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润泽专利>正文

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9131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它涉及一种污水换热设备,具体说是 用于未经过滤的污水进行直接换热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流道式污水换热 装置不能实现全逆流换热的问题。各个流层之间交错相通,各层换热管上的内 腔之间交错相通,污水进水口与外壳相邻的换热管连通,外壳的内壁与换热管 的外壁之间形成介质壳程腔,介质进水口与介质壳程腔连通,换热管为扁形管, 每两个换热管之间的端管板上垂直设有两个流道隔离板,每块隔离板的上下端 分别与其相邻的横隔板相接,位于污水进水口和污水出水口处的两个流道隔离 板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旋流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防止了污物杂质的堆积,使污杂物顺 利通过换热管的内腔,使不经过滤的污水直接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换热设备,具体说是用于未经过滤的污水进行直接换 热的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可利用能源的日趋紧张和温室效应的日加严重,节能减排成为各 国的当务之急。在冷暖空调领域中节能减排潜力巨大,由于热泵技术的大力推 广,使得传统的燃煤、燃油、燃电进行冷暖空调的方法有了更杰出的替代者。 然而,热泵技术的推广受到水源缺乏的制约,扩大热泵的源泉成为迫切解决的 问题。城市原生污水以其分布广、数量大、温度适宜成为首选。利用城市原生 污水关键要解决污水中的杂物不堵塞换热设备,应使换热设备在顺流或逆流时 均能换热。目前现有壳板式换热器的污水直接进换热器的壳程内,由于其机构 的限制,只能做到一半为逆流换热,而另一半为顺流换热,不能实现全逆流换 热,这就不能使换热器效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流道式污水换热装置不能实现全逆流换热的问 题,提供一种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流道隔离板和多个弧形旋流板,多个横隔板、 外壳、两个封头板和两个端管板,外壳的形状为长方体,外壳的上部具有污水 进水口和介质进水口,外壳的下部具有污水出水口和介质出水口,两个封头板 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多个横隔板由上至下均布在外壳内腔中且与两侧与外 壳的内壁固接,多个横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分为多个流层,各个流层之间交错相M,每个流层内设有至少两个换热管,各层换热管上的内腔之间在封头板处交错相通,污水进水口与外壳相邻的换热管连通,外壳的内壁与换热管的外壁之 间形成介质壳程腔,介质进水口与介质壳程腔连通,端管板上开有与换热管数 量和形状相同的孔,两个端管板分别套装在多个换热管的两端,所述换热管为 扁形管,每两个换热管之间的端管板上垂直设有两个流道隔离板,每块隔离板 的上下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横隔板相接,位于污水进水口和污水出水口处的两个流道隔离板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旋流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一、由于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流道隔离板和弧形旋流板,有效 防止了污物杂质的堆积,使污杂物顺利通过换热管的内腔,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使不 经过滤的污水直接换热。二、本专利技术投资少、运行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剖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图6 是图3的E-E剖视图,(即多个横隔板6将外壳7的内腔分为多个流层7-l),图 7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多个换 热管3、多个流道隔离板4、多个弧形旋流板5,多个横隔板6、外壳7、两个封 头板9和两个端管板12,外壳7的形状为长方体,外壳7的上部具有污水进水 口 1和介质进水口 2,外壳7的下部具有污水出水口 IO和介质出水口 11,两个 封头板9分别通过螺栓设置在外壳7的两端,多个横隔板6由上至下均布在外 壳7内腔中且与两侧与外壳7的内壁固接,多个横隔板6将外壳7的内腔分为 多个流层7-l,各个流层7-1之间交错相通,每个流层7-l内设有至少两个换热 管3,各层换热管3上的内腔3-1之间在封头板9处交错相通,污水进水口 1与 外壳7相邻的换热管3连通,外壳7的内壁与换热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介质壳 程腔7-2,介质进水口 2与介质壳程腔7-2连通,端管板12上开有与换热管3 数量和形状相同的孔,两个端管板12分别套装在多个换热管3的两端,换热管 3为扁形管,每两个换热管3之间的端管板12上垂直设有两个流道隔离板4, 每块隔离板4的上下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横隔板6相接,位于污水进水口 1和污 水出水口 10处的两个流道隔离板4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旋流板5。