组件和四通接头;分配器的内腔第一通道还设有称为第二侧部端口的另一个侧部端口,分配器的内腔第一通道的第二侧部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四通接头相连,该四通接头的另外3个端口分别与压力表、安全阀和爆破片组件相连。上述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的外壳的壳体包括外壳筒体、外壳前封头和外壳后封头; 外壳筒体呈圆柱筒形;外壳前封头为开口向后且开有的中心孔和安装孔的弧形曲面板;外壳前封头的中心孔也即壳体的中心孔;抽真空接口件密闭固定连接在该弧形曲面板的安装孔处的位置上;该弧形曲面板的位于后方的连接端口处的直径与外壳筒体的直径相同,且该弧形曲面板由其连接端口从前方密闭固定在外壳筒体的前端口上;外壳后封头为开口向前的弧形曲面板,内胆前封头的中心孔也即内胆体的中心孔;该弧形曲面板的位于前方的连接端口处的直径与外壳筒体的直径相同,且该弧形曲面板由其连接端口从后方密闭固定在外壳筒体的后端口上;上述卧式低温绝热气瓶的内胆的内胆体中还设置有1至3块铅垂设置的隔板,从而将内胆体隔成相应的2至4个部分,按照从前向后的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气体为动力源的轮船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低温绝热气瓶(1)、汽化器(2)、调压箱(3)、空气发动机(4)、操控机构(5)、螺旋桨、舵和船身(6);调压箱(3)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设置在出气口处的控制阀,控制阀能对流出调压箱(3)的气体出口面积进行控制,控制阀设有可对自身的开闭程度进行调节的控制杆,该控制杆能相对于阀座在上侧位置和下侧位置之间进行上下向的移动,当控制杆位于上侧位置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最大,当控制杆位于下侧位置时,控制阀的开启程度最小而处于关闭状态;卧式低温绝热气瓶(1)、汽化器(2)、调压箱(3)、空气发动机(4)、操控机构(5)、螺旋桨和舵均设置在船身(6)上;操控机构(5)包括方向控制装置和速度控制装置,操控机构(5)的方向控制装置与舵相连,操控机构(5)的速度控制装置与调压箱(3)的控制阀的控制杆相连接;卧式低温绝热气瓶(1)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汽化器(2)的进气口相连;汽化器(2)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调压箱(3)的进气口相连;调压箱(3)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与空气发动机(4)的进气口相连;空气发动机(4)的动力输出件与螺旋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雨福
申请(专利权)人:丁雨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