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机械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豆筋机。
技术介绍
豆筋的加工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喜爱, 产销量越来越大,现有的豆筋制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用一大铁锅盛放豆浆,铁锅底下用煤加热,利用液面与空气间的温度差结成的薄膜,然后用一根竹棍卷起该层薄膜,经烘干后去掉中间竹棍。上述制作方法存在着如下的缺点1、在加热过程中如火力太大或搅拌不均勻会很容易煳锅底,使豆筋有焦糊味,影响到豆筋的质量;2、传统方法为开放式作业,容易掉入杂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加上炉火的作用工人更易流汗,在制作的过程中造成污染。3、工人劳动强度大,完成卷膜的时间长,效率低; 4、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按每人每天工作12小时,每天加工55斤黄豆,能产出38斤成品来计算。市场上优质黄豆是2. 75元/斤;豆棒8. 2-—8. 3/斤;耗水0. 5吨;电一度;煤100斤。产出为311. 6 315. 4元,成本为200. 75元,在不计算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工人工作十二个小时的毛利不超过120元。5、生产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生产,限制了豆筋加工行业的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从进料处至物料层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筋机,包括加热容器,所述加热容器的下方设有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型辊和盖体,所述加热容器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导热层,内层为设有开口的物料层,所述导热层内设有由金属制成的弯管形的二次加热器,所述物料层的两相对侧面呈V形,所述两相对侧面与进料至出料方向相一致,物料层的边缘设有防溢装置,物料层上设有方便物料循环加热的水泵,该水泵的输气管与物料层连通,该输气管上设有一组通孔;物料层的上方从进料到出料方向依次设有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和第三传输带形成一条流水线,所述第一传输带从进料处至物料层的最低点处上方,所述第二传输带从物料层的最低点处至物料层边缘,所述第三传输带从物料层边缘下方至出料处,第三传输带的下方设有物料回收盒和第四传输带,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