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0043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其设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所述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测量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压辊的两端,其中每一个压力测量装置均包括:一下鞍座,其上端面为一水平面,其下端面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支撑辊的外径匹配,所述下鞍座设于所述支撑辊上;一上鞍座,设于所述下鞍座的上方,与所述下鞍座可移动的连接,所述上鞍座的移动方向与下鞍座的水平面垂直,所述上鞍座的上端面设有另一弧形槽,所述另一弧形槽与压辊的外径匹配;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上鞍座与下鞍座之间;一水平仪,设于所述下鞍座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辊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整压辊压力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的电镀锡生产中,极限规格电镀锡板(厚度小于0.20mm、宽度大于 IOOOmm的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折皱质量缺陷。折皱不仅会割坏后续通道的衬胶辊辊面,而且与导电辊接触后会产生电弧拉伤辊面。此外,有折皱的带钢基本无再利用价值, 直接影响机组产能和经济效益。带钢产生折皱的根本原因是,带钢局部产生的张力大于带钢的屈服强度,此时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塑性变形,呈明显可见的折皱。在出清洗段之前,带钢在一定的压力下经过若干对挤干辊挤压以清除表面溶剂,而挤干辊的工作状态对带钢折皱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经过研究发现,通过控制下述两个因素可以避免折皱的产生一是压辊压下时的压力均衡,即带钢两边受到的挤压力应该相同;二是压辊与支撑辊接触线应该是它们的顶部法线。现有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为通过压辊的压下调整装置,打开压辊,保持支撑辊不动,抽出带钢,将一片铝箔放在支撑辊上,然后,缓慢压下压辊,在压辊的作用下铝箔表面上会留下一条压痕,根据该压痕可以判断压力是否平衡,以及它们的接触线是否平直,如果不满足要求,通过压下调整装置进行调整,进行压下量和压下平衡的控制,直至满足生产要求。然而上述方法只能对压辊的压力进行粗调,其精度不高,并且依赖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操作效率也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直接测量压辊的压力,保证压辊两端的压力基本一致;同时,能够确保压辊与支撑辊接触线处于正确位置,即压辊与支撑辊接触线应该是它们的顶部法线,从而减少带钢折皱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 其设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所述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测量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压辊的两端,其中每一个压力测量装置均包括一下鞍座,其上端面为一水平面,其下端面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支撑辊的外径匹配,所述下鞍座设于所述支撑辊上;一上鞍座,设于所述下鞍座的上方,与所述下鞍座可移动的连接,所述上鞍座的移动方向与下鞍座的水平面垂直,所述上鞍座的上端面设有另一弧形槽,所述另一弧形槽与压辊的外径匹配;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上鞍座与下鞍座之间;一水平仪,设于所述下鞍座上。当压辊和支撑辊对带钢进行挤压时,将压辊慢慢向下移动直到与该测量装置完全接触,然后在保证下鞍座的水平面位置水平的情况下(通过水平仪进行观测),采用气缸等压下装置对压辊两端分别进行压力调整,直到两个压力传感器显示的压力相同,并与设定值相等为止。此后,便可将带钢穿带,进行带钢挤干。优选地,所述下鞍座的上端面与两个销轴固定连接,所述上鞍座上对应销轴的位置开有两个销孔,所述销轴的上端分别对应设于所述销孔内,用以实现上鞍座与下鞍座之间的可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下鞍座为非金属下鞍座,所述上鞍座为非金属上鞍座。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其能够保证挤干辊在带钢挤干的过程中,两端的压力相等,且压辊与支撑辊接的接触线是它们的顶部法线,从而杜绝在挤干过程中在带钢上产生折皱,提高了产品的成材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所述的测量装置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测量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压辊与支撑辊不对中的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该测量装置包括两组,均设于压辊1和支撑辊2之间,且分别设于压辊1(支撑辊幻的两端。每一对压力测量装置均包括下鞍座3,其上端面为一水平面,其下端面设有一弧形槽,弧形槽的半径与支撑辊2的外径匹配,下鞍座3通过弧形槽设于支撑辊2上;上鞍座4,设于下鞍座3的上方,通过销轴5与下鞍座3可移动的连接,上鞍座4的移动方向与下鞍座5的水平面垂直,上鞍座4的上端面设有弧形槽,用于与压辊1的外径匹配;压力传感器6设于上鞍座4与下鞍座3之间;水平仪设于所述下鞍座上。当压辊1和支撑辊2对带钢进行挤压时,先将压辊1慢慢向下移动直到与上鞍座4 完全接触,此时若如图3显示,压辊1与支撑辊2的位置不对中,则进行对中调整,直到水平仪显示下鞍座3的水平面位置水平,然后采用气缸将压辊1压下,通过调整气缸在压辊1两端施加的压力对压辊两端的压力分别进行调整,直到两个压力传感器6显示的压力相同, 并与设定值相等为止。此后,便可将带钢穿带,进行挤干。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其设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测量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压辊的两端,其中每一个压力测量装置均包括:一下鞍座,其上端面为一水平面,其下端面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支撑辊的外径匹配,所述下鞍座设于所述支撑辊上;一上鞍座,设于所述下鞍座的上方,与所述下鞍座可移动的连接,所述上鞍座的移动方向与下鞍座的水平面垂直,所述上鞍座的上端面设有另一弧形槽,所述另一弧形槽与压辊的外径匹配;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上鞍座与下鞍座之间;一水平仪,设于所述下鞍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其设于压辊和支撑辊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压辊压力均衡的测量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测量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压辊的两端,其中每一个压力测量装置均包括一下鞍座,其上端面为一水平面,其下端面设有一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支撑辊的外径匹配,所述下鞍座设于所述支撑辊上;一上鞍座,设于所述下鞍座的上方,与所述下鞍座可移动的连接,所述上鞍座的移动方向与下鞍座的水平面垂直,所述上鞍座的上端面设有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林董刚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