由于弧形旋流 板5的圆滑过渡和流体力的作用及流道隔离板4在封头板9处的隔离作用,有 效地防止了污物杂质的堆积,这样污水或地表水就可以无障碍地通过各层换热 管3的内腔3-1 。需要清洗换热管3时,打开封头板9直接对换热管3进行清洗。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原生污水或地表水由外壳7上的污水进水口 1流入上 层换热管3的内腔3-1,经各层换热管3的流程,最后从污水出水口 10流出;换热介质由外壳7上的介质进水口 2流入,经壳程腔7-2、最后从介质出水口 ll流出,完成原生污水与换热介质的热交换。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支撑合页8,支撑合页8上的一扇页片固装在外壳7的一 端法兰上,支撑合页8的另一扇页片固装在与外壳7连接一端的封头板9上。 当需要清洗换热管3时,卸掉外壳7与封头板9上的连接螺栓后,封头板9受 支撑合页8的支撑如同门一样开关自如。.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它还增加有第一污水泵21、第一两位三通阀22、缓冲水箱24、第二 污水泵25和第二两位三通阀26,第一污水泵21通过管路与第一两位三通阀22 连接,第一两位三通阀22分别通过管路与污水进水口 1和缓冲水箱24连接, 缓冲水箱24通过管路与第二污水泵25连接,第二污水泵25通过管路与第二两 位三通阀26连接,第二两位三通阀26通过管路与污水出水口 IO连接。这样设 计使得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反冲洗,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换热效率更高、更节能。其工作 原理是当系统处于换热工作状态时,第一两位三通阀22和第二两位三通阀26 处于EF两端通的状态,污水泵21运行,污水经第一两位三通阀22进入污水进 水口l,流经各层换热管3的迷宫式流程,从污水出水口10流出,经第二两位 三通阀26排出,本专利技术完成换热;当系统处于反冲洗工作状态时,第一两位三 通阀22和第二两位三通阀26处于EG两端通的状态,污水泵25运行,污水流 经第二两位三通阀26进入污水出水口 10,流经各层换热管3的迷宫式流程,从 污水进水口l流出,经第一两位三通阀22、缓冲水箱24流入污水泵25,从而 完成反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它包括多个换热管(3)、多个横隔板(6)、外壳(7)、两个封头板(9)和两个端管板(12),外壳(7)的形状为长方体,外壳(7)的上部具有污水进水口(1)和介质进水口(2),外壳(7)的下部具有污水出水口(10)和介质出水口(11),两个封头板(9)分别设置在外壳(7)的两端,多个横隔板(6)由上至下均布在外壳(7)内腔中且与两侧与外壳(7)的内壁固接,多个横隔板(6)将外壳(7)的内腔分为多个流层(7-1),各个流层(7-1)之间交错相通,每个流层(7-1)内设有至少两个换热管(3),各层换热管(3)上的内腔(3-1)之间在封头板(9)处交错相通,污水进水口(1)与外壳(7)相邻的换热管(3)连通,外壳(7)的内壁与换热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介质壳程腔(7-2),介质进水口(2)与介质壳程腔(7-2)连通,端管板(12)上开有与换热管(3)数量和形状相同的孔,两个端管板(12)分别套装在多个换热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流道隔离板(4)和多个弧形旋流板(5),所述换热管(3)为扁形管,每两个换热管(3)之间的端管板(12)上垂直设有两个流道隔离板(4),每块隔离板(4)的上下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横隔板(6)相接,位于污水进水口(1)和污水出水口(10)处的两个流道隔离板(4)的端部均设有弧形旋流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层扁管全隔离污水管壳换热装置,它包括多个换热管(3)、多个横隔板(6)、外壳(7)、两个封头板(9)和两个端管板(12),外壳(7)的形状为长方体,外壳(7)的上部具有污水进水口(1)和介质进水口(2),外壳(7)的下部具有污水出水口(10)和介质出水口(11),两个封头板(9)分别设置在外壳(7)的两端,多个横隔板(6)由上至下均布在外壳(7)内腔中且与两侧与外壳(7)的内壁固接,多个横隔板(6)将外壳(7)的内腔分为多个流层(7-1),各个流层(7-1)之间交错相通,每个流层(7-1)内设有至少两个换热管(3),各层换热管(3)上的内腔(3-1)之间在封头板(9)处交错相通,污水进水口(1)与外壳(7)相邻的换热管(3)连通,外壳(7)的内壁与换热管(3)的外壁之间形成介质壳程腔(7-2),介质进水口(2)与介质壳程腔(7-2)连通,端管板(12)上开有与换热管(3)数量和形状相同的孔,两个端管板(12)分别套装在多个换热管(3)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多个流道隔离板(4)和多个弧形旋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宫润